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69:​人人都会寻根吗?

 五月华语 2023-05-22 发布于河南

人人都会寻根吗?

今天的文字不太好命名,其实,是想探究一下:人老了都会寻找自己的根吗?

曾经学过一篇文章,内容讲的是一床被子。但是,这床被子不是普通的被子,而是由一代代人用过的被子拼接而成的,并要继续代代传下去,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根。他们怕自己的后代忘记了曾经的祖先 ,于是就用被子记录下来故事,然后代代传承。

也读过一些关于华侨的故事,不管他们一辈子居住在哪里,经历了什么,但是,在自己最后日子到来之前,都希望回到自己的故土。

《雪洞》里的丹津 巴默在东方生活了十几年、在西藏闭关了三年后,最后也决定回到了西方的故土。

现在的我们也再一次地重视历史,不但党员同志要加强学习“四史”,各地还在积极修建县志,甚至乡志。每一次学到这些历史,内心涌起的不仅仅是浓浓的感动,更是一种持续的力量和深沉的自信。或许,人人都希望叶落归根,根是枝叶永远的力量来源。

上周末,听到了关于濮阳在历史上的位置以及在历代诗歌作品中的呈现,我非常温暖,更是一种自豪。同时,对讲座的老师深感敬意,她所传递的那种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给在场的人一个很强的正能量引导。

叶落归根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人越长大就越想知道自己来自哪里,自己的先人曾经经历了什么,这是一种身份认同,更是一种血脉延续。

台湾,也应该回来了,台湾省同胞的家人们有些还在,根更在大陆这块热土上。

根,深埋在地下,肉眼虽不可见,但是,影响却世代,根深才能苗儿壮。血脉渗透在人的肉体里,虽没有一一外显,但是,都内化在人们的精神里,内化在人文世界里,并将继续渗透。

不是人人都会寻根,但是,根一直都在,不管你寻与不寻。而寻根的过程就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重新界定和重新解读的过程,更是一个认祖归亲的过程。归属感带给人的是永远的安全感和定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