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这个民族有“全世界最健康的血压”?

 天道酬勤tah926 2023-05-22 发布于上海

我国哪个民族高血压患病率最低?

吃什么有助于健康血压?

一起来看看

↓↓↓

“14年前,我们就有了高血压病房,但超过80%的住院患者是冠心病,只有极个别真正得了高血压。”临近19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门诊结束约2个小时后,该院副院长、高血压中心主任蔡军终于回到办公室喘口气儿。简单寒暄后,他语速飞快地切入主题,“现在医院的高血压病房,早已名副其实了!”

如他所言,高血压宛如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它的大名如雷贯耳,却很少有人能说清它因何而起。临床医生、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希望找到答案,蔡军的团队也位列其中。

有趣的是,他将探索的目光聚焦到肠道和肠道菌群,站在一条鲜有人走的“小路”上,与高血压过招,拓展对其发病机制的认知。

同时,他们建立了筛查、诊治、风险评估“一条龙”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并通过专病医联体、高血压中心的建设,将“阜外模式”推广到全国,让数以亿计的高血压患者有机会得到精准治疗。

为什么会有高血压?

高血压病有两个现状并存:

一边是所有人都知道它,但至今无人破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蔡军直言,“曾经的教科书上写着,在全部高血压患者中,90%至95%都是原发性高血压。而所谓原发性,就是病因不明、不清楚发病机制,多为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则意味着缺乏根治的手段。

一边是作为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全国高血压人数在2.7亿至3亿之间。

两个现状像是两个巨大且相悖的力,无时无刻不拉扯着临床医生们:只有不断加深对发病机制的认识,才可能从根本上完善精细化诊疗和管理,让更多患者获益。

“认识”,却是这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不同高度看,认知都可能不同。蔡军的团队将目光锁定在一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领域——肠道和肠道菌群。

如此“出其不意”,其实也是有迹可循。

人类对疾病与肠道之间关系的探讨古已有之。“现代医学之父”——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出“万病源于肠道”的理论。而古代中国也存在类似的表述,中医就有老话:“粪毒入血,百病蜂起”。

“肠道的表面积约有200平方米,它是外界环境通过饮食作用于人体的重要桥梁和枢纽。肠道和肠道菌群在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复杂而重要的作用。”蔡军说。

近年来,科研人员也越来越认识到肠道对于疾病治疗、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因此,探讨肠道与肿瘤、代谢系统、精神系统、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蔡军举例,“肠球菌位移到肝脏,可激发机体炎症免疫反应”“肥胖患者脂肪上有微生物存在”等,都是近年来的新发现。

“肠道菌群的作用远比人们原先想象得要大许多。”蔡军自豪地说,“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探讨高血压病人和健康人肠道菌群差别的人。”

自2010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支持下,他带领团队将高血压人群队列与动物实验研究相结合,将广谱高通量测序技术与深入的分子机制探究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的攻关,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肠道菌群紊乱及相关免疫调控机制或为高血压重要发病机制。

最近,阜外医院团队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团队着手合作一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项目——生活在四川省的彝族保持着“全世界最健康的血压”。蔡军说,这个现象不是我们最早发现的,早在1936年就被来自外国的传教士发现,并被此后的多次抽样调查数据反复印证。

“从基因角度看,彝族与汉族同源于古羌族,但汉族的高血压发病率约为30%,彝族仅为1%。从环境角度看,彝族与藏族同处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但藏族人高血压发病率超过50%。”蔡军掰着手指头,历数研究中被推翻的猜测。

“回到'肠道和肠道菌群’的道路上,我们发现彝族的主要饮食——苦荞和当地特产的小土豆,也许是他们血压健康的密钥。”蔡军说,临床试验正在进行。这项研究成果或许将更新中国人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食品”名单。

“真有意思”,是很多人听蔡军聊科研的第一反应。然而在求知的道路上,惊喜注定是偶发事件,更常见的是永恒的疲倦。蔡军笑着说,这是我的兴趣之一,我喜欢做。

他试图解释这种快感:“你想,能解决问题,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就是我做科研最重要的价值取向。”

新的治疗体系

集合成一本“精彩病例集”

临床医学与其他领域略有不同,一线大夫看病不能“等”成果,而是要利用既有的条件,想尽办法先改善治疗效果。

2009年,蔡军从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心血管研究中心和多伦多大学附属总医院完成博士后课题研究,归国后看到的情形是:“在东南沿海地区某富庶省份省会的三甲大医院里,心血管内科共有6个病区。其中3个用来收治冠心病病人,另外3个用来收治心律失常或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

蔡军算了笔账,治疗高血压的医保药氨氯地平7分钱一片,缬沙坦1毛钱1片,两种药同时使用,一年花费50多元。“高血压患者到了医院收治住院的地步,往往已经太晚了。即使救治成功,也不能说是取得了诊疗上的成功。”如果高血压未受到重视,将有大量心血管病人进入器官损害的终末期。非要到致命了再去抢救,费钱费力,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变,是必然。但从哪儿开始变?科研人的闯劲儿,让蔡军毅然决定将关口前移,围绕高血压临床应用与综合防控、发病机制等方面率先开展研究。

