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 开始 “闹情绪”,揭秘AI如何给心理咨询师做陪练

 春潮带雨晚 2023-05-21 发布于重庆

让人类与机器进行富含感情、内容丰富的交流,或许是人工智能最终极的追求之一。

情感最为丰富、内容最饱满的交流之一便是心理咨询。当前,人工智能在心理咨询、情绪纾解方面的应用正在蓬勃发展,正在成为一个全新而且热门的发展方向。例如,聊天机器人可以初步识别特定类型的负面情绪,并给出相对适当的反应。与真正的心理学家相比,心理治疗聊天机器人具有一些优势,如无时间或地点限制的可访问性。

同时,国内心理咨询师缺口多达130万,如何通过技术弥补人才缺口及运用技术赋能人才培养,加快人才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一对一”实践对话等形式的培训面临资源不足的情况,通过智能对话的AI,模仿存在抑郁倾向的求助者,为培训心理咨询专业的人才提供大量生动、多样化的样本。通过大量样本及实战演练形式,将加速心理咨询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自然语言理解(NLP)技术飞速发展,催生了诸如实时交互虚拟人、生成式对话、文本创作等大量基于NLP的新应用,也正在影响人工智能在心理咨询领域的应用,如将AI情感陪护机器人、心理治疗聊天机器人等等。

而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陈智达教授却在探索“反向”创新应用——让“源1.0”大模型扮演一个“闹情绪”、心理状态不佳的求助者,在交流中表现出各种来自工作、生活、情感及人际关系等烦恼、压力及焦虑情绪等多样化问题,用于培训心理咨询师更好地为各种不同的求助者提供更加专业、更加针对性地服务。

凭借“源1.0”零样本(Zero-Shot)和小样本(Few-Shot)学习的优势,AI模型展现出强大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情感对话、自由交谈等方面的能力,全方面展现了一个在生活、感情生活、职场及健康等方面均存在各种问题的求助者,所面临的情感压力,并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受训心理咨询师要在指定时间内了解情况、整理焦点、以助下一步跟进服务,帮助心理咨询师更专业、更及时、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提供各种服务和治疗方案。

本期“源开发者论坛”我们邀请到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陈智达教授,为我们分享“运用AI模拟求助者支援社会服务工作者培训”报告。陈教授长期研究资讯及通讯科技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并任教叙事治疗,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及培训等领域有深层研究。

“源1.0”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中文AI巨量模型之一,其参数规模高达2457亿,训练采用的中文数据集达5000GB,相比GPT-3模型1750亿参数量和570GB训练数据集,“源1.0”参数规模领先40%,训练数据集规模领先近10倍。“源1.0”在语言智能方面表现优异,获得中文语言理解评测基准CLUE榜单的零样本学习和小样本学习两类总榜冠军,测试结果显示,人群能够准确分辨人与“源1.0”作品差别的成功率已低于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