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二十帝简介

 网摘文苑 2023-05-21 发布于新疆

一、唐高祖李渊(566—635)

文章图片1

唐朝开国皇帝。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父李昞为北周安州总管。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李渊是隋炀帝表兄。七岁袭封唐国公。后任太原留守。李渊素有大志,他看到隋朝即将败亡,政局动乱,便于617年五月在太原起兵。破霍邑,渡黄河,十一月攻入长安。翌年称帝,国号唐,都长安,年号武德。

  高祖即位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迫使高祖禅位,尊为太上皇。高祖在位九年,做太上皇九年。贞观九年(635年)死于垂拱殿,享年七十岁,葬于献陵(陕西三原县)。

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者,但论其能力似乎不如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如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光武帝刘秀,那样能征善战、英明果断、惊天动地,感觉他的江山是儿子们帮他打下来,自己坐享其成。

二、唐太宗李世民(598—649)

文章图片2

唐朝第二代皇帝。高祖次子。隋末,他劝其父起兵反隋。唐朝建立后,封为秦王,任尚书令。他领兵先后镇压了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消灭了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大唐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的,所以是不肯为人下的。于是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争夺皇位的斗争。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建成和元吉,被立为皇太子。不久,李世民逼高祖退位,自己称帝,年号贞观。

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才,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戒奢崇俭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他的进步性政策和措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政治清明的繁荣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太宗执政的最大特点就是能知人善任,即使是投降他的人,他都能充分地信任和重用。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马周、岑文本等;武有李靖、李勣、柴绍、秦琼、李道宗、薛万彻等。正是由于这些杰出人物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大唐的太平盛世。

 唐太宗以虚怀纳谏著称于世,贞观一朝谏臣云集,魏征是最杰出者,前后所奏二百余事,大都被采纳,成为君臣和睦一心的典范。

  贞观三年(629)十一月,唐太宗任命李靖为统帅,率领李勣、柴绍、薛万彻等大将,统兵10余万人,灭东突厥,颉利可汗战败被俘。解除了长期以来东突厥对中原地区的侵扰和威胁。

  北部边境统一之后,唐太宗又相继派兵收复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地区,并在龟兹设立了安西都护府,重新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唐朝的西部和北部边境重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也使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重新得到了畅通,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文章图片3

《贞观之治》李世民 马跃饰

 唐太宗还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634年,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遣使于唐,请求通婚。经过一番周折,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唐太宗晚年,缺点暴露得越来越多。逐渐变得骄傲自满,不愿纳谏,奢侈享受。所幸还不是滑落得太远,仍然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649年五月,因食丹药,妄图长生不老而死于含风殿,在位二十三年,终年五十二岁,葬于昭陵(陕西礼泉县)。

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明君的典范。

三、唐高宗李治(628—683)

唐朝第三代皇帝。太宗第九子,字为善。631年封晋王。643年立为太子,太宗死后继位,年号永徽。

  高宗即位之初,粉碎了高阳公主、房遗爱、荆王李元景等人的谋反,巩固了帝位。但实际权力是掌握在身为顾命大臣的舅舅长孙无忌的手里。

文章图片4

唐高宗最大的“功劳”就是造就了一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险些葬送了大唐王朝。

  高宗即位后,纳武则天入宫为昭仪,655年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高宗因患风眩病,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协助裁决政事,逐渐掌握朝政,武则天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政治手腕,清除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功臣门阀集团,又通过收买、拉拢形成自己的势力。逐渐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

657年,高宗派大将苏定方等率军西征,攻灭西突厥。又派李勣、薛仁贵等灭掉高句丽。唐代的版图,在高宗时达到最大。

683年十二月,高宗病死于宫中,在位三十四年,终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陕西乾县)。

高宗虽然文弱,但并不昏庸,他在有些方面甚至还超过了唐太宗。在他统治时期,仍然延续唐太宗时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政策,经济仍然继续发展,国泰民安。

四、唐中宗李显(656—710)

