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天空的星

 静远斋001 2023-05-22 发布于河南

      在焦柳铁路张家界站,站台西边的山坡上有一座纪念亭,在苍翠的山坡上它不很显眼,匆匆而过的旅客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然而,这座简陋的碑亭却承载着一段几近湮没的历史。

  

     碑和亭是中铁四局二处修建的,碑的正面是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中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右侧面镌刻着因公牺牲人员姓名,左侧面镌刻着因病去世人员姓名,一共86名。1970年至1978年,中铁四局二处承担枝柳铁路潭口至官坝段的施工任务,曾在这武陵山的崇山峻岭中艰苦奋斗了九个年头,其间,该处下属的86名职工因病、因公永远长眠于湘西大地。1979年工程结束后,中铁四局二处在此立碑建亭,纪念亡故的工友,据说,当时经过这里的火车都要鸣笛,以示致敬。

       这段故事的时代背景有几个关键词,“备战备荒”、“三线建设”、“战备铁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我国开始备战备荒,进行三线建设。特别是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之战后,备战的紧迫感增强,当时中央根据战略需要,计划修建一条从河南焦作到湖北枝城的战备铁路。焦枝铁路于1969年动工建设、1970年建成通车,紧接着又开始建设从枝城到广西柳州的枝柳铁路,1970年动工,1978年建成通车,焦枝、枝柳铁路全长1655千米,合称为焦柳铁路,形成了与京广铁路平行的南北大动脉,连接多个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并与多条铁路干线衔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时工程建设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为了尽快完成这项重点工程,采用了“人民战争”的方法,除了铁路专业施工队伍外,组织了上百万的民工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参与施工,建设过程十分艰苦,有不少建设者为了这条铁路献出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这座碑亭仅为承担枝柳铁路谭口至安坝管段的铁四局二处数千职工中的病亡、工亡者,而当时焦枝、枝柳全线共动员了上百万的民兵,虽然因工、因病伤亡者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据此估算应该数以万计了。

       现在,焦柳铁路为国家Ⅰ级客货共线铁路,共有179座客货车站,贯穿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为我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纵,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当我们乘坐列车穿山越岭、飞越深沟峡谷享受交通的便利时,应该知道曾经为建设这条铁路付出过艰辛的人们,特别是那些献出了宝贵生命的牺牲者,他们就像历史天空中的星,不知道名字,但曾经存在并光亮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