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历史区划:清代掖县的“郭家店社”

 胶东故事会 2023-05-22 发布于山东

本文的话题与胶东历史区划有关,这次要介绍的区划名称为“郭家店社”,属清代莱州府掖县管辖。

在明清时期,掖县实行“乡、社”制(另有四关四隅),县下设乡,以乡领社。至清代中期,共设有七乡、八十三社。

其中,乡的名称,应该早在明初就已基本确定。明仁宗洪熙元年的《太宜人于氏墓碣铭》中,就提到了掖县七乡之一的“进士乡”。至于社的名称,在明清数百年间应该有所变动调整。此次要介绍的“郭家店社”在清代之前是否就存在?这一点暂时没有见到详细考证。(注:郭家店社应是以郭家店村而得名,而《莱州市地名志》将郭家店建村的时间系于清康熙十九年,若此记载准确,则明代似尚无郭家店社。不过,地名志的说法只是一种参考。详细情况还需进一步考证。)

(▲现代地图上莱州市郭家店镇的位置示意)

具体而言,清代的郭家店社属“神山乡”管辖。同属该乡的社还有“柞村社”“柴棚社”“马台石社”等。

清代胶东各县志在提及区划时,通常只记载乡社名称,而不收录辖下村庄名称。掖县的情况也是如此。在清代《掖县志》中,并查不到郭家店社的辖区范围。但好在民国时期该县续修县志对此略有提及,使得后人可以管窥一二。

民国时期掖县实行“区、乡(镇)制”,第八区辖下有个“郭家镇”,只管辖郭家店一个村庄(该村有集,相比普通村落更繁华)。而在“郭家镇”的备考当中,《掖县志》记载道:“郭家镇及太平、凤凰两乡旧为郭家店社。”

上面提到的太平、凤凰两乡,同样在第八区辖下。前者管辖八个村,分别是七里岚、古村、河南、林格庄、太平庄、大庙后、小庙后、班家。后者管辖十一个村,分别是凤凰庄、钓鱼台、洪家庄、孙家、小吕家、李家、马厂、荒里、卢家沟、赤土县、郝家沟。

按照县志的说法,上述合计共二十个村,即清代郭家店社的辖区。不过,县志在记载清宣统二年掖县自治划分十三区领社时,又提到神山区郭家店社管辖十七村。具体哪些村庄有出入,暂不知晓。

对应现在的区划,这些村庄整体处在莱州市郭家店镇驻地周边以北、以东、以南的区片。其中有些村庄的名称跟现在有些出入,比如凤凰庄现在写作凤凰寨,卢家沟现在写作芦家沟。而赤土县不仅现在写作赤土岘,且已经从掖县划到了平度。

参照地图不难看出,清代的郭家店社大体在掖县、平度州、莱阳县三州县交汇处。而现在的郭家店镇在合并了柴棚乡之后,已经是莱州、平度、莱阳、招远四县市相邻之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