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刘一丈书》

 求是1025 2023-05-21 发布于山东

明代中叶宗臣作。宗臣(1525~1560),字子相,号方城山人,扬州兴化(今江苏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任刑部主事,后移为吏部员外郎。其性耿介,不附权贵,嘉靖三十六年,因作文祭杨继盛而忤严嵩,被贬为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其间防御倭寇有功,迁福建提学副使,卒于任。宗臣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交好,诗文倡导复古,是明代“后七子”重要成员,著有《宗子相集》

《报刘一丈书》是宗臣写给刘一丈的一封回信。刘一丈,名玠,字国珍,号墀石,是宗臣父亲宗周的好友,同时也是宗臣的师长和忘年知己。刘玠博学多才却屡试不第,遂绝意仕进,以布衣而殁。文中作者通过对欲见“主”之“客”“门者”“主者”和“所交识”等各色人物具体形象的描绘,无情地揭露了嘉靖(1522~1566)年间严嵩父子专权,一般士大夫则趋炎附势,奔走于严氏之门的社会腐败现象。作者开篇先对刘一丈赐书略作寒暄,接着由“上下相孚,才德称位”展开论述,这本是刘一丈对宗臣的勉励和规劝,但作者借此巧妙引出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在文章主体部分,宗臣用讽刺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勾勒出谄谀权门者“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甘言媚词,作妇人状”“惊走匍匐阶下”等种种丑态,甚至到了站在恶气袭人的马棚里,即使饥饿、寒冷或闷热得无法忍受也不肯离去,“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等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最终这些人如愿受到主人接见,在离开之时“大喜”,对遇到的熟人虚假地描述当时情况,作者连用两个“厚我”,干谒者之得意忘形和荒谬可笑见于言外。此外,作者描写了“门者”有恃无恐、狐假虎威的可憎面目,只有来人“袖金以私之”方予以通报,若进谒者第二日再来,门人不仅态度嚣张,且需再得赠金。对于“主者”“故不受(寿金),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的虚伪贪婪以及“所交识”者“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的随波逐流,作者均给予了否定。作为对比,宗臣以自身“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的处事风格,表明自己不愿与当时官僚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态度。最后,作者同情刘一丈“抱才而困”的遭遇并诚恳劝勉,希望其不要轻易抛弃上天给予的学识才能而受到世俗环境的影响。

宗臣在文中对谄媚权门者的描写极为生动,黄宗羲评为“描写逢迎之状态如画”,尽管在遣词造句方面,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即”字和“则”字,略显重复累赘,但通篇叙事精妙,无古奥和模拟之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钱基博先生在《明代文学》一书中赞赏此文“淋漓喷薄,无复摹秦仿汉之习;而感慨中出恢诡,乃极似太史公《游侠列传叙》、杨恽《报孙会宗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