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两个实力相当的人,却因为一个选择决定胜负

 liuhuirong 2023-05-22 发布于湖北

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中,到最后最有实力的也就三家,一个朱元璋,一个陈友谅,一个张士诚。如果有两家结盟,就不会出现第三家独大的局面,在最后的决战中,而他们两家都想拉拢张士诚消灭另一家,而张士诚选择利益却坐山观虎斗,看着朱元璋和陈友谅他们火拼,但结果却什么也没得到的,最后还是被朱元璋给灭了。从三个人的选择可以看出,选择的重要性有多重要。

陈友谅和张士诚到底输在什么地方呢?

陈友谅的发家致富史,说起来和张士诚,朱元璋都有本质的区别,每个人的选择都是独一无二的,陈友谅这个还真是别具一格!

陈友谅,一个世代打鱼出身的人,在元末这个社会黑暗的时代为了生活投靠了红巾军首领徐寿辉的大将倪文俊,只是当了一个小小的簿书掾,因为军功才升为元帅的。从这里说明,陈友谅还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是后面这一件事却对陈友谅有了不一样的影响,陈友谅投靠的倪文俊想要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红巾军的首领,但结果没有成功,但是这件事却成为了陈友谅发家致富的第一步,对于来投奔自己的倪文俊展开了屠杀并吞并了他的军队,使陈友谅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陈友谅拥有了强硬的军事实力以后开始向南进攻,一路势如破竹,把整个江西囊括在自己口袋,到了1358年,整个长江以南也就只有陈友谅的军事实力最强,就连张士诚都不能与之匹敌,朱元璋此时的势力也是弱于陈友谅的。军事实力大涨的陈友谅开始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他的大领导徐寿辉,不是一个足以领导众多军士的人物,陈友谅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以欺骗的手段歼灭了徐寿辉,让自己的实力变得空前的强大,也正是于此时骄狂的陈友谅建汉称帝,先选择了享受与名利。

从上面的一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陈友谅的崛起,是靠着不断的整合自己领导的力量,虽然他的领导不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人物,但是,陈友谅这种靠着杀戮自己领导上位的做法却是与道义相违背的,这也是陈友谅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上位,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领导大军,是极其重要的,陈友谅对比朱元璋就失败在这个上面。

而张士诚和陈友谅朱元璋又有一点不同,张士诚是靠着自己一点一滴积累的实力(具体见7月26号发布的文章《元末:牵制元朝百万大军的人并非红巾军首领,而是一个贩盐的苦力》),其中虽然是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是军事实力的形成却是靠着正规手段取得的,和陈友谅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张士诚输就输在了见利忘义,头脑简单!张士诚的选择就是利益,也因此成为了朱元璋手下的败将。

相比着陈友谅和张士诚,朱元璋的选择就相对更好了,虽然朱元璋在自己实力不如陈友谅的时候,用的是自己沉着冷静的头脑,用的是自己身边文臣武将的共同效力!但朱元璋从头到尾用的都是一种极为正确的选择,在濠州郭子兴与孙德崖产生内讧的时候,朱元璋选择离开自己组建一支队伍,这是做大事人该有的选择;在面对元军强大,红巾军弱小的时候,朱元璋选择的是隐忍,不惜上表"乞和",以求保存实力;面对陈友谅大军围攻的时候,朱元璋选择的是沉着冷静应对。不管朱元璋面对什么样的选择,他都能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就是这一个正确的选择才决定了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的胜负。

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选择大于努力,一点也不假。不知道你认同这样说法吗?你自己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黎顾百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