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粮仓文化|浴火重生的老北关“县仓”

 颍州西湖会老堂 2023-05-22 发布于安徽

阜阳“县仓”位于北城(子城)大察院街中段北侧。此仓在民国以前称为“东常平仓”(相对于西常平仓而言),民国时改称“县仓”,民间习呼为“老仓”。

  所谓“常平仓”,简言之,就是国家在各地设立仓库,丰收之年粮价较低,国家便以比市场价格高的价钱收购粮食,存入仓库;歉收之年粮价较高,国家便低价卖出粮食,平抑粮价,避免“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除了正常的农业丰歉外,常平仓制度还能保证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国家开仓放粮,无偿救济灾民。这一稳定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的重要制度,为历朝历代所沿用。

   东常平仓所在地域,其历史较为悠久,底蕴甚为厚重。明洪武二年(1369),此处为颍州卫指挥佥事李胜所创建的“巡按御史行台”。各州县皆按规制建有“御史行台”衙署,为朝廷监察院派遣御史巡按四方时的驻节之所。颍州城内的这处“巡按御史行台”建筑,森严肃穆,不侈而气,院内有“古柏数株,大可数尺,高可数寻,挺然成列。”树上栖居的鸟雀很多,有的整天在树梢喧闹跳跃,有的准时早出晚归。这种情景却有些像汉代御史台(乌台)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的味道。明成化初年,随着南城(罗城)建设的逐步完善,颍州政治文化中心也开始南移,明成化十一年(1475),知州张梦辅将北关的巡按御史行台迁建于南城大东门内街北,简称“南察院”。它与河南提刑按察司颍州按察分司(兵备道署)、儒学(文庙)为邻。而北城的“巡按御史行台”旧居,则安排给了颍州同知刘节,用来办公和居住。

   同知刘节,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平素喜欢古树,为保护旧行台院内沧桑挺拔的古柏树群和其它树木花卉,他将旧居命名为颇具诗意的“爱木堂”,并为此写下了阜阳历代旧志中独一无二的散文《爱木堂记》。刘节有感于柏树抗寒傲雪、坚韧挺拔,宁折不弯的品质和精神,留下了赞美阜阳人民“质而不华,直而不绞”的民风名句。同知刘节夙夜在公,在这个院子的“爱木堂”里,“遍阅载籍,稽诸遗老,参以旧闻,重加修辑,”纂修了明代以来的首部《颍州志》,即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正德颍州志》。刘节长期主持颍州全面工作,殉职于任,这是一代贤守刘节,留给阜阳人民的最为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

   明成化二十一年(1473),颍州同知刘节因病逝世。后来“爱木堂”为驻守颍州的军事机构 “颍川卫”首领王指挥,改建为自己的私宅。因涉及一起重大案件,“废官某法当死,其子任指挥也,为父请于朝,”颍州按察分司佥事苏志皋“并论指挥不法”,一并弹劾查处,其私宅由官府没收。

   明隆庆四年(1570),颍州知州王之士将“王指挥入官宅”改建为“新御史行台。”(习称北察院)明万历三年(1575),知州谢诏,为“新御史行台”增建了“大门、仪门、大堂、东西皂隶房、东西厢房,后堂后小阁院西建臬宪行台、东理刑厅。”

   至此,颍州城内就有了南北两个“察院”,这在清顺治十一年(1654)《城图》、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城图》中均有标识。为何要在南北城各建一个“察院”,有何职能分工,不得而知。由于颍州察院曾两度建筑于北城,所在街巷遂得名“大察院街”“察院街”“北察院胡同”等。  

   到了清乾隆二十年(1755),从《颍州城图》上看,北城“北察院”区域换成了“常平仓”标志。据此推断,阜阳的“东常平仓”,应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之后至清乾隆二十年(1755)这一时段。“东常平仓……内瓦房二十一间。”仓内早年贮藏小麦、秫秫、黄豆等谷物盛多。但到清朝末年,常平仓逐渐衰落,收贮的数量、品种和监管水平都大不如从前。

   民国11年(1922)秋,长期活动在豫、陕、鄂诸省的河南悍匪张庆,因其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高眉深目,颇像外国人,绰号“老洋人”。他率众近万,于11月1日夜攻陷阜阳城,烧杀淫掠两昼夜,掳走县知事陈涤尘,使古老的阜阳古城化为灰烬,东常平仓也变为一处废墟。

   民国21(1932)年,因阜阳南城的西常平仓,北城精忠街的义仓、社仓等已储粮较多,仓房不敷用,遂在被豫匪“老洋人”焚毁的“东常平仓”原址次第建筑仓廒66间,并更名为“县仓”,民间习称“老仓”。时存小麦一千七百二十一市石八斗七升,秫秫五百二十一市石,黄豆一千零六十八市石。

  民国27年(1938)5月22日至24日,日本军机数次对阜阳城区狂轰烂炸,造成人员近千人伤亡,两万多间房屋炸塌烧毁,“县仓”的部分建筑被损毁。面对阜阳沦陷危在旦夕的严峻局势,时任县长吕荫南主张开仓放粮,但有人持反对意见。而吕荫南县长说:“与其让日本鬼子烧毁,不如分给老百姓吃了。”秘书马毓英说:“你一县之长,恐怕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吧。”吕荫南县长斩钉截铁地说:“我承担一切责任。”于是开仓放粮,部分发放给居民,部分运出城外安全地方隐藏。吕荫南,祖籍阜阳茨河铺,书香门庭,性格豪放。既是敢做敢为的一县之长,又是一位兴学育人的教育家,抗战期间曾出任安徽学院教授。

  民国31年(1942),为了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全国一律实行“田赋征实”,即将以往的田赋征收使用货币支付,改为征收稻谷米粮。阜阳县成立了“财政部皖阜阳田赋管理处”,简称“田赋管理处”,驻在“县仓”(即原东常平仓)内办公、储粮,并在1个直属和4个区设立征收办事处,102个乡镇设立征收分处和收纳仓。

财政部,皖阜阳田赋管理处佩章图片

  大敌当前,阜阳人民义无反顾,把种地纳粮当作抗日救国的神圣责任,竭尽所能地奉献了大量粮食和其它物资,为前线抗战提供了有力的后勤支持,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