唐朝第四任皇帝。又名李哲。高宗第七子。初封周王,改封英王。其兄李弘、李贤被武则天害死后,他被立为太子。高宗死后他继位,年号嗣圣。

 李显即位后,朝政由武则天把持。由于他重用韦皇后亲戚,在位才两个月,就被武则天废黜,降为庐陵王,后来又被软禁于房州十四年。

文章图片5

《隋唐英雄》李显 赵文瑄饰

期间,只有韦氏陪伴,夫妻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韦氏常劝慰他说:“祸福无常”。使他在逆境中坚持活下来。所以他对韦氏的依赖和感激超乎寻常。曾经发誓:“一旦重见天日,任凭妻子随心所欲”。

698年,在宰相狄仁杰的劝谏下,武则天把李显召回,重新立为太子,结束了长达十八年的软禁生活。

705年,大臣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立李显复位,恢复大唐,改年号为神龙。

 李显复帝位,立韦妃为皇后,允许韦后及其女安乐公主等参政,韦后与武则天侄宰相武三思沆瀣一气,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他们陷害忠良,大肆卖官鬻爵,致使朝政日益腐败。而中宗对此却是纵容态度。

这时的韦后野心膨胀,急于要当“武则天第二”。安乐公主是想当皇太女,虽然多次向父皇提出要求,但都被拒绝了。这样韦后、安乐公主就对中宗动了杀机。

  710年六月,韦后、安乐公主假手马秦客、杨均在中宗最喜欢吃的蒸饼内放入毒药,将其毒杀。

  中宗先后两次在位,共六年,终年五十五岁,死后葬定陵(陕西富平县)。

中宗当皇帝,毫无值得称道之处,反而有许多“秽德秽政”。先是受制于母亲,后来又放纵妻子和女儿,反被毒死,实在是凄惨、可悲,不能不令人同情。

五、唐睿宗李旦(662—716)

唐朝第五任皇帝,又名李轮。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封豫王。684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立他为帝,年号文明。

  李旦即位后,被“居于别殿”,一切军国大事都由武则天裁决,如同牌位一般。690年武则天称帝,废李旦,封他为皇嗣,改姓武。有了前面三个哥哥的前车之鉴,他只好小心翼翼地在武则天身边呆了长达20多年,也因此,练就出一流的韬晦保身的功夫。历经多次政治动乱,都能平安渡过。

705年,中宗复位,封他为相王,立为皇位继承人。中宗被毒死后,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临淄王李隆基(李旦子)发动羽林军攻入宫中,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及其党羽拥立李旦即位。李旦第二次当上皇位。

712年七月,只当了两年皇帝的李旦就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李旦复位后,第一年,主要是听太子李隆基的话,任命姚崇、宋璟等人为宰相,因此朝政出现了振兴气象。第二年,主要是听太平公主的话,任用奸臣窦怀贞、肖至忠等人为宰相,结果导致朝政的腐败和混乱。

716年六月,李旦病死于百福殿,两次在位共八年,终年五十五岁,葬于桥陵(陕西浦城县)。

  李旦本就对权力毫无兴趣,一心只想做个清静无为的人。血腥的宫廷斗争更使他对皇帝的至尊地位感到心灰意懒。第一次即位时,一直被母后武则天控制和摆布。二次即位后,又夹在了儿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两大政治势力之间。他在位期间,总是力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搞政治平衡。结果还是无法调和双方的矛盾,只好抽身退位做了太上皇。

六、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唐朝第六任皇帝。也称唐明皇,睿宗第三子。712年,受禅即位。年号先天,后改开元。

文章图片6

李隆基

  李隆基虽然正式做了皇帝,但是太平公主在朝中的权力依然很大。当时的7个宰相中,有4个是她的党羽,文武百官也大多数依附于太平公主,这些人对李隆基阳奉阴违。先天二年(713)六月,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斗争白热化,双方都在聚集力量,准备发动政变。最后,李隆基先发制人,迅速扑灭了太平公主及其全部党羽的势力,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

  唐玄宗前期是一个英明果断的皇帝,他任用贤才,先后将姚崇、宋璟、张九龄提拔为相,他提倡节俭;整顿吏治,裁汰冗官,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重视文教,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唐玄宗的前期,不仅文治取得了很大成就,武功也接连取得胜利。

