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说故事:哑哑经

 微言喜语 2023-05-23 发布于江苏

 高月林

    传说古时候,我国就和外邦有商业贸易往来。经常有不少域外的使者前来朝拜。
     当朝皇帝听说有一位域外使者将要到访,此人并不言语,总用哑哑经与人交流,以手势和人对话。作为一个泱泱大国,能言善辩,伶牙俐齿之人倒是多如牛毛,但这方面的人才却闻所未闻。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人才,那将会是一个多大的讽刺啊!国家的名誉不仅受损,还要被人当作笑柄,遭后人唾弃!他绞尽脑汁,想着应对之策。上朝后,便忙着与满朝文武商议,看何人懂得这哑哑经,来接待这位远方来的使者。满朝文武皆面面相觑,料定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觉得万分为难。只得四下里张贴告示,招聘通晓哑哑经的能人异士。霎时间,大庭广众、街头巷尾到处贴满了布告,人们议论纷纷,将此事传得沸沸扬扬。

    有一个屠夫,以杀猪卖肉为业,是个文盲,从未进过一天校门。尽管他目不识丁,但是脑瓜却很灵活,他练就了一手绝活。但凡见到一头猪,用眼一瞧,便能知道这头猪毛重有多少,能出多少斤肉,卖多少钱。经他割下的肉块,用手一掂,便知几斤几两,拿到称上一试,竟然分毫不差。
    这天,屠夫到茅厕方便,见四下无人,就将告示揭下,欲当作手纸使用,被躲在暗处的差人发现,强行带进了县衙。百口莫辩的他,只得见了皇帝。他心中明白,摆在它面前的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就是揭了告示,通晓哑哑经,去接待那位使者;第二条就是犯欺君之罪,被斩首示众。无奈之下,屠夫只得硬着头皮,选择了前者。
    那位使者如期来访。屠夫换上了官服,穿上了朝靴,和官员们一道,迎接了他和随从。见面后,使者举起右手的大拇指,满脸堆笑望着屠夫和随行的文武大臣。屠夫不解其意,心中暗想:我只是一介屠夫,只晓得杀猪卖肉。他举着一只大拇指,可能是说一头猪能卖一百两银子。我不妨与他讨价还价,说值二百两银子,于是就伸出了食指和中指。使者见到后,收回了拇指,伸出了三个手指头。屠夫心想:他伸出三个手指头,说值三百两银子,我不妨再添五十,凑足二百五十两。想到这里,就把右手的五个手指头全伸了出来。使者满意极了,用手摸了摸眉毛;屠夫看到后,望向众人,连忙用手捋了捋胡须。

    随行的文武大臣弄得一头雾水,有人私下里问使者的随从,这哑哑经的奥秘。随从言道:“上国确有能人啊!一个大拇指表示一统天下;二个指头代表二仙传道;三个指头指的是三皇治世;五个指头则代表五帝定论。用手摸眉毛,说明眼下就走;用手捋胡须表示一须不留。我们心悦诚服,佩服之至!国家能有这样有智慧的人,何愁国家不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呢?”
    皇帝闻听此消息,将屠夫招进皇宫,开口言道:“你为我朝赢得了荣誉,使得域外人士再不敢小觑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你想得到多少银两?”屠夫心中暗想:我杀猪卖肉,一天累死累活,连一两银子也挣不到。来这里,好吃好喝好招待,如同神仙一般!要二十两,应该不少啦。想罢,就伸出了两个手指头。皇帝说:“两万两银子倒也不算多,就依你,送你两万两银子。”

    从此,屠夫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更比一天好。屠夫精通哑哑经的故事便流传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