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聞鍾記郵 | 当书信成为一种奢侈品

 新用户1656D5Tm 2023-05-23 发布于河北






聞鍾記郵(4586)当书信成为一种奢侈品


收到了本家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看着那上面的二维码邮资机宣传戳,不禁沉思。这枚邮资机宣传戳的主题是“家书”,这是上海邮政为了配合第三届“傅雷杯”全国家书征集大赛,在陕西南路邮政所启用的,这枚邮戳也归入到了“红色少年”系列中。
之所以有陈思一说,是因为伴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融入,“家书”早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已经成为难得一见的稀罕物品。还是在2013年的时候,首届中国国际集藏博览会期间,专门举办了“家书”文化展览,展出了中国近代很多文人的家书,看着那些在当时很常见的信纸上,留下带有个人风格印记的笔体,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与见证,总会令人产生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再后来在网上见到一则消息,南方某省的一对情侣的50余封家书被国家博物馆珍藏,这些往来信件见证了一个时代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见证了一个家庭的生活。
随着通信手段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家书不再是人们情感联络的唯一,电话、电子邮件、社交账号、视频电话、腾讯视频、微信……一步一步颠覆了传统的通信方式。家用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书写的习惯,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提笔忘字”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而伴随着5G技术的不断推进,未来还有更多的通信手段在等待着,这就是科技进步。现代化的手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认知,也是的传统的东西弥足珍贵,就像“家书”,应该许久许久不曾写过了。
现代与传统的碰撞,难免会出现矛盾。信息时代的影像只保留在联系的那个阶段,当挂掉电话、关闭视频之后,曾经的通话已经消失在信息的长河中,成为一种记忆,成为信息的符号,只代表了你我曾经通过电话联系过,仅此而已。但传统的家书却不一样,那是一封有着温度的信。曾几何时千金难买一家书,就像杜工部曾经说的“家书抵万金”。之所以说家书是有温度的,是因为信笺上的每一个字,都浸透了写信者情感,于是就有了“见信如面”的说法。
一封家书,尽管是一个家庭比较私密的记录,也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好传统、好家风,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缩影。由上海作家协会、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并举办的第三届“傅雷杯”全国家书征集大赛,正是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注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大力弘扬傅雷精神,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新时代风貌。
尽管现在已经不再是烽火连三月,尽管当下联络情感的手段已经更新,我还是喜欢传统的书写,用美妙的汉字书写情感联系的家书。不要等到只能在博物馆中才能读到“家书”的时候,才会想到恪守传统。

闻锺集邮

有图有真相


关于闻锺集邮

与闻锺集邮有关的


作 者 简 介

 杨文忠:

      笔名闻锺,供职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邢台市分公司,从事邮政工作39年。集邮写作20余年,在《集邮》《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上海集邮》《河北邮政》《河北集邮》《文献集邮》《觅邮》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集邮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