玄宗整顿军备,开始实行募兵制,从此有了一支常备军,通过加强训练,军队战斗力得到提升。唐军把被契丹沦陷17年的营州等13州全部收复,击败吐蕃、突厥,重新恢复了丝绸之路。

开元年间玄宗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使社会秩序安定,生产得到发展,粮食丰溢、国库充盈,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逐渐使唐玄宗陶醉了,锐意进取的治国精神丧失殆尽。到天宝元年(742),玄宗已做了30年皇帝,渐肆奢欲,纵情声色,宠爱杨贵妃,整天与她寻欢作乐,怠于政事,已不能如开元时期能听取忠言直谏了。“尚直”的韩休、张九龄相继罢免被贬后,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任中书令独秉大权。从这时起,奸佞势力在朝廷中开始占了上风。天宝十一年(752),李林甫病死,杨国忠做宰相,政治更加黑暗。玄宗由选贤治国到宠信奸佞,国家形势也自此由盛而衰。

文章图片7

  而且信任胡人安禄山,任他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并让杨贵妃收他为干儿子。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与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叛军直逼长安。玄宗急忙西逃,行至马嵬坡,禁军哗变,杀杨国忠,并逼玄宗缢杀了杨贵妃。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玄宗在位四十四年,作了太上皇后,忧郁寡欢,762年四月病死于神龙殿,终年七十八岁,763年葬于泰陵(陕西蒲城县)。

 玄宗多才多艺,通音律、善书法。他对我国音乐、舞蹈、戏曲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历来的戏曲艺人都尊李隆基为梨园祖神。

七、唐肃宗李亨(711—762)

唐朝第七任皇帝。玄宗第三子。曾被封为忠王,738年被立为太子,马嵬坡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756年在灵武即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

文章图片8

《大唐荣耀》李亨 王劲松饰

 肃宗即位后,任用郭子仪和李光弼分别任朔方节度使和河东节度使,统兵进讨,又借来回纥兵,先后收复西京长安,东京洛阳,曾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归回纥。”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破坏。

  肃宗任用宦官李辅国操纵军政大权,使宦官势力日益嚣张。他又宠信张皇后,纵容她干预朝政。张皇后和李辅国狼狈为奸,图谋权力,陷害建宁王李倓,又欲谋杀太子李俶而立肃总次子越王李系,消息走漏,已和张皇后反目成仇的李辅国带领禁兵入宫抓住李系等人。张皇后闻变,逃入肃宗寝宫躲避,李辅国带兵追入寝宫,将张皇后拖出宫去。肃宗因受惊吓病情突然加重,当天死于长生殿。在位六年,终年五十二岁,葬于建陵(陕西礼泉县)。

  唐肃宗,虽没有彻底消灭安史的势力,总算在危难时刻支撑起了唐朝这个破烂摊子,从安史手里收复了两京,恢复了唐朝的统治。然而肃宗在位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严重后患。首先是纵容地方骄兵悍将的跋扈行为;还有开宦官专权之局面,让宦官李辅国参预政事,以后逐渐专权用事。

八、唐代宗李豫(727—779)

唐朝第八代皇帝。肃宗长子。初名俶,后改名豫。唐玄宗诸孙百余人,李俶最长,颇为玄宗喜爱,立为嫡孙。十五岁时,封广平王。安史之乱爆发,随肃宗至灵武。被任为天下兵马元帅,以讨安史。李豫与郭子仪等率唐军,在回纥援助下,先后攻克长安、洛阳。被进封楚王。758年被立为太子。肃宗死后,被李辅国等拥立为帝,年号宝应。

文章图片9

《大唐荣耀》李豫 任嘉伦饰

  代宗即位后,由宦官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先后掌握兵柄,专权用事。辅国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由我来处理。”代宗虽不快,但因他手握禁军,不敢轻率,仍尊他为“尚父”,凡事请他参预决定。后来代宗先后将他们或罢免或处死,不再用宦官掌兵权。763年,平定安史之乱。但藩镇割据局面继起,中央已无力控制割据的节度使,吐蕃、回纥也常来侵扰,唐朝由兴盛转向衰落。为了挽救衰败的局势,代宗也做了一些努力,任用理财家刘晏进行漕运改革、盐政改革、均输改革等,对战乱过后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779年五月,代宗病死于紫辰内殿,在位十七年,终年五十三岁,葬于元陵(陕西富平县)。

