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人贵有信,事贵有恒

 杉乡文书阁 2023-05-22 发布于贵州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一个人诚信不足了,别人就不相信你了。《道德经》第十七章和第二十三章都提到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可见老子对诚信的重视。人无信不威,国无信不立。老子又是告诫人们应如何做到诚信呢?首先是不要轻易承诺。“夫轻诺必寡信”,很随便的就发出承诺,必然有兑现不了的,一旦兑现不了,就失去了诚信。故必须重承诺、少承诺,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才能取信于人。其次切忌朝令夕改,丧失威信。治大国,若烹小鲜。频频出台政策,会让老百姓无所适从。再次要做到“为道日损”。少发号施令,少扰民,让老百姓修养生息,发展生产。能做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最好。

做事,贵在有恒。“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恒心者,事竟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