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刷掌挥挥手钱就付了:告别扫码、刷卡,让你的钱包更安全

 科技指南 2023-05-22 发布于北京

根据官方介绍,微信刷掌使用了「掌纹+掌静脉」识别系统。目前已经实现了对不同环境光线的适应,也能够应对年轻年长不同的掌纹生理差异,面对不同用户不同的伸手习惯也可以快速识别。

刷掌识别可以应用于办公、校园、健身、零售、餐饮等领域:比如日常购物支付、公司打卡、门禁识别、公共交通刷卡等一系列场景上。

目前,微信用户已可以在刷脸设备上进行刷掌操作。但需要先在设备上绑定个人微信账号,录入手掌纹样。消费时,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确认后即可完成支付。

刷掌识别具有隔空感应、无需触碰的优势,比起指纹识别,它更为便捷、也避免了物理接触带来的卫生风险。

与二维码或NFC相比,用户在整个掌纹识别过程中都无需使用手机,这一技术成功与手机解绑,即便遇到忘带实体卡、没有携带手机、手机没电等特殊情况,也能够完成整个操作流程。

据北京日报,5月21日,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刷掌乘车服务正式上线。乘客通过注册开通「刷掌」乘车服务后,即可在该条地铁线路「刷掌」过闸乘车。

这也标志着微信支付正式发布「微信刷掌」产品。不扫码、不刷卡、不用手机,北京地铁「刷掌」乘车服务正式上线。

据悉,全球科技巨头都早已开始布局「掌纹」。支付宝也在相关领域展开研发和布局。天眼查APP显示,支付宝申请的「掌纹识别装置外观」专利已获得授权。

对于刷掌支付,不少网友表示期待和支持,不过,也有网友对隐私安全表达了担忧,但担心好像大可不必。微信刷掌支付,需要现在设备绑定个人微信账号,录入手掌纹样。消费时,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确认后即可完成支付。相比刷脸支付,无论是安全还是精准度上都更高一些。区别于指纹识别读取指腹表皮的纹路,掌纹读取的是掌心血管脉络,能够避免暴露在外以及复制伪造。

为了保障安全和私密,静脉活体生物识别技术采用了指静脉活体生物识别技术+唯一钥匙验证。该技术利用近红外线穿透手指后所得的静脉纹路影像来进行个人识别,具有不可复制、不可伪造、不会遗失、不会被窃、精准度高和安全性强的特性。相比于人脸识别和指纹(掌纹)识别,静脉识别认证的误识率仅为0.001,因此更加安全可靠。(目前,一般人脸识别的误识率约为2%,指纹(掌纹)识别的误识率约为0.8%。)

网友纷纷调侃:“挥手说我不要,然后就把钱扣走了”“这下是真的要'剁手’了”“有些手,刷着刷着钱就没了”......

新的支付方式——刷掌,逐渐走红应该是趋势

与目前比较流行的刷脸支付相比,刷掌支付的隐私性更弱,但同时也能够避免尴尬和人体隐私泄露的风险。在公共场合下,挥一挥手掌就能完成支付,既做到了无感,又避免了尴尬。

相较于刷脸支付,刷掌支付更加适应各种环境光线差异,无论是强光还是暗光,都能够正常使用。同时,手掌生理差异对刷掌支付也没有影响,年轻年长都能轻松应对。伸手习惯也不影响使用,平放竖放都能刷。

此外,刷掌支付还非常适合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使用。他们不仅无需担心自己的生理特征会影响支付,而且在打着电话、玩着游戏或者未带手机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隔空感应来完成支付,方便快捷且安全卫生。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支付方式正在不断涌现。相比于刷脸支付,刷掌支付具有更多的优势和适用场景。未来,我们可以期待这种全新的支付方式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