文章图片10

代宗为人仁孝温恭,唯才是举。平定安史之乱,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除宦官,沉稳老练;具备优秀帝王的资质。但为了早日平叛,对安史旧将一味姑息,以致形成新的藩镇,造成唐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

九、唐德宗李适(742—805)

唐朝第九任皇帝。代宗长子。762年,被代宗任为天下兵马元帅,封鲁王,以讨安史。安史之乱平定后,以元帅功拜尚书令。764年立为太子,779年继位。

 德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对前朝许多弊病进行了改革,禁岁贡、戒奢侈、释宫女、停歌舞,惩贪污,政局为之一新。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宣布废除租庸调制及一切苛杂,实行两税法。

德宗也试图抑制藩镇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结果由于在封赏上处置不当,引发泾原兵变。叛军占领长安,德宗被迫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后又奔走梁州。最后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将李晟、浑瑊等人才平定叛乱。此后,他对藩镇采取了姑息态度,再也无可奈何。转而信任宦官,委以禁军指挥权。

后来,德宗采纳李泌提出的: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国),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策略,唐朝的西北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

805 年正月,太子李诵突然中风口哑,李适因悲伤过度而起病,不久病死于宫中会宁殿。在位二十六年,终年六十四岁,葬于崇陵(陕西泾阳县)。

德宗虽然想做一个圣明的天子,但他志大才疏,结果事与愿违。而且他生性多疑,杨炎和刘晏这两位经济能臣被杀害;为平叛立下汗马功劳的李晟和马燧遭猜忌,也险些被杀。尤其是他重用宦官,使宦官势力死灰复燃,给唐朝政治造成极坏的影响。

十、唐顺宗李诵(761—806)

唐朝第十任皇帝。德宗长子。曾被封为宣王。779年被立为皇太子。805年,德宗死后,李诵带病继位,年号永贞。

  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为翰林学士,领导改革,起用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等革新派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改革派下令取消宫市、月进和日进等搜刮民脂民膏的时弊,要求降低盐价,这些都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同时又制定了一些限制宦官、藩镇的措施。以权宦俱文珍为首的宦官勾结藩镇势力,对改革进行反扑,以顺宗多病、口哑为由,逼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被贬后赐死,王伾外贬后病死,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外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改革失败。顺宗在退位五个月后病死,终年四十六岁,葬于丰陵(陕西富平县)。

顺宗只短短八个月就结束了帝王生涯,他发动的“永贞革新”也犹如昙花一现。如果不是他中风失语,或许能够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十一、唐宪宗李纯(778―820)

文章图片11

唐朝第十一任皇帝。初名淳。顺宗长子。788年封为广陵郡王,805年立为太子。顺宗被逼内禅,李纯即位,年号元和。

宪宗知人善任,用杜黄裳、李绛、裴度为其运筹划谋,总举大纲;李愬、高崇文、李光颜等为其南征北战,平定各地;杜佑、白居易、韩愈为其舞文弄墨,草制诏敕。唐后期人才之盛,莫过于宪宗。

  而且宪宗虚心纳谏,避免了许多过失。如采纳李绛、白居易等人建议,下诏蠲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止南方掠卖奴婢。

宪宗继位后,就一反对藩镇迁就姑息的常态,重用主张裁抑藩镇的大臣武元衡、李吉甫、裴度等人,讨平了藩镇的叛乱,使其他藩镇相继降服,全国出现了形式上暂时的统一。

 宪宗是宦官拥立的,因此不抑宦官。晚年好神仙,求长生不老药,因多服金丹性变得急躁,宦官往往获罪。820年正月,宪宗为宦官陈弘志、王守澄等人谋杀。伪称皇上“误服丹石,毒发暴崩”。在位十五年,终年四十三岁,葬于景陵(陕西蒲城县)。

