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兴:有个寒证误用寒药的例子很有启发意义

 经方人生 2023-05-21 发布于四川

有个寒证误用寒药的例子就很有启发意义

        一个二十岁的青春女子,经期第一天感受风寒,先是小腹胀痛,月经滴沥不畅,继而凛凛恶寒,蒸蒸发热,自测体温,39℃多。赶忙去西医院看急诊,这是现代绝大多数急重症患者的第一选择。经查白细胞总数在上限临界点附近,医生给予抗感染和解痉止痛治疗一周,热退、腹痛稍减,但改善不大,恶寒、月经滴沥依旧,更增纳呆厌食、大便秘结如羊屎等症。西医给予乳果糖、开塞露等通便措施,仍收效甚微。患者自觉痛苦难熬,于是转求中医治疗。
        第一位接诊中医专家认为月经淋漓是本案的矛盾焦点,导致月经淋漓的病机是下焦瘀血阻闭所致,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便结稍缓解,经量也略有增加,经色紫黯。但厌食纳呆加重,而且新增脘痛恶心。于是改投另一位中医名家治疗。
        第二位接诊专家也把问题焦点聚集在月经不调上,认为核心病机是气血亏虚,用八珍汤进行治疗,脘痛恶心加重,月经仍滴沥不尽,小腹胀满不适,于是在朋友相伴下前来求诊。
        问诊得知两周前因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穿短袖薄裙和朋友一起去三道堰郊游,初不觉冷,后在河边茶园喝茶聊天时才觉得有些凉意,当时正是月经第一天。
        傍晚回家途中,自觉头晕,偶尔隐隐掣痛,胃中有欲吐不吐的不适感,以为是晕车引起的,回家休息一下可能就会好转。回到家中,卧床覆被休息,谁知越躺越不舒服,到晚上八点左右,喷嚏不断,清涕涟涟,自觉冷得发抖。一测体温39℃以上,全家惊惶,于是便有了前面的治疗过程。
       问诊还了解到,在治疗的全过程中都没有出过一次透汗,只是偶尔活动时有微似汗出的感觉。
        观其形体略瘦,面色略青灰,虽是阳春三月下旬,但衣着仍较厚,上穿防寒厚绒衣,下穿厚牛仔裤,还内套春秋裤。舌淡黯、苔白厚。切诊肌肤干爽不润,脉沉紧。
        证属寒湿郁表,里阳困顿。于是用桂麻各半汤合理中汤去酸敛的芍药和滋填的大枣、甘草,加暖肝温中化浊行气的吴茱萸、砂仁、白蔻、藿香、重用桂枝、生姜、吴茱萸、藿香,嘱服三剂。忌油腻,忌生冷。
        二诊时患者告知,前方服一剂汗出便通。便通后还腹泻一次。二剂尽而经畅行,排出血甚多,小腹不适感消除。三剂后各种症状消失,自觉已愈,但心有余悸,特来求善后方药。
        查验面色已转明润,舌质红活,白苔已尽,六脉和缓,就给她开了一瓶补中益气丸,一瓶藿香正气丸成品中药,嘱其每天早饭后各嚼服二分之一成人量,午饭后各嚼服四分之一成人量,连续服一周,并叮嘱其在春季这样的乍暖还寒季节,不能过早贪凉求爽,而应适当保暖。

        从这个病例中可以得出这样几点启示:
        一是误治不如不治。这个病例病因清晰,就是穿少了,受凉引起的,回去喝碗姜汤,盖床厚点的被子,蒙头睡一觉都能好。不至于反复折腾,受苦受罪。
        在今天这种医疗条件很好的时代,高热病症做个血常规检查也是必要的,如果血象高,用点抗生素也是合理选择。血象并没有明显超标,用抗菌消炎西药的依据可能就不那么充分了。一上手就是抗生素,这治疗的第一步,正确性就得打问号。
        二是辨证不准,疗效难期,辨证正确,疗效可靠。第一位专家以月经滴沥不尽而又舌黯为依据,断为瘀血闭阻,治疗时见血不止血,还敢通因通用,活血化瘀,看似历练深厚,但却置苔白厚于不顾,沉寒积湿未去而浪用破散,反而自毁长城,引邪深入。实则一叶障目,认识偏盲,还胆大妄为!
        第二位专家从气血不足入手论治,看似与患者形体略瘦、面色青灰、舌淡等特点相吻合,但却不深求脉沉紧未解,更兼舌淡黯,苔白厚未除的所以然之理,就捕风捉影,主观臆断,认假为真,误用补益,闭门留寇!
        中医一破一补,两次误诊误治,令人深感遗憾!

宋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