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书阅读

 王兆善 2023-05-22 发布于云南

根据不同的问题可以对哲学进行分类。如果问题与存在有关,则属于思辨哲学;如果问题与变化有关,则属于自然哲学;如果问题与人类知识的起因和范围有关,则属于哲学中的认识论;如果问题与个人行为中的善恶有关,则是伦理哲学;如果问题与社会发展和群体行为有关,则属于政治哲学。

伟大的哲学家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可以归结为5种形式,不同形式的哲学著作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文章图片1

·对话形式

对话形式是表现哲学思想的古典形式,中国有记录孔子与弟子对话的《论语》,记录朱熹与弟子对话的《朱子语类》,记录王阳明与弟子对话的《传习录》。西方有柏拉图记录苏格拉底与别人对话的《对话录》。因为最初的思想家大多是述而不作的,他们的思想没有形成体系,由弟子根据笔记整理成对话录得以传世。这种对话的形式可以保留原始的思想形态,我们可以追随对话的情景了解一些哲学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如何解决的。对话形式的哲学著作对我们进行哲学思考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论文或散文形式

哲学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出现了论文和散文形式的哲学著作。比如中国老子的《道德经》是以散文诗的形式写就的,此外《孟子》《庄子》《荀子》《列子》也都采用了散文的形式。西方的哲学泰斗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著作都是以论文的形式写成的,比如《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与《诗学》。对话体

的哲学著作是哲人与弟子的对话,论文或散文体的哲学著作则是哲人的内心独白。哲学家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说明这时期的思想家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阅读这类哲学著作,我们要思考哲学家产生其思想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2

·驳论形式

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分化,针对同一个问题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有人信奉有神论,有人坚持无神论,有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有人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质。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会互相辩论,这样就出现了驳论形式的哲学著作。中国南朝齐、梁时的范缜的《神灭论》就是以问答的形式写成的、针

对僧侣权贵的诘难进行辩驳的哲学著作。西方中世纪的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就是先提出问题,呈现错误答案和支持错误答案的论述,然后以权威经文反驳这些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从对立与冲突中让真理呈现出来的。驳论形式的哲学着作体现了辩论与讨论的精神,哲学思想在互相诘难、互相冲突中不断进步。阅读这类哲学著作的时候,不但要明白作者批及的是多为什么不对,而且要了解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系统化形式

西方哲学发展到17世纪出现了系统化趋势。数学家笛卡尔试图用数学组织的方式把哲学整理成一个体系,给哲学披上数学的外衣,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完全成功。继笛卡尔之后,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用严格的数学方式来表现概念、命题和证明,事实证明,这种形式并不利于哲学思想的表达。中国哲学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类似的趋势,宋明理学的开山之祖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易通》,把《易经》中的太极阴阳理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动静观的理论,为宋明理学提供了本体论方面的依据。阅读这类著作则要思考系统形成的过程,比如周敦颐的太极系统是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会贯通。

·格言形式

最后一种哲学著作的形式是格言。顾名思义,它是指哲学家通过简短的格言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这种形式缺乏系统性,而且很多格言所表达的意思不是很明确,因此不如前面4种形式重要。典型的采用格言形式的哲学家是尼采,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就以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一些现代法国哲学家也愿意运用这种方式。格言的形式含蓄隽永,是东方哲人喜欢的表达方式。比如明朝洪应明著的《菜根谭》和清朝王永彬著的《围炉夜话》,都可以算作格言形式的有关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哲学著作。格言形式的著作有很大启发性,让读者从简短的句子中品味到言外之意。作者没有对自己的观点做出解释,只能靠读者领悟格言所传达的信息。对于喜欢诗词的人来说,阅读这类哲学著作是很有意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