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类笔记软件的变革性创新:模块化笔记、双链接笔记、可视化笔记

 勇敢的芯2 2023-05-21 发布于湖南

市面上的生产力工具越来越多,仅我调研使用的笔记类生产力工具就有67个,还有很多停留在测试阶段,没有发布出来。笔记软件见得多了,就会发现很多软件功能创新上很相似。也有软件做出来颠覆性创新,基于创新点,我将笔记软件分为三类:模块化笔记、双链接笔记和可视化笔记

图片

Part A:模块化笔记

第一类是模块化笔记,特点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一个「模块」,不同的模块可以在一个页面上进行自由组合,代表软件为Notion。

图片

Notion是第一款提出「模块」(Block)概念的笔记软件,在它的设计理念里每一个笔记都是一个模块,是一个block,模块可以承载多种类型的信息(文字、图片外,还可以嵌入网页、视频或第三方工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组合成需要的场景。其中表格是它的一个亮点,组成了database,notion的database可以对同一份数据,进行多视图的查看。

we are blending much of your workflow into an all-in-one workspace. Want a task list? A product roadmap? A design repository? They are now all in one place. You can even customize your own workspace from dozens of LEGO-style building blocks.
Notion官网

Notion是2018年火起来的,在18年之前笔记软件比较火的是Evernote和Onenote这种类纸质笔记延伸的Work类数字笔记,那么Notion是如何颠覆性得设计出这种模块化笔记的呢?

深入挖掘了Notion的故事之后发现了有趣的两点:

1、借鉴历史:Notion创业在2013年,虽然失败了,是2016年重新开始的。他的设计理念没有从当时的笔记软件开始构思,而借鉴了历史,回到了完全没有数字笔记的时代,借鉴了几位互联网先锋的观点,那时候的人想法非常的纯粹也极具启发。做变革性的创意,首先要跳出所处时间内的条条框框,回到那段黄金时代,没有个人电脑,没有那个多软件,也有没有那么多的思维限制。

2、跨界创新:Notion的创始人有艺术背景,还有帮助朋友制作网页的经历。网页制作除去代码的部分,它的呈现就是把不同的模块在一个网页里进行排版。现在还有很多no code的网页制作工具,使用起来和notion感觉很像。notion的设计借鉴了网页设计的使用习惯,而且现在notion还保留了封头和发布的功能,也是可以直接当个人博客使用的。

Part B:双链接笔记

第二类是双链接笔记:利用语法完成信息的双向链接,并生成关系图谱。双链接笔记的主要代表有Roamresearch和obsidian。

双链接笔记更符合大脑的思维方式,RoamResearch的变革性创新在于它深入研究了笔记工具之后,从原来的「记忆存储」发展到「network thought」

图片

RoamResearch用「关系图谱」来展示信息之间的关系,制定了新的语法,用[[来代表「双链接」。这种完全颠覆以往记笔记习惯的工具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是三年建成的。

从17年开始,Roamresearch创始人开始在YouTube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到2019.08,很多大博主开始推荐,RoamResearch爆火。测试期就有很多用户,然后就直接收费了。

双链接笔记改变了信息管理的方式,相比自上而下的层级化管理(一个文件夹嵌套一个文件夹),双链接形成的关系图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节点式管理。每一张笔记就是一个节点,随着双链接的增多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图谱。

RoamResearch花来3年让大家接受了「双链接笔记」,但是变革性创意不太容易守住,RoamResearch是2019.08爆火的,2020年疫情出现,Obsidian的创始团队开始构思,3月31在discord发布了测试版本,4月推出自己的官网,那时候官网slogan还是“记下比你更长寿的笔记”(Take great notes that outlive you.),5月官网slogan变成了“第二大脑”(The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到了9月已经有用户开始教授,如何用Obsidian进行PKM,官网示例图也换成了LYT,这时候Obsidian已经爆火了,整个历程不到一年。现在Obsidian还是一款发展势头很好的笔记软件,是我做PKM的主要软件。

Part C:可视化笔记

第三类是可视化笔记:将「无限白板」概念引入笔记,线性的书写变成非线性的构思,便于思考创作,笔记代表为heptabase和scrital。

图片

可视化笔记有两个分类,一类是带画笔的,主要面向的是处理图形,或者以图形工作为主的,比较有名的是Miro和Muse。第二类是不带画笔的,主要面向的是处理文字的用户,代表为heptabase和scrital。

这两类虽然都是可视化笔记,但是人群从使用word和使用作图工具,已经越走越远,完全是两个行业的人群了。

不带画笔的可视化笔记的创新在于跨界,去借鉴图形处理的工具。主要处理文字的人群很多是不会画图,也不需要画图的,heptabase和scrital 他们不带画笔功能,信息存储是一个个小卡片,存储空间是一块白板,信息可以用双链接组合起来。这类可视化笔记主要用于信息的可视化陈列,看到Big Picture。这种笔记在2022年开始持续火热。obsidian也推出了canvas插件,直接与数据库联通,对于双链接白板工具算是一个补充。

图片

为什么变革性创新很难?

Andy的《如何开发变革性工具》中提到,创意是一种公共财产,它们最初的开发成本通常很高,但其他人很容易复制和改进它们,搭上初始投资的便车。很多公司去申请专利,有时候是为了防卫。

Many tools for thought are public goods. They often cost a lot to develop initially, but it’s easy for others to duplicate and improve on them, free riding on the initial investment.
《How can we develop transformative tools for thought?》

创新一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这种变革性的创意更值得尊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