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南阳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5-21 发布于河南
南阳,一个神奇的地方

  ——《这是南阳》

图片


文 化 与 传 统     传 承 与 创 新
有 些 事   总 要 有 人 去 做


从文化上来说一位日本学者曾经这样说过:“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代文化只能去河南南阳。”

而在河南的一众城市里,南阳一定不是最优秀的那个:历史不如洛阳悠久,文化不及开封深厚,经济没有郑州发达,但若是想找一座综合了这几位同胞姊妹优点的城市,则非南阳莫属。

图片
图片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山区、丘陵、平原约各占1/3,其总面积2.6509万平方公里。南阳盆地处于汉水上游、淮河源头,北有秦岭、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中间形成近3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是天然的形胜之都。其地质结构十分稳定,一千多年没有发生大的地震。古人曾描述“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南阳自古雄踞于中原大地,长江、黄河之间,上承天时之润泽,下秉山川之恩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伏牛苍苍,丹水泱泱,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最适应人类生活居住的环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阳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名人辈出、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楚 文化、汉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楚汉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楚汉文化建筑、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最集中的地区。《史记》:“吕尚先祖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属夏之际,受封于吕,故因氏为吕尚也。”姜子牙吕氏封国之地(吕国)。公元前821年,西周军事家、政治家申伯于南阳建立申国。西汉时期,南阳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和三国时期,南阳是陪都,是中国政治、军事、商业和文化的中心,“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就是对南阳繁华的真实写照。东汉时,南阳城的面积比京都洛阳还要大,人口也比洛阳城的多,商业繁华程度也超过洛阳,皇亲国戚大多是南阳人。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南阳培育出世界级的历史名人,南阳五圣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 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爱国诗人屈原,大秦名相百里奚亦是南阳历史名人的杰出代表。据《二十四史》记载,南阳籍历史名人有800多位(不包括近现代名人),是中国地级市中名人最多的地区,南阳的名人灿若群星,名人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南阳灿烂丰富多样的文化:南阳楚文化、南阳汉文化、南阳药文化、南阳水文化、南阳佛文化、南阳商文化、南阳民歌、南阳玉文化、南阳书院文化等。

图片

南阳府衙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期的“南召猿人”就生活在南阳盆地,他们用打制石器创造了旧石器时代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楚国早期都城设于淅川境内的丹阳,楚古都丹阳成为中国楚文化的摇篮。秦统一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南阳郡居其一。汉代的南阳文化以发达的科技、医学和手工业为代表,迸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画像石刻和画像砖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唐代以后,南阳的经济文化地位仍十分为世人瞩目,从唐代大诗人李白、散文家韩愈,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范仲淹和金代的元好问等,写下许多赞颂南阳的名篇佳作。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亲笔为新华社撰写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新闻稿,更使南阳名扬四海。

图片

南阳的玉是四大名玉之一,镇平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被誉为“中华玉都”,石佛寺镇,是中国最大的玉石加工贸易中心,更是被成为“中国玉雕第一镇”。南阳玉雕业已形成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南阳先后在南阳市区开辟了卧龙路玉器一条街,独山玉市场,等两大市场;在镇平县城建起了玉雕大世界,在石佛寺镇建成了国际玉城,贺庄摆件市场、榆树庄玉镯市场、石佛寺翠玉玛瑙精品市场、玉雕湾市场等玉雕专业市场。截止2010年已有玉雕加工企业1.5万余家,经营门店2万余个,从业人员57万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美、英、法、日、瑞士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高达200多亿元 [26]  ,产品销售占全国玉器市场的60%—70%。南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玉雕工艺品生产、销售基地。除南阳独玉外,南阳玉雕产品原材料来自全国各地和缅甸、俄罗斯、加拿大、巴西、阿富汗等12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处处可见来自新疆的玉石经营者。南阳市每年举办中国南阳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

