玉屏风散加强版——桂枝玉屏饮 桂枝玉屏饮,由潘毅教授团队,据其40临床经验,将2个能强体质、强免疫、抗过敏、抗风寒、抗感冒、补益脾肺的经典方子——【桂枝汤】+【玉屏风散】结合化裁而来。更适合现代偏阳虚或气虚体质的人防病、抗病和身体(尤其是阳虚气虚),应用更广、禁忌更小,抗病保健、家庭必备。 功效桂枝玉屏饮,具有调和营卫阴阳、益气固表、补益脾胃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1、增强:全身免疫力/抗病力。 桂枝玉屏饮可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也就是能增强全身皮肤肌腠的抗邪、祛邪抗病力,调理易感病、易过敏体质。从中医的角度看,外感病邪多从皮肤肌腠进入人体,本方能增强皮肤肌腠的抗病力,防止病邪侵入,或在病邪入肌腠人体后,可以帮助机体祛邪外出。又,本方组合偏温,能较好地帮助偏阳虚或气虚体质的人预防外感病、调理偏寒的慢性皮肤问题,比如风寒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荨麻疹、自汗等。 据现代相关研究表明,此方中的玉屏风散能促进“免疫球蛋白”升高,而此方中的桂枝汤对巨噬细胞功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方剂学》) 2、增强:脾胃功能,生化气血。 桂枝玉屏饮可以补脾胃、调燥湿。因为脾胃属土,土性喜甘温,此方组合偏甘温,故能补益脾胃。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其中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方中白术、生姜可燥湿而顺脾性;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方中白芍、大枣可润燥而顺胃喜,全方组合,使燥湿调停,则脾胃枢纽自转,以生营卫,益气血。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则气血足,气血足,机体得充,自然精力充足、肌肉丰实、面色红润,而体健身康。 3、增强:气血流通和循环。 方中桂枝可温通血脉,与炙甘草合则辛甘化阳,可温助心阳;黄芪可益行活血,合而既能鼓动动脉之血博出(近似于通行气分)。也能促进静脉血回流,改善静脉淤血,使血流畅通,可改善瘀血体质,减少身体寒瘀冷感或痛,比如宫寒、肢冷等问题(类似于通行血分)。 4、调理:虚寒性疑难杂症。 桂枝玉屏饮中的桂枝汤,外证得之,调和营卫,内证得之,调和阴阳,与玉屏风合方后,调和阴阳一样存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大道至简,万事万物皆可归宗阴阳,阴阳一调百病消,阴阳和谐则无病无痛。如果遇到一些虚寒性的疑难杂症,伴随出汗、怕冷怕风,体能下降,易感邪,不知道从何下手,或可从阴阳的角度去调理,把阴阳调好了,百病自消。 适用人群 1、【成人篇】 · 亚健康人群(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过敏体质/寒湿体质/血瘀体质等体虚偏虚寒者) 对于气虚体质、寒性体质尤其见效,对因阳虚正气不足导致的过敏体质也有良效,对血瘀体质也有较好的活血化瘀效果。 · 免疫力低有慢性病 气虚、阳虚体质导致抵抗力、免疫力下降的易感受风寒问题,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荨麻疹、寒性荨麻疹、儿童或老年人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小儿结核病、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小儿厌食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过敏性咳嗽; 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儿童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糖尿病、单纯性肾病综合征、非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多汗症等; 以及以皮肤瘙痒、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老年带状疱疹、手脚掌皮肤皲裂等。 · 身体有各种冷痛 若身体抵抗力弱,寒湿之邪则“横行霸道”,且寒则不通、不通则痛,寒湿很容易导致瘀积、瘀堵、冷痛,比如足跟痛、经痛、风寒头痛、心悸等。 · 产后/病后/愈后 以自汗、乏力为表现的疾病,如血液病、肿瘤化疗或放疗后、手术后的汗出异常。 · 怕冷怕冷/对寒热敏感 桂枝玉屏饮可以调和阴阳,若身体阴阳不和、营卫不和,就容易抵抗力弱,怕冷怕风,对寒热都敏感,此时一定要及时调理,否则容易越来越虚,最终变成难以感知寒热、反复生病、病势缠绵难好等严重情况。 · 习惯性感冒 适用于反复感风寒、体虚不固汗的情况。 · 盛夏不耐吹空调/电扇 在空调房穿得跟冬天一样厚的人,一点风吹就头痛脖子痛的人,吹风扇也会不舒服的人,很怕吹风受寒的人。 2、【儿童篇】 · 易病宝宝(习惯性感冒) 小孩子体质虚弱又偏寒,容易生病,隔三岔五感冒,每个月都要感冒/发烧1次以上等。 · 多汗宝宝(自汗不止) 小孩子总是自汗、汗出不止,爱出冷汗等。 · 过敏宝宝(容易过敏) 小孩子反复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寒性荨麻疹等,遇风寒而易发病者。 · 厌食宝宝(不爱吃饭) 小孩子不爱吃饭,吃得少,没胃口等。 · 压力宝宝(情绪问题) 家庭氛围、爸爸妈妈情绪、学业压力影响下,因情绪导致的胃不舒服、胃溃疡等。 · 不耐冷宝宝(怕冷怕风) 怕风怕冷,盛夏不耐吹空调、电扇,容易着凉感冒、腹泻拉肚子等。 适用场景 1、春夏秋冬:预防流感 气虚、阳虚体质者抗病毒、抗过敏、抗流感、除寒湿、防感冒。 2、身体虚弱的时候:病愈后、产后 生病病愈后,或者产后,身体都比较虚,可及时补养身体、增强抵抗力。 3、非生病时期:调理体质 气虚、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在非生病的时期喝,有效调理体质,降低生病的概率。 4、经常在空调房:驱寒除湿 经常呆在空调房,或者夏季都在吹空调的人。 忌用人群 1.有急性出血者慎用。 2.阴血亏虚、热病动风、阴虚盗汗者慎用。 3.生病比较快好的宝宝不适合。 4.口渴爱喝冷饮不适合。 5.体质强而内热充实者不适合。 6.阴虚体质的人,如平时咽干咽痛,易患咽炎,口干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等,不适合。 7.湿热体质的人,如平时口苦、口干、口粘,舌质红苔黄腻等,不适合。 8.孕妇不建议服用。 9.对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黄芪、防风、白术过敏者禁用。 10.生命体征不稳定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服用。 11.有既往病史、慢性基础病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用 法 使用方法:将颗粒剂倒入杯中,加入100-150ml开水搅拌溶解后,放置合适温度即可饮用。建议早、午餐后半小时服用。 用量:6岁-14岁者,早午各一次,每次半包。15岁以上者,早午各一次,每次一包。连续服用6天。 疗程:调理体质1个月1疗程,可连续服用6天,休息1天,再继续服用;建议连续服用2-3个疗程,或感受满意效果即停服。日常保健1周2-3次,可连续服用或隔天服用。当孩子有轻微积食、脾气大、睡不好、消化不好的表现时,建议停饮;如果孩子觉得不好喝,可以加适量黄片糖或黄冰糖、黄砂糖进行调味。 注意事项:【成人】 1.经期及妊娠期妇女不宜服用。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服用。 3.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不宜服用。 4.对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黄芪、防风、白术过敏者禁用。 5.有既往病史、基础病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儿童】 1.孩子6岁以上辨证服用。 2.不宜与牛奶、奶粉等奶制品同食。 3.对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黄芪、防风、白术过敏者禁用。 4.有积食时不宜服用。 保质期:常温下可保存一年。冰箱冷藏可延长保质期。 饮用注意:建议使用期间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油腻及冰冷食物。 九种体质 VS 九种中成药据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人的体质主要有9种,包括“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在人群中仅占32.75%,其它8种偏颇体质占到了67.25%。对于社区医生来说,掌握中医体质学说以及懂得如何应用简单的中成药调理机体,减少疾病发作至关重要,也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 玉屏风散:气虚质【病例】 王小姐天生丽质,身体柔弱,虽然是白领阶层中的佼佼者,但是她却总是乐不起来,并且平时总是容易感冒。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全身乏力,疲惫不适,或见气短,多汗,运动后加剧。经过专家诊断为:气虚质,建议予玉屏风散调理。 【药物解释】 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气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气虚质的人。