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龙马、朗誉、海神、盟识、中科天极——剖析低速无人驾驶商业化破冰难点

 新战略无人驾驶 2023-05-23 发布于广东
商业化破冰已成企业当前发展重点

 文|LSAD产业联盟

2022年12月23日,由低速无人驾驶(LSAD)产业联盟、深圳市新战略传媒有限公司主办,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低速无人车》杂志社承办的“2022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年会”在杭州正式开幕。

在大会的沙龙交流环节中,业内各代表企业专家共同剖析了当下低速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的破冰点,并探讨了实现“强链补链”目标的具体方法。此次沙龙交流由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秘书长、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所长李进科主持。

沙发论坛特邀嘉宾: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秘书长 李进科

福龙马城服机器人总经理 张梓栋

朗誉机器人CTO 杨国安

海神机器人首席科学家 刘宇泰

盟识科技CEO 邱长伍

中科天极副总经理 邓羿



商业落地的破冰点



整体来看,低速无人驾驶行业还处于非常前期的阶段,市场格局未定。在此阶段中,企业要明晰市场形势和国家政策,明确自身战略和方向,打造可持续性的商业化模式,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转换。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秘书长
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所长 李进科

福龙马城服机器人总经理张梓栋表示,从无人环卫领域的需求侧来说,目前智慧环卫产业的项目形态及管理要求已有了明确的指引,且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商业化提供良好条件。而当前阶段企业的商业化探索重点更要回归产品,产品是否满足客户刚需,企业能否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商业化的本质问题。

福龙马城服机器人总经理 张梓栋

盟识科技CEO邱长伍对此也表示,当前整个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国内人口红利也日益消弭,需求侧的拉动是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时,在产业商业化的破冰阶段,企业的产品稳定性和发展方向多维性应成为关注的聚焦点,并静下心来聚焦业务落地,实实在在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盟识科技CEO 邱长伍

中科天极副总经理邓羿表示,商业化落地的重点在于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不能匹配客户的需求,关注客户刚需问题并做到真真正正解决问题,是实现破冰的关键同时,企业还要积极探索场景,并与场景方深度绑定,实现商业闭环的打造。

中科天极副总经理 邓羿

朗誉机器人CTO杨国安表示,企业实现商业化破冰,有三个关键点。首先,企业应为客户提供超值的服务,实现降本增效;其次,企业应了解客户需求,解决客户痛点问题;最后,企业要不断进行场景探索,积极开发新的应用场景

朗誉机器人CTO 杨国安

海神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刘宇泰表示,为实现商业化破冰,企业产品一定要随着客户的需求问题不断发展创新,着力解决用户痛点问题。同时,企业还需不断对商业模式进行探索,选择符合场景应用及满足产品大规模量产的商业模式。

海神机器人首席科学家 刘宇泰



强链补链,自主可控



近年来,随着国内核心零部件对外高依赖度的曝光,让国内制造业在核心技术上“卡脖子”的现状被残酷呈现。低速无人