图片

南阳卧龙玉城

图片

南阳玉

图片

南阳玉

此外南阳还是一座盛产中药材的“天然药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这里分布着中国北方与南方兼有的动植物药材,截止2008年,境内已经确定的天然中药材达2356种,名优中药材50多种,中药材总储量2.5亿多公斤,且多为无污染的有机药材,以南召辛夷、西峡山茱萸与天麻、桐柏桔梗、方城裕丹参、邓州麦冬、内乡黄姜、镇平杜仲、唐河栀子、社旗板蓝根为主的十大中药材基地发展较快,其中南召辛夷、西峡山茱萸、方城裕丹参、唐河栀子和半夏5个中药材基地通过了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西峡、内乡山茱萸基地被确认为全国首批8个中药材GAP示范基地之一。

图片
图片

南阳张仲景医圣祠

图片

南阳中药基地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也不尽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因为成里的一道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的老宅,或许,为的仅仅是这座城。

南阳古城,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任何一个华丽的词汇都无法将它准确表达出来。美丽的风景,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统文化……追寻古城文化的脚步,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遇到不一样的惊喜!

图片

南阳古城

头枕伏牛,足蹬江汉,东依桐柏,西扼秦岭。南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促就它成为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南阳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又因其地道的中药材,被冠以“天然药库”的美誉。历史上,南阳是屈原“扣马谏王”地,智圣诸葛亮躬耕地,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地和三国故事“三顾茅庐”发生地……

图片
南阳桐柏山

只有这个地方,南阳人用智慧和勇敢,书写出绚烂的宛城文化,历经千百年的风霜,南阳依旧传承着古老文明的传奇,时代的变迁,未曾改变它的守望与坚持。只有这个地方,同样是中原风光,却给了我们截然不同的感受,桐柏山,让我感到了群山屹立的铮铮傲骨,让我们领略了峰高谷幽,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只有这个地方,一年四季花开不败,随处可见花的芳香;只有这个地方,天阔云低,让天空变得触手可及;只有这个地方,现在隐山远望,人间似可通天堂。

图片

南阳武侯祠

图片

南阳卧龙岗



民俗——让南阳的春天更美

交通的便利与商业的繁荣,对南阳的民俗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秦汉时期,这里有百戏乐舞;唐宋时期,这里有“做场”、“看棚”;元代时,曲艺艺术在我国各地开花,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到明代时,南阳鼓子曲已经成形,而清代时,融合了诸多曲艺的南阳鼓子曲,发展成为风格独特的南阳大调曲。
图片
社旗古街鼓碰弦表演

随着曲艺的发展,又生发出南阳三弦书、南阳鼓词等艺术形式。南阳三弦书,曾一度进入湖北、陕西、安徽等地,深得百姓欢迎。清代时,各地的100多名三弦书艺人,多次自发聚首南阳、搭棚演唱,成为当时一大盛事。至若鼓词,在当地也是深入民心,因为融入了地方的乐汇、词汇,每句唱腔结束时,都带“哼”音,所以过去南阳也把鼓词称为“鼓儿哼”。

这些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历史的艺术,也称为南阳人重要的精神粮食和娱乐活动。

图片

社旗县老街审案表演

南阳每年都有赶庙会、春会的习惯。正月十六,有诸葛庵庙会;正月十八,有医圣祠庙会;三月三,有独山祖师庙会;三月二十八,有东关古路沟春会;四月初八,有魏公桥春会……此外还有天妃庙、三皇庙、太山庙等,都有盛大庙会举行,届时各路民间艺人齐聚南阳,各显身手,说不出的热闹。

图片

南阳镇平菩提寺春意盎然

多彩的民俗,让南阳的春天格外热闹,感受南阳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最佳时节无疑就是春天了,这时的南阳,暖风骀荡、百花竞放,经过一个特殊而漫长的冬天后,她将自己的“得天独厚”,转化为人间喜庆,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春天。

图片

淅川县丹江库区春色正浓

只有在南阳,你才可以看到武侯祠、南阳府、山陕会馆……只有在南阳,春天摘香椿,夏天剥河虾,秋天采红菱,冬天吃冬笋,会成为你心中不愿遗忘的食物。
图片
这样的南阳,一面怀抱古风情,一面拥抱新容颜。
这就是南阳,一个神奇的地方。

图片

(版权归十八贡品牌所有)

转载须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