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迟满足

 立志德美 2023-05-21 发布于上海

延迟满足这个词听起来,好像要先忍受一段漫长的渴望和痛苦,然后才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就会更强烈。就如同一个人饿了三天,吃什么都觉得是山珍海味,太满足了。延迟满足对人的刺激更强,因为这种强烈的刺激,是建立在漫长的压抑之下,形成了强烈对比的结果。

梅花香自苦寒来,比起阳春三月百花绽放,似乎更具深意。它代表着一种在磨难中傲然自立的精神,在长期压抑中最后得到释放的痛快。如同风暴来临前的寂静,有一种虎嗅蔷薇般的巨大反差美。

因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一生中有太多的心酸和不幸,一件事情即使最后能成功,也要经历千难万险。所以我们赞美坚韧不拔,赞美克制容忍,赞美能延迟满足。和梅花一样先经历一番漫长彻骨的寒冷,然后再绽放。这样的人抗击打,抗痛苦的能力更强。

小时候家里穷,平时没有水果吃,过年的时候,就会有苹果。那一年过完年,我把最后的一个苹果珍藏起来,因为吃完了就没有了。我每天都拿出来闻一闻,很想吃,但是要忍住,一直等到苹果失水表皮发皱的时候,才开始吃。一口咬下去,从嘴里甜到心里,但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味的苹果,再也不会有那种味道了。这可能就是长期压抑之后得到满足的极致心理。

这种心理真的好吗?实际上带给人一种自卑感,因为你想要的东西总是没有,你会更渴望。在往后的人生中,你会用尽一生去追逐自己内心缺失的东西,因为那种强烈的渴望给你打下了思想钢印。但世间之事往往如此,你越用力去追逐,你越是得不到,因为你的心态和动作都会变形。你没有那种缺失感,是一种很放松的心态,你会更容易得到。就如同越是缺爱的人,为了得到别人的爱就会越卑微,更容易被人无情践踏。

现在的小孩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物质匮乏了,但家长会刻意制造延迟满足。比如孩子想买个玩具,有时候家长不会马上买,觉得太轻易满足他,小孩不会珍惜。要先压抑小孩一段时间,比如下次考试打了100分,就给你买,或者下个节日给你买,或者要完成一个任务再买给你作为奖励。觉得这样可以锻炼小孩的意志力或克制能力,但是有效吗?我觉得小孩对这个东西会更加渴望,因为得不到,他每天都会心心念念,时间越久,在内心里打下渴望的烙印就越深。他现在的延迟满足,是因为大人的压制,并非他自己的自制力。一旦他自己有这个能力,他会报复性的马上满足自己。

如果小孩很想要某个东西,你就把它作为学习成绩的奖励,那么学习就成为了一场痛苦的交易。实际上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就是一场巨大的延迟满足。从幼儿园就开始军备竞赛了,在长期的压抑中完成学业,最后能考个好学校,能有好工作。导致什么结果呢?就是大家非常反感学习这个事情,一旦走出学校,再也不想看书学习了,因为太痛苦了,压抑的太久了。关键最后工作也不是自己喜欢的,为了生活继续压抑一辈子,盼望着梅花香自苦寒来......

其实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建立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这样的人,没有压抑,因为他每次学习,学到新的东西,都很满足。任何领域最后达到很高造诣的人,肯定是终生在探索学习的人,而且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但这种方式不具有普遍性,太个性化。而社会的教育体系可以普遍化,把每个人往同样的框框里面套。这样可能会抹杀部分天才,但是对于整体来说可能是效益最好的。还有部分天才,最后不会被其抹杀,他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领域,发挥出自己的才华。

压制你去学习,并不能提高你的学习兴趣,只会让你更讨厌学习。压制你去延迟满足,也无法提高你的自控力,只会让你更渴望,内心更加躁动不安。

我以前觉得坚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慢慢的我不太喜欢这种感觉。坚持是长期压抑自己以追求最后的释放,就好像我痛苦地坚持看书是为了老年成为一个大学者一样,即使我自控力很强,能坚持一辈子,又有何意义?我经常看书是因为我喜欢看,我如果不喜欢看书,我没必要坚持。我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干自己擅长的领域,根本不存在坚持。

我以前觉得与人相处,要学会容忍,其实容忍和坚持一样,也是一种压抑,你即使很能忍,自己也会很难受,难道要压抑自己一辈子?这并非说和人相处要释放自己,而是我慢慢对人性的理解深了一些,就有了更轻松的做法。

比如以前我家里很穷,父亲也去世了,遭受了很多人的冷眼,包括很多亲戚。那时候我总想证明自己,甚至报复这些人。现在我完全没有这个想法,我和这些人玩的很好,经常一起吃饭扯淡,能帮忙我也帮忙。并非我容忍度提高了,而是我觉得人就是这样,你好的时候他对你好,你不好的时候他各种打击你。就好像股票,跌了各种鬼故事,涨了就出各种利好。人和事都有两面,其实他还是他,并非他打击过我,就是坏人,他是一个很正常的人。你要找一个都是正面的人,那不存在,那样的人不正常。可能今晚一个网友看我的文章,大骂我是傻逼,各种讥讽我,但是他白天在外面就做了一件大好事呢?都很正常,没必要非黑即白。

我以前看到关系很好的人,有某个很大的缺点,甚至会致命,我就总想改变他。比如我有个大舅喜欢喝酒,但是他有高血压,搞不好哪一天就挂了,但他还是要喝。我以前就劝他,他很不开心。后来我不劝了,其实我说的那些道理他家里人都说了几百遍了,他自己不明白吗?能改他早改了。你如果总想改变一个人,那除了失败和痛苦,不会有任何效果。其实人都有毛病,就好像人都有两面,我自己身上就有很多毛病,我能都改变吗?不能,推己及人。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哪怕他选择死,不是见死不救,而是没用,有用当然要救了。人就是这样,只有自己想要改变,并向你寻求建议,或者他需要帮助时,你才出口或出手,这种情况就有作用,否则都是反作用。

这无关容忍,无关豁达,无关心胸,人性就是如此,和化石一样古老的规律,我们只能按规律行事。并不需要去容忍什么,根本没必要。反而你不这么做,在人际关系中,你就会一直很痛苦。

真正的延迟满足,也是如此,并不需要压抑自己。反而总是压抑自己的人,内心对满足就越渴望,越急迫。因为现在社会压抑的人太多,所以大家都很浮躁,都想马上得到结果,满足内心长期的各种渴望,只不过越是如此,越难得到。真正有耐心,有定力做事情的人极少,而成功往往就是这样的人。

一般的人无法做到延迟满足,哪怕他们从小受过无数的训练,要做一个“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人。但这种训练更多的是通过压抑,反而加重了他们渴望的心理。就如同真正坚持的人不需要坚持,真正延迟满足的人,他们没有那么多压抑,内心本来就是满足的,并且对未来胸有成竹,因此总能不徐不疾,从容自若的做人做事。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冰雪苦寒,都是四季常态,每一天都是好日子,都在默默生长,都在悄悄绽放。

2023.5.21 梁孝永康写于长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