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罕见的大型生土古代城市遗址——交河故城

 兰州家长 2023-05-21 发布于甘肃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有一座柳叶形的孤岛,南北长约1.6千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四周悬崖,河水环绕其下。其上保存着一处世界上罕见的大型生土古代城市遗址,现存建筑遗迹达30多万平方米,仅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多年。人们称其为“交河故城”。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古代西域曾经是沟通世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早在前2世纪汉代张骞始通西域时,交河城就已经存在,而且是西域的一个小国—车师前部王国的王都。交河名称的由来,最早见《汉书·西域传》中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河水分流城下,故称交河”。交河城是前2世纪至5世纪中叶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麴氏高昌时期和唐朝达到鼎盛。9~14世纪,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在两次大的战火中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故城遗址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交河故城是一座生土城,建在一个巨大的黄土台地山上,城中所有建筑物均以生土砌造。故城四面临崖,在东、西、南侧的悬崖峭壁上建有三座城门。南门是主要的进出口,原建筑已严重破坏。东门保存较好,门道两侧的土崖上耸立着双阙,内壁可见安置门额的对应方洞,门道宽4.1米,门道至河底高约8米,该门是城内居民进出城的主要通道。门区内有瓮城,南北宽33.3米,东西长24.5米。西门是在近年来的保护维修工程中被发现的,门临陡崖,地势十分险峻。门道宽1.7米,距河底16.8米,残留较多垒石,设防严密,显示出较强的军事性。

贯穿南北的一条中心大道把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区南部为大型民居区,北部为小型民居区,中部为官署区。西区除大部分民居外,还分布有许多手工作坊。大道北端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寺院,以它为中心构成北部寺院区。城中大道两旁皆是高厚的街墙,临街不设门窗。纵横相连的街巷把36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分割为若干小区,颇似古代中原城市的坊、曲。台地北部是一片古墓区。台地西侧的沟壑中也有一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约1000米的巨大古墓区,墓区上方的崖体上,还有上千座崖墓和一处千佛洞。1994年6月,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古墓区发掘出了两座古代车师墓葬,其规模之大、殉马之多在新疆实属首例

面对这些莽莽丛丛的残墙断壁,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王朝要把王都建在一处悬崖四围、寸草不生的台地上呢?

交河兴衰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公元前后,丝绸之路连接着东西方两大显赫帝国—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汉武帝泱泱治国方略在西域受阻,交战对手不是当时西域的诸多小国,而是与汉王朝北边相邻的一支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的匈奴掠夺欲望特别强烈,他们把西域看作是自己的粮草基地和侵扰中原汉王朝的军事补给点。汉王朝为了保障东西方大道的通畅,匈奴为了掠夺粮草牛羊,双方都将西域视为必争之地。汉王朝经河西走廊、西出阳关、过楼兰后的丝路第一站便是交河,而要深入塔里木盆地,匈奴侵占的第一站也是交河

城外两雄相争,城内又怎样呢?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似乎最能说明当时车师王族的生存心态。吐鲁番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对于习惯了草原生活的匈奴人来说,很难适应。他们攻下交河城后,并不自立为王,只是把车师王国作为匈奴的从属国,每年秋天来收获一次。匈奴退去后,车师王族继续当交河的王。汉王朝一旦西征,大军到达交河,车师王族视汉军兵力大小或战或降,但即使战败也依然是王,汉朝封的王。

自汉武帝命张骞通西域后,历经三朝近1个世纪的持续努力,交河才成为汉王朝稳固控制的屯田之地。其中,自前108年到前60年的短短48年间,弹丸之地的交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拉锯战。前108年,车师王甘为匈奴耳目,破坏汉通西域的大计。其后,车师降汉,并派人随汉使至长安拜见武帝。前68年,汉宣帝命郑吉率领雄兵西出阳关,先屯田渠犁,秋熟后攻打当时已为匈奴所制的车师。车师再度降汉。郑吉在交河打退了数千匈奴兵无数次的进攻,匈奴兵每日在城下叫嚣:“单于必争此地,汉军不可在此屯田。”

从前68年至前62年长达7年的时间里,交河城在郑吉的指挥下渡过了它作为一座军事城堡最为辉煌和惨烈的时期。前60年,匈奴右部日逐王投降汉朝,交河战役最终以汉王朝的胜利而告终。郑吉这位来自汉宣帝身边的一个小小的侍郎官,也因此封田千户,授官挂印,成为西域都护第一人,全面统治西域,揭开了新疆历史上新的一页。14年后,汉代屯田中心由轮台迁往交河。交河成为西域屯田的最高首脑机关—戊己校尉府。汉武帝沟通东西方梦想始于张骞凿空之行,成于郑吉拓疆大业。而作为连接东西方的丝绸古道重镇,交河故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由此确立。

汉王朝西域都护府设立后,中央王朝统治了西域,给交河带来了巨大发展。首先是城中有了水。交河城位于四周30米高的台地上,虽有两条河流分绕城下,但是城内居民取水十分不便。尤其在战争时期,一旦被强敌围困,交河城就会因无水而败亡,因此在交河城内凿井就成为交河城兴旺发达、居民繁衍生息的重要条件。汉人给交河带来了中原凿井术。尽管井需凿30余米深才能见到水,但却完全改变了交河的命运。台地上开始大量住人,交河由此蓬勃发展起来。

450年,交河城最早的统治者车师王族受到沮渠氏的攻打,车师国王的儿子车歇空守孤城,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最终降下了车师王族长达600年统治的王旗。之后,崇信佛教的沮渠氏占据了交河,交河进入高昌国时期。而这时,交河城也迎来了它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建。这是一次通向佛国的改建。公元6世纪以后的交河城已不再是吐鲁番的王权中心,其王城迁到了高昌。盛世大唐的浩浩英气以包容一切的气势,与域外来风在交河上空汇流融合,从世俗生活到文化习俗,从精神方式到宗教信仰无所不至。

此次改建经历了高昌国和唐西州两个时代。同样崇佛,其文化内涵却稍有不同。沮渠氏、阚氏、麴氏家族先后建立的高昌王国紧密依托北方游牧民族,从直接来源于西方印度的佛学教义中汲取营养。而盛世大唐统治西域之后,则是一场大规模的佛教回潮,佛教东渐后经由当时的大唐滂沱吞吐又传回西域,落户交河。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使两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脚步。

交河故城作为吐鲁番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在其兴衰荣辱的1600多年历史中,发生过许多动人心魄、震撼历史的事件。但这些人事烟云在历史的风雨中早已消散,留给今天人们的只是满目颓垣残壁和零落的寺院,难以觅见那曾有的英雄光辉。如果说,交河是中国历史浩瀚长卷的一页,那么,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时,最能感受到的则是当时交河居民搏动的血脉和绵长的情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