宪宗是唐朝后期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28岁即位,做了十五年皇帝。在这十五年里,他建立的功业远胜于他父亲和儿。宪宗一朝,无论是同藩镇的斗争,还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转机,虽不能同前期相提并论,但在唐后期算得上是最好的局面。历史上被称为“中兴之主”。

十二、唐穆宗李恒(795—824)

唐朝第十二任皇帝。宪宗第三子。曾被封为建安王,后进封遂王。宦官杀死宪宗后立他为帝,年号长庆。

  穆宗即位后,生活奢侈,嬉戏无度,尤其喜欢看戏,朝中大事根本不关心。穆宗经常由太监陪伴游玩、围猎。朝廷的腐败,使已降服了的藩镇,又有一些复叛,恢复独立状态。有一次穆宗与太监玩球,忽然一匹惊马直奔穆宗而来,虽有左右救护,但他受此惊吓得了病,两脚抽搐不能着地。他也长期服用金石丹药,以致身体受损,824年正月病死于宫中清思殿,在位四年,终年三十岁,葬于光陵(陕西蒲城县)。

唐穆宗昏庸无道,上台仅四年时间,就把宪宗苦心经营的统一局面付诸东流。叛乱迭起,藩镇与中央之间,藩镇之间战祸连年,争斗不休,破烂不堪的唐王朝再也不能起复了。

十三、唐敬宗李湛(810—827)

唐朝第十三任皇帝。穆宗长子。823年被立为皇太子,827年继位,年号宝历。

  敬宗继位时,年仅十六岁,一切听从宦官和朝臣的摆布。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大臣争斗,李湛也对他们无能为力,而且实际上也不愿有所举动。他只图放纵享乐地生活,与穆宗相比,恐怕是青出于蓝。他根本不关心国事,大唐的社稷安危好像与他毫无关系。每天贪恋床笫,不愿早起,连形式上的上朝,也不愿意。有的朝臣劝谏他要勤于政事,他从来只当耳旁风。

李湛虽然年幼,却已经在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为求长生,他的皇宫里经常有和尚或道士进出。

李湛也十分倚重宦官,但有时罚起来也相当严厉。但是对有关国政的事,特别宽容;对关于他个人玩乐的事,则十分计较。如果不真正卖力满足他的玩兴,便会遭到流配,如犯小过错,也会遭受一顿毒打。致使宦官对他怀恨。827年十二月被宦官杀死,对外谎称暴病而亡。在位三年差一个月,终年十八岁,葬于庄陵(陕西三原县)。

唐敬宗不到三年的皇帝生涯,基本上是在浑浑噩噩、吃喝玩乐、醉生梦死中度过的。

十四、唐文宗李昂(809—840)

唐朝第十四任皇帝。穆宗次子,敬宗弟。敬宗被杀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立李昂为帝,年号大和。

  文宗和他那荒唐的哥哥和父亲完全不一样。他勤于政事,不喜玩乐,励精图治。

他对宦官的骄横跋扈非常不满,决心翦除。830年,文宗曾与宰相宋申锡密谋诛宦官,因事泄而败。

835年,文宗擢拜翰林侍讲学士李训为宰相,命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准备以武力为后援诛除宦官。将参与杀害唐宪宗的宦官陈弘志、杨承和、王践言、王守澄等陆续处决。这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宰相李训企图诱使大宦官仇士良、鱼志弘等去金吾仗院内观看甘露,以便在将这批权阉一网打尽。但被仇士良等发觉,计划败露,宦官展开报复,将参与此次行动的朝臣士卒600人全部杀害,史称这一事件为“甘露之变”。此后朝中君臣再没能组织起类似的对宦官的抗争。

文宗因此被软禁,从此任由宦官摆布。840年正月病死于太和殿,在位十四年,终年三十二岁,葬于章陵(陕西富平县)。

文宗虽然兢兢业业,是个有为之君,但性格太过宽柔,缺乏决断力,以致壮志难酬,为家奴所制。

十五、唐武宗李炎(814—846)