他带领团队,依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平台和支撑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系统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诊治、风险评估体系,规范高血压诊治。

蔡军反复强调,高血压的诊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探其本源。“建立继发性高血压筛查、诊治、风险评估体系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更多高血压患者找到病因,摘掉原发性高血压的'帽子’,从治疗方法单一到因人施治。”

新的体系,给患者带来了希望:

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30多岁时就出现了高血压症状,一直按照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吃了一辈子降压药,效果始终不佳。蔡军说:“我们发现她既有高血压,又有低钾血症。凭经验,我们怀疑问题可能出自肾上腺。”

经过系统检查,团队果然发现老人肾上腺长了肿瘤,分泌了大量醛固酮。由此,高血压的源头找到了——醛固酮促进钾离子的排泄,造成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

对症治疗一段时间后,老人的高血压症状得到了极大缓解。蔡军笑着说:“这是我们诊断过的年龄最大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诊疗效果令人满意。”

一名27岁的已婚女性,结婚5年,习惯性流产。她跑了很多家医院,除了高血压,没查出任何别的原因。经过阜外高血压中心相应的病因筛查发现,她的高血压其实也源于肾上腺瘤。

团队通过手术为她摘掉了4厘米的瘤子,她的血压完全恢复了正常。蔡军开心地说:“不久前,她还特意给我们'报喜’——已经当上妈妈了!”

一名来自西藏自治区的少女,15岁,高压超过200毫米汞柱。“这个病人是我们在对口援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时发现的,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所限,始终找不到血压畸高的原因,因此,我们安排她转到阜外医院进行系统筛查。”

团队通过基因测序发现,女孩患有一种世界罕见病——利德尔综合征,其主要症状就包括严重高血压、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等。与普通的高血压不同,这种病吃降压药不管用。“换上了对症的药,女孩的症状很快得到控制,血压也完全恢复了正常。”

“这样结局很好的故事,病房里还有很多。”蔡军透露,“今年,我们要把这些故事收集起来,出一本《阜外医院高血压精彩病例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温情的故事,也能让更多同行获得启发。”

4天→2.9天

新体系下携手同行

“从2016年开始,我们花费两年多时间建起了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管理的完整体系,不能让它仅囿于阜外医院。”蔡军和团队陷入了更为深沉地思索。

2017年11月,蔡军带领团队牵头成立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病医联体。联盟内部,双向转诊、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等合作陆续开展,双向转诊、疑难会诊逐步完善。他说:“这种以高血压为切入点,推进专全结合的慢病管理模式,成为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疗业务能力的跨区域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服务共同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蔡军认为,专病医联体建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动全国高血压诊疗水平的同质化。因此,医联体更是一个培训平台,5年多累计培训各地医生一百余万人次。

目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病医联体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机构设置,共纳入42家省级中心、237家市级中心、6950家成员单位。加入国家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的医生超过3.5万人,服务区域覆盖全国。试点地区血压规范测量率提高到68.9%,达标率达55.9%。

携手同行的人,越来越多。

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的基础上,阜外医院团队又牵头在全国的三级医院开展独立规范的高血压中心建设,带动学科整体发展,以点带面形成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高血压病区,就是“阜外模式”的获益者。

2016年,该院心脏诊疗中心副主任陈芳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第一次接触到了蔡军领衔的“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的干预策略研究(STEP)”项目。她说:“当时就觉得,这么好的项目,没有在宁夏落地,太遗憾了。”

当即,陈芳向项目组申请加入STEP。蔡军热情地邀请:“欢迎到阜外医院来看看,我们一起把全国高血压的防控做得更好!”

第二年,陈芳带领病房的护士长,应邀来到阜外医院观摩学习。15天行程,陈芳受益匪浅。通过不断调整高血压筛查、诊治、风险评估体系运行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枢纽,当时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病房平均住院日仅为不到4天,比全国平均数值少了一半多,在2023年初已经缩短到了2.9天。

回到银川,陈芳根据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现状,精心地将“阜外模式”移植过去。2018年4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宁夏中心在该院成立。2020年7月4日,该中心获批成为中国高血压中心。

截至今年,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的省级中心,已经累计建立了17个分中心,吸纳了157家联盟单位。陈芳骄傲地说:“每年,我要接诊上千名周边地区上转的疑难高血压患者。”

放眼全国,类似的同路人还有很多。阜外医院的高血压诊治体系已在4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

成绩斐然,蔡军和团队越来越忙。采访结束时,蔡军诚恳地表达歉意:“实在抱歉,还有专家在等我,咱们今天只能聊到这儿了。有任何问题,再约时间,继续电话沟通也行。”

辞别蔡军,记者行至办公楼下回望:暮色四合,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犹如莽原上的一点星光。

媒体来源:北京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