此外,它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 龙胆泻肝软胶囊:湿热质【病例】汤先生体形有些偏胖,脸上总是油光满面,看起来不清爽,而且很容易生粉刺痘痘,行动起来也比较缓重。他心气很急躁,容易发火。常常觉得嘴巴里发苦、口干,舌苔发黄还很腻。吃东西喜欢口味重的,爱吃辣,但是吃了辣就容易上火,眼睛里出现红丝,还会便秘。经过专家诊断为:湿热质,建议用龙胆泻肝软胶囊调理。 【药物解释】中医传统名方龙胆泻肝汤含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等药。方中龙胆草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有清热燥湿、导热下行之效,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可使湿热从小便而解。生地、当归有滋阴养血之功。柴胡有疏肝解郁和引经之用。甘草调和诸药。 龙胆泻肝丸泻肝而不伤肝,利湿而不伤阴,其配伍相辅相成,疗效为医家和患者所称道。而龙胆泻肝软胶囊是根据《中国药典(95版)》中“龙胆泻肝丸”的配方,改变剂型而研制成的新品种。针对“龙肝泻肝丸”中关木通的肾毒性,经过反复的实验,最终用生于四川、云贵一带的川木通成功代替有肾毒性的关木通。川木通与关木通相比,它的清热泻火力量较为缓和,而长于通利血脉,避免了肾损害,更适用于湿热质调理身体。 逍遥丸:气郁质【病例】肖小姐是现代的“林妹妹”,总是莫名奇妙的多愁善感、忧郁脆弱。而且,食欲也差,睡眠质量一直不好,很难入睡,入睡以后也睡得很浅,一点点小动静就会把她惊醒,所以她一直都胖不起来。比较疲惫的时候就常常觉得胸口涨闷,在经前有明显的乳房涨痛感,甚至还会觉得走路的时候肋骨部位发痛。经过专家诊断为:气郁质,建议逍遥丸调理。 【药物解释】逍遥丸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逍遥散方。方中用当归、芍药以养血柔肝;肝病最易传脾故用茯苓、白术、甘草、生姜以健脾和中;肝郁宜疏,所以更以柴胡疏肝解郁,配以薄荷协柴胡以调达肝木,疏郁散热之力,肝郁得和,则诸病自愈。诸药配伍,肝脾并治,补疏共施,气血兼顾,为疏肝、养血、健脾之名方。对各科疾病出现肝郁气滞证者,都有较好结果。 逍遥丸适用因肝郁、血虚、脾弱所引起的胁痛、郁证、低热、乳癖、月经不调、内眼病等。为舒肝解郁、调补肝脾的常用方。 消风散:特禀质【病例】 小峰每到春天花粉季节,总是发生皮肤瘙痒、皮肤红疹等过敏现象,家长非常焦急,经过专家诊断为:特禀质,建议消风散调理。 【药物解释】消风散所治之风疹、湿疹,是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故见皮肤瘙痒不绝、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津水流溢等。治宜疏风为主,佐以清热除湿之法。痒自风而来,止痒必先疏风,故以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之辛散透达,疏风散邪,使风去则痒止,共为君药。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是为湿邪而设;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是为热邪而用,以上俱为臣药。然风热内郁,易耗伤阴血;湿热浸淫,易瘀阻血脉,故以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为佐。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为佐使。诸药合用,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顾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为治疗风疹、湿疹之良方。用于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 阳虚质:金匮肾气【病例】 赵先生是一名中年男子,最近一年,因为工作劳累出现了畏寒怕冷,大便稀溏,腰膝酸痛,并且伴有性功能减退,特别是冬天症状更是加重。经过专家诊断为:阳虚质,建议金匮肾气丸调理。 【药物解释】金匮肾气丸以附子、桂枝为主药,各取少量,取“少火生气”之意,意在微微补火以鼓舞亏虚的肾中阳气,补命门之火,引火归源;再辅以地黄等六味药物滋补肾阴,促生阴液;如此配伍组方是本着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并补,使得“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补阳效果更稳固、更持久。