唐朝第十五任皇帝。初名李瀍,穆宗第五子,文宗弟。被封为颖王,840年,文宗病死,宦官仇士良立他为帝,年号会昌。

  武宗即位后,为巩固帝位,大开杀戒;贬逐牛党,任李德裕为相,李党占据上风。李德裕虽是靠恩荫入仕,但他是唐后期一位才干非凡的人物,武宗特别倚重他。

武宗和李德裕共同谋划,收回大宦官仇士良的兵权,并籍没了他的全部家财,宦官势力受到抑制。外拒回纥乌介可汗入侵; 内平泽潞藩镇叛乱,削弱了藩镇势力,使河北强藩有所收敛。

武宗还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发起灭佛运动。共毁大中型寺院四千六百余所,小庙宇四万多处;勒令二十六万多僧尼还俗充两税户,没收寺院良田数千万亩。灭佛运动没收了大量钱财充实国库,大批僧尼还俗,增加了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支持了武宗接二连三的战争。历史上有三个谥号带“武”字的皇帝(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及唐武宗)废佛,史称“三武灭佛”。

武宗崇信道教,迷信长生不老,服用金丹,变得狂躁不安,继而失去说话能力。846年三月死于大明宫,在位六年,终年三十三岁,葬端陵(陕西三原县)。

武宗在位时间虽短,但头脑清醒、雷厉风行,英明果决,短短时间内抑制宦官、弱化党争、平定叛乱,一改文宗朝懦弱的局面。尽管在宗教问题上出现了偏颇,但每一件事都是大手笔,体现了他的雄才伟略。

十六、唐宣宗李忱(810—859)

文章图片12

唐朝第十六任皇帝。初名怡。唐宪宗第十三子,武宗叔。曾封为光王。武宗死,被宦官马元贽等人拥立为帝,年号大中。

  宣宗是敬宗、文宗和武宗三位皇帝的叔叔,曾被认为呆痴,武宗对他尤其不礼貌,他一直很少说话,实则是韬晦自保。武宗病危时宦官密谋定策,立他为皇太叔监国。继位后大臣每有奏章,他焚香盥手,郑重接受而阅览,决断政事表现得很有见识,出乎人们意料。

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作为,将李德裕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后来死于贬所,随后李党纷纷被排挤出朝廷,而牛僧孺被召还回朝。牛李两党之争终于以牛党获胜结束。宣宗下令重新大兴佛教,凡灵山胜境、天下州府在会昌灭佛中被毁的寺院和庙宇,全部重新修复,僧尼招回寺院。

  848年,河西沙州人张议潮乘吐蕃内乱,在大中二年(848)赶走吐蕃节度使,以瓜、沙、伊、西、甘、肃、兰、鄯、岷、廓等州归唐,朝廷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河陇之地又为唐所有,加上控制大漠的回鹘汗国在840年前后崩溃,所以这时唐朝边患问题也大大减轻了。

859年八月宣宗因服用丹药过多,死于咸宁殿,在位十三年,终年五十岁,葬于贞陵(陕西泾阳县)。

不明白,唐朝皇帝为什么对服食丹药,妄图长生不老这么执迷,他们前赴后继,从不吸取教训。

宣宗是唐朝后期最有谋略,最勤勉的皇帝。在位时,结束长四十年的牛李党争,宦官势力受到抑制,藩镇亦避免与中央冲突,政治形势相对稳定。史称“大中之治”。但对唐王朝来说,这只不过是回光返照。

十七、唐懿宗李漼(828―873)

唐朝第十八代皇帝。初名温。宣宗长子。被封为郓王。宣宗死,被宦官拥立为帝,年号咸通。

  懿宗是个有名的荒淫奢侈皇帝,终日宴饮,听音乐看优伶杂耍不知疲倦,还动辄出游,花费不可胜数。其女同昌公主出嫁,大肆铺张,倾宫中珍玩为资送。次年公主病死,他一怒之下杀翰林医官20余人。任用他的驸马韦保衡为相,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人民群众在不堪忍受的苛政下,纷纷起来反抗。先后爆发了裘甫起义和庞勋起义,广大农民、私盐贩和兵卒等各个阶层的人都加入到起义大军,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懿宗又以佞佛著称。咸通十四年,迎法门寺佛骨到宫中供奉,他降楼膜拜,流涕沾臆。百官富室迎佛竞为侈糜,数十里路上搭彩楼,排列禁军兵仗和公私音乐。送回佛骨时懿宗给法门寺地宫的供奉品分金银器、陶瓷玻璃器和丝绸服装三大类数百种,都是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所费远过宪宗奉迎佛骨时的花销。  

