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小说】树莓红了(二)

 平型关杂志 2023-05-22 发布于山西






树 莓 红 了

(二)

一个驻村第一书记的扶贫日记摘录

韩全虎

二0一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星期六 多云 
俗话说,两个女人一面锣,三个女人一台戏。昨天晚上,我和韩风就啦嗒了半夜,从闺蜜私事谈到工作情况;从本职工作谈到下乡扶贫;从红花沟村的现状谈到红花沟村的历史;从几茬扶贫干部谈到当下情况,直到十二点多,她说要回家,我怕她夜深人静不安全,硬把她留下,俩人在一张床上挤着,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地估能了几个钟头。从韩风的讲述中,我了解了红花沟村的基本情况。全村一百五十多户,在人口近五百人,大部分青壮年在外打工,村里留守的基本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全村二千多亩土地除了一百多亩沟坝地可以上水,其余都是旱地和坡地,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遇上大旱年份,群众的温饱问题也难以解决
改革开放前,村集体和群众的经济收入仅靠一个一百多亩的果园支撑,每户每年分上几百斤桃、杏、梨、苹果等各种水果,除了自家吃一点和送亲友一点,大部分卖了,足够一家人一年的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度。改革开放后,果树按株数分给个户,管理跟不上,加之红花沟的泉水断流,不能浇水,水果产量逐年减少,质量渐差,有的果树甚至枯死。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每年都要来几个扶贫干部,但也只是逢年过节的来看望慰问一下,送一些白面、大米、葫油等食品,填几张表格了事。一说到上项目,办产业就都犯了愁怅,认为自然条件不好,引不来资金,上不了项目,失去了信心,只好作罢。交谈时,韩风多次问我在市里什么单位工作,单位有钱没钱等问题。从她的问话中我隐隐感到,她是多么希望扶贫的干部能给村里带来一笔可观的资金。
我和她说起我进村时在村口大榆树下遇到的那两个叫老二和小算盘的年轻人的情况时,韩风笑着说:“你的命真好,还没进村就遇见那两个人了。”
我没有听懂她的话,不解地问道:“什么,我的命好?”
韩风见我没理解了她的话,便正儿八经地说道:“那个叫老二的外号叫二挠头,和小算盘一样,是村里两个刺儿头,人倒精明,能说会道,能打会算,但就是游手好闲,好挑刺儿,思思谋谋想占便宜。不少村干部和扶贫干部都对他们头疼,你也得小心啊。”
“他们是不是贫困户?”我问。
“不是,就因为这,他们对评定贫困户很有意见,经常说一些风凉话。”韩风认真地说。
从和韩风的交谈中我觉得红花沟村过去的扶贫工作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大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当前的扶贫政策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村干部对扶贫政策认识不足,掌握不力,只想躺在国家的怀里,要钱要物要优惠,主动性、积极性不大。 我也深深感到,这次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面对的困难很大,自己必须严格按照上级政策,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实干上出成效。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让红花沟村真正脱贫,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0一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星期三  晴
将近一个星期,我和工作队成员在村干部的配合下,走访了全村的贫困户,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贫困户识别不精准,资料不健全。有几户贫困户没有评上,而个别的干部亲属和难说话爱找茬儿的人家却赫然在。根据这一情况,经和村党支部研究决定,要尽快展开党的扶贫政策的宣传,让群众真正理解掌握党的扶贫政策,在此基础上按程序进行贫困户的甄别工作。
今天天气晴朗,初春的太阳把大地照的暖气融融。昨天和韩风约好,今天去红花沟村的果园里调查一下果树枯萎、退化的原因。
果园在村西二里地左右的一片平坦土地上,远远望去,树木虽然密密麻麻,但已没有了那种茂盛、葳蕤的气势,一片萧条衰败的样子。
到了果园边上,有六七个人聚集在那里,正在议论着什么。有眼尖的看见我们过去,做了一个停止议论的动作,议论声虽然停止了,但大家都向我投来了疑虑的不信任的目光,有的脸上流露出不自在的神色,有的则是一股满不在乎的样子。
韩风先我一步走近人群,指着我介绍说:“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上级派驻咱村的第一书记纪效民纪书记,大家欢迎!”几声零零落落的掌声之后,韩风又对我说,“纪书记,我给你把这几个人介绍一下。”说完,指着站在前边的两个年轻人说,“这个……”
没等韩风说完,我接过她的话茬儿说:“他们两个不用介绍,我认识。”
韩风好像想起什么,“噢”了一声说:“你看我都忘了,你给我说过的。”
我指着那两个年轻人说:“我刚进村时在村口的大榆树下见过你们,只是不知尊姓大名。”
这时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女人抢过话头说:“纪书记,他们两个可是咱红花沟村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个叫二挠头,一个叫小算盘。”
韩风瞪了那个女人一眼说:“秀莲,不要叫人家外号。”
二挠头全然不领韩风怕他不好意思的庇护,倒是大大咧咧地说:“纪书记,二挠头虽然是个外号,但人们叫多了,我也习惯了,只要你能给咱闹一个贫困户指标,你就尽管叫我二挠头好了。”
那个叫小算盘的也接着说:“是呀,纪书记,以前评贫困户都没有我和老二的份,这次你说啥也得帮衬帮衬,给我们闹上一个,咱也沾沾这扶贫政策的光。”
二挠头和小算盘的话虽然难听,但也流露出他们对扶贫工作的一些意见,我便心平气和地说:“行,只要你们够条件,一定给你们闹个贫困户。现在咱们就要进行精准识别工作,主要程序是个人申请,群众评议,两委研究,张榜公布,上级批准。该刷下来的刷下来,该评上去的评上去,决不走后门,决不循私情。”
秀莲等我说完,开玩笑地说:“二挠头、小算盘,我看你俩评个贫困户还不是心思,最好让上级给你们一人分配一个充气娃娃当媳妇才好。”
“哈,哈,哈。” 一阵笑声震飞了在果园里觅食的飞鸟。
韩风大声说:“大家不要开玩笑了,纪书记今天来是了解果园的情况,大家说一下吧。”