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改善脂代谢、糖代谢,增强神经-体液调解、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凡中医临床辨证为肾阳虚型的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尿潴留、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性浮肿、糖尿病等病症,服金匮肾气丸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 平胃散:痰湿质【病例】林大妈一向为人温和恭谦,心宽体胖,是典型的老好人,还喜欢甜食。但是最近她的脸上有些黄胖还比较油,眼泡总是浮肿。很容易出汗,而且汗很黏。总是觉得困倦,还会胸闷,痰多。大便比较软散,小便微浊。特别在梅雨潮湿天气,会觉得周身不爽,总是“粘粘嗒嗒”的。经过专家诊断为:痰湿质,建议用平胃散调理。 【药物解释】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燥湿祛痰,行气健脾剂。用于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方中苍术燥湿健脾为君药,厚朴除湿散满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为佐药,甘草、姜、枣调和脾胃为使药。大凡脾胃病变,只要属于所谓脾胃湿滞,呈现胸腹胀满、口淡食少、舌苔白厚而腻主症的,都可用它来治疗,所以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后世有许多健胃方剂,都是从它扩展演变而来。 桂枝茯苓丸:瘀血质【病例】 杨小姐脸色一直不好看,面色晦暗,皮肤偏黯、色素沉着,还经常有瘀斑,并且容易疼痛,眼眶黯黑,嘴唇黯淡,舌质黯有瘀点或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经过治未病专家诊断为:瘀血质,建议桂枝茯苓丸调理。 【药物解释】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常用传统名方。原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等5味药组成,方中桂枝温通经脉而行瘀滞;茯苓消痰利水,渗湿健脾,以助消症之力;丹皮既能散血行瘀,又能清退瘀久所化之热;桃仁味苦甘平,为化瘀消症之要药;芍药和血养血与诸祛瘀药合用,有活血养血之功;白蜜缓和诸药破泄之力。其可用于妇女经行不畅、闭经、痛经,以及难产、死胎不下等,因瘀血阻滞胞宫者。 六味地黄丸:阴虚质【病例】 小张今年20多岁,因为染上了手淫的恶习,所以导致遗精频繁,出现了干咳无痰,手足心热,特别是夜间烦热,口舌干燥,大便干燥,腰酸盗汗。经过专家诊断为:阴虚质,建议用六味地黄丸调理。 【药物解释】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两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肾为主,主治肾阴虚。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六味地黄丸是味好药,但有些人群是不宜服用的。例如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防风通圣丸:平和质防风通圣丸是古代的一种预防用药。也适用于平和质的预防用药,平和质即指一般健康人的体质状态。阴阳平和,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属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之人。总的来说,这类体质的人体形匀称、肌肉结实,精力充沛,面色红润有光泽,头发润泽有弹性,食欲、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乐观积极;不容易得病,若得病也能较快康复;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力均较强。 【药物解释】防风通圣丸自古就有“有病无病,防风通圣”之说,防风通圣丸出自《宣明方论》,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解表,使邪从汗解;桔梗上浮清肺热,主升主出主开;大黄、芒硝泻热通便;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热从便解;石膏、黄芩、连翘清肺胃之热;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主降主入主合;甘草和中缓急。升降出入开合共求平衡,使汗不伤表,下不伤里,调节气机升降出入,司人体之开合,以应天地之气,内能激发人体生命功能,外可祛入侵之邪,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系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故名曰通圣。风邪为百病之长,诸邪之首,历来为医家所重视。故曰“有病无病,防风通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