873年七月,懿宗病死于宫中咸宁殿,在位十四年,终年四十六岁,葬于简陵(陕西富平县)。

唐懿宗继位后,唐朝境况一天不如一天。他耽于享乐,挥霍无度,搞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从唐懿宗开始多了起来,大大加速了唐朝灭亡。

十八、唐僖宗李儇(862—888)

唐朝第十八任皇帝。本名李俨,唐懿宗的第五子,初封普王。公元873年七月,懿宗病重,因李俨年幼,易于控制,于是,大宦官刘行深和韩文约杀死懿宗长子,立李俨为太子,改名李儇。是月,懿宗驾崩,李儇在灵前即位。唐僖宗李儇即位时只有11岁,不懂政事。宰相韦保衡名为托孤大臣,却不能主持政事,实际政权掌握在拥戴有功的刘、韩两个宦官手中。李儇即位不到两个月,韦保衡便被贬为贺州刺史,逐出朝廷,不久又令其自杀。但刘、韩的统治也未能长久,很快又被另一宦官田令孜取代。田令孜大权独揽。

  僖宗在位时,朝政由宦官操纵。他每日只知游玩嬉戏。基本不过问政事,通常是我玩我的,你干你的。李儇爱好算术、音乐、下棋,水平相当高;对当时颇为流行的蹴鞠、骑驴击球、斗鸡、斗鹅等也很精通;骑马射箭,舞枪弄棒也略知一二。曾自豪地对人说:“若现在的科举中设置击球科进士,我保准能考中状元。”

  当李儇无忧无虑地做皇帝时,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875年,王仙芝首先河南发动起义,同年黄巢也以数千人响应,不久两军汇合,声威大震,困于重敛的农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880年,起义军攻克洛阳。僖宗与宦官田令孜狼狈逃往成都。881年,起义军攻入长安,黄巢称帝,国号大齐。后来李儇依靠黄巢叛将朱温、沙陀人李克用、宦官杨复光等人剿灭了黄巢起义军。终于,在885年回到长安。不久,因兵乱再次出逃,逃往凤翔避乱,数月后回京。888年三月,病死于武德殿。在位十五年,终年二十七岁,葬于靖陵(陕西乾县)。

唐僖宗本来也是个聪明人,被宦官和藩镇操纵了一生,还能保存自己,没有像唐后期的其他皇帝一样被杀死,并且还能设法除掉大宦官田令孜。经过两次逃亡,使他醒悟,决心振作,却无力回天,这时的大唐已经是名存实亡。

十九、唐昭宗李晔(867—904)

唐朝第十九任皇帝。僖宗弟。在位期间,宦官、朝臣、藩镇之间斗争激烈。当时力量最强的藩镇是朱温,他把昭宗抢来以令天下,尽诛宦官数百人。又逼昭宗迁都洛阳,途中将随驾百官二百余人杀死,换上朱温的亲信。昭宗暗差人送信请求藩镇出兵勤王。各藩镇纷纷声讨朱温。904年八月,唐昭宗被朱全忠的亲信朱友恭、蒋立晖所杀,时年38岁。次年,葬于和陵。

昭宗很想有一番作为,拯救风雨飘摇的大唐帝国,但他接手是一个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混战、农民起义的烂摊子,手中无权无势,任由摆布,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何谈江山。

二十、唐哀帝李柷(892―908)

唐朝第二十任皇帝。唐昭宗李晔第九子。904年,昭宗被害,朱温立李柷为帝,时年十三岁,一切大小事务朱温专权。朱温又大杀朝官和唐宗室,扫除全部阻力。907年逼李柷禅位,朱温称帝,唐朝灭亡。封李柷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次年,朱温派亲信杀死李柷,时年17岁,谥曰“哀帝”,葬于温陵。

李柷是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屈辱地过了三年有名无实的帝王生活,最终用自己的鲜血给唐王朝画上了句号。

唐朝历二十帝(不包括武则天),共二百九十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