一听说了解果园的情况,大家便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这个果园三十多年前可好了,枝繁叶茂,花鲜果香,那可是村集体和全村人的银行;有的说那时候我们村里的果子可吃香走红了,周围各村和县城,甚至市里的人都来这里买果子,一到开园时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有的说自从这几年山上开矿,红花沟的泉水断流,这果园的树就蔫不拉几,开得花稀稀拉拉,结得果子麻麻豆豆,又涩又酸,不要说卖钱,就是白给,人家也不要。
待大家说的差不多时,韩风又带我走进果园。但见偌大的果园里有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等,但都显得干枯苍老,有的树枝七零八落,垂落下来;有的树皮干裂,露出了白花花的树木,地上杂草丛生,枯枝败叶随处可见,看起来已有好多年没有修剪清理了。
从果园出来,我们又向南面的红花沟走去。在沟里,韩风说:“我们这里是先有红花沟,后有红花沟村。以前沟里的景色可美了,各种树木遮天蔽日,山桃山杏李子核桃举手可摘,满坡的枸杞、酸枣、油瓶、刺梨更是庄户人采集野果的绝好去处。这里的野生动物也很多,什么野兔,犵狑、野鸡、半翅随处可见,特别是几处常年不断的泉水又甜又凉,是我们村里人解暑降温,却邪去病的绝佳饮料。
我和韩风边走边看,这里虽然没有韩风所描绘的昔日风采,但那美丽动人的骨架依然存在,只要加以开发,绝对是城里人旅游度假的首选之地。
时近中午,我和韩风意犹未尽地离开了红花沟。(待续)





超过5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

+

平  型  关

微信号|sxfspx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