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贾松禅《霍去病》第八回——浅谈皇帝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康平平 2023-05-22 发布于陕西


在第八回中,皇帝因为张骞出使西域好几年了,一点儿消息也没有而忧心忡忡,在御书房来回踱步,回想前几天来自云中、代郡、雁门等地关于匈奴问题的紧急军情,更加心急如焚。权衡着战与和的利弊,执政数年的皇上觉得自己身为大汉天子,该早日拿定主意对付这个拥有铁骑弯刀的匈奴!

皇上觉得现在的大汉天朝已经积蓄了足够的经济军事实力,可以同匈奴一决雌雄了。煌煌天朝,难道怕他几个骄横的匈奴人?祖辈忍气吞声数十年,为的就是积蓄力量,雪洗耻辱!


但是,想起高祖曾亲率三十万大军反击匈奴,在白登山被匈奴四十万铁骑围困了七天,险些全军覆没,皇上又觉得在处理同匈奴的关系上必须慎之又慎。

在裹着黄绸的罩纱灯下,皇上拿起一卷有关匈奴问题的竹简仔细阅读起来。公文中记载:“建元二年春,送匈奴上等好米一万石,美酒五千斛,各种绸缎布帛一万匹。建元二年七月,匈奴骑兵攻入边境,杀死汉朝官兵若干名,抢走大批人口和财物……”这些记载让皇上怒火攻心,热血上涌,不由得信口吟起高祖回家乡沛县时写下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皇上反复小声吟诵着,书简上的另一行公文又映入他的眼帘:“景帝中元六年六月,匈奴军臣单于率兵五万,攻入雁门、上郡,杀死都尉、太守,劫掠写给吕后的那封《冒顿文书》。皇上拆开那插着三支鸡毛的羊皮筒,取出那封已经盖了吕后、文帝、景帝三个朝代封印的半张羊皮书信,冒顿几行带挑衅性的文字映入他的眼帘:“孤愤之君,生于沮泽之中,成长于牛马蔽野之地,屡次深入两地边境,盼望能够巡游中国。陛下也是孤独寡居,我们两个君主,心情皆郁郁寡欢,无以慰藉,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每次和亲又能换来多久的和平?花这么多的钱财去讨好匈奴大单于,换来的却是流血和杀戮。如果用这笔钱去训练骑射,奖励将士,何愁打不败剽悍的匈奴?!”想到这里,皇上一掌击在书案上。他拿定了主意,一定要给这个不断挑衅我大汉疆土的蛮夷番邦一点儿颜色瞧瞧,让这些胡儿知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皇上踱到窗前,推开窗户,迎着长安城清爽的夜风,长吐一口闷气。他今夜才第一次感到长安城的夜色竟如此美好。

皇帝的思路的转变,从“每次和亲又能换来多久的和平?花这么多的钱财去讨好匈奴大单于,换来的却是流血和杀戮。如果用这笔钱去训练骑射,奖励将士,何愁打不败剽悍的匈奴?这个思想的转念,是一个跨时代意义的进步,也是思路的转变,任何一个人的成功和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要考清晰的思路,这个时候,皇帝的这个思路是明确的,走向成功的一个思路!

就如同一个人一样,把自己的实力强壮起来,就根本不需要讨好别人,去巴结任何人,依旧也是生活的风生水起的,花大量的时间,钱财,精力去讨好别人,巴结领导,一旦领导换届,你的钱也白花了,你的精力也耗尽了,或许你还因为花钱巴结讨好领导被审查,不仅仅给自己带来麻烦,还给亲人也造成伤害!

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自立自强,自己有真正的实力和能力,只有你自己有实力有能力了,你才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把自己的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一代明君,都是思路清晰的人,在关键时刻知道如何给与正确的方针和方案的人!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要有明确的思路,自己可以干什么,什么事是不可以干的,什么事我们能干,并且可以全力以赴的干活,什么事我们不能干,干了会伤害我们自己,也会伤害我们的亲人!

人一旦想明白了,思路清晰了,思想观念转变了,眼前的一地鸡毛的生活也就可以扎起来当鸡毛打子用了,顺顺当当了,别人朝你扔来的砖头也就可以收起来砌墙了,甚至可以修建一个茶室,坐下来与友人喝茶聊天,何乐而不为?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观念豁达开朗明确了,生活也就明朗了!不要去讨好任何一个人,人生苦短,只讨好自己就行!一片盛开的花海中有一两个杂草不影响这片花海的美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