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香依旧 斯人行远

 东岭草堂 2023-05-21 发布于山东

墨香依旧  斯人行远

——纪念乡贤魏启后先生

李景文

我家珍藏着一幅乡贤魏启后先生的墨宝,每当面对此作,父亲总是充满深情的对我说,好字,好人,魏先生是“接地气”的书法大家!

也许有人问,魏启后先生是山东济南人,怎么成了冠县的乡贤了?说起来这真不是我生拉硬拽,攀龙附凤!魏启后先生在我的老家——冠县,的确工作生活过,不过这件事一直鲜为人知。那是“文化大革命”初期,魏启后先生“下放”至冠县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后被转到冠县唐寺林场“劳动改造”。命运就这样阴差阳错,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拿起了牧羊之鞭,成了名副其实的“羊倌”。

家父李寿平先生酷爱书法,曾问学于冠县已故书协副主席崔子崇(1933—2005)先生。崔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也曾被错划为“右派”,共同的爱好再在加上“同病相怜”,他与魏先生有过一段难忘的友谊。

崔子崇先生曾对家父讲过一些魏启后先生在唐寺林场的往事。魏先生烟瘾很大,人们常常看到他“左烟右鞭”赶着羊群,一点都看不出是城里人,这大概就是魏先生“入乡随俗”的具体表现吧!魏先生放羊也有一套“放任自流”理论,只要羊群在他的视野范围内,什么顶架、倒卧、跑跳他都一概视而不见,任其折腾。魏先生对书画艺术持之以恒,笔直的毛白杨、潺潺的小河流水、弯弯的牛犄角等等,据说都给了他书画创作上的启迪,他常常以鞭把划地,琢磨参悟。魏启后先生也是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先生”,谁家有个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之类,都求其写字,他也是有求必应。

因为父亲很喜欢魏先生的书法,每当崔老师讲这些往事,他都听得比较认真。父亲也曾在崔老师处见过魏启后先生作品,但一直没有机会同魏先生本人见面。这也成为了父亲心中的憾事,于是产生了去济南拜访魏启后先生的想法,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1983年父亲去济南办事,因为时间充裕,就带着崔子崇先生的介绍信联系到了魏启后先生,向先生诉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魏先生爽快的答应了,并邀父亲到其家中,遂有了一次难得的会面机会,也就有了这幅作品。此作正文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落穷款启后,用姓名章为白文印启后。父亲回忆说,魏先生说时间比较短,不能写大幅作品了,您从老家来一趟也不容易,就写个小一点的给您留个纪念!

此幅作品魏启后先生创作于花甲之年,这对于艺术家来说,应是艺术的盛年期,也是其风格日趋成熟的时期。这幅书法作品行草结合挥洒自如,线条浑厚凝重,大小穿插巧妙,墨色变化自然,体现了魏先生扎实的书画功底,以及驾驭笔墨的超强能力。今天墨香依旧,而先生已驾鹤西游,睹物思人,心生感念。在魏先生百年诞辰之际,仅以此小文纪念先生,并祝先生书艺绵长,在天堂安好!

  魏启后书法作品《芙蓉楼送辛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