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JB5000B的评价方法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东北十三少 2023-05-22 发布于四川

GJB5000B与GJB5000A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践域评价数量增加、工程类实践域下沉……同时,评价时对每个实践的打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表1 GJB5000B和GJB5000A评价分值的变化

实践评价结果FLPN
GJB5000A8640
GJB5000B10075500

GJB5000A评价时的分值是参考了CMMI的SCAMBY计分方法,满足标准要求的最高分值是8分,而GJB5000B则改成了100分;GJB5000A每个实践域的分值不应低于6分,GJB5000B每个实践域的分值不应低于75分。

虽然GJB5000B和GJB5000A对实践/实践域打分的分值发生了变化,但是,换汤不换药,这种打分方式依然是针对每个实践进行打分的,对于一些不了解实施GJB5000B的精髓的评价员来说,很容易误导他们严格按照GJB5000B标准中每条实践下面的活动实例、工作产品实例来给实施GJB5000B的组织进行打分,而这与标准的要求是不符的。

标准中明确说明“实践域目的描述该实践域的行为目标和价值,是必需的部件;实践域的等级目标是该实践域等级实施的预期结果,指明活动的方向,是必需的部件”,而活动实例、工作产品实例只是解释性部件而已。

标准之所以这样要求,就是鼓励实施GJB5000B能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出适合自己的活动/工作产品/实践,只要满足“目的”和“等级目标”即可。

而现有的评价方法,对于有经验的、资深的评价员来说,还能够抱着鼓励创新的态度,支持被评单位使用替代实践来完成实践域的目的/目标,而那些缺乏经验的评价员却会囿于打分方式和标准要求对被评单位进行考核,这样不利于GJB5000B的创新和推广,使得GJB5000B走向僵化;而实施GJB5000B的单位也会因为不敢创新,直接使用标准中要求的活动实例,结果导致在本单位推行不下去,GJB5000体系成为了两张皮。

而在这方面,CMMI评估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CMMI评估不要求覆盖所有实践域,评估师可以修改模型,CMMI研究院鼓励评估师提交优秀的替代实践,并且视情况可以将替代实践纳入模型的下个版本中,这些举措都有利于CMMI的推广和CMMI的持续改进。

所以,GJB5000B的评价方法是不是该改一改呢?

GJB5000B评价方法首先要改动的是评价思想。整个评价组,特别是评价组长都应该以实践域目的和等级目标是否实现为考核的重点,对于每个实践的评价不限于标准所给出的活动/工作产品,鼓励使用替代实践。

评价组应收集优秀的实践提交给评价机构,为下次GJB5000B修订做准备。

更进一步,评价工具不再针对实践打分,直接对实践域的目的和等级目标打分,避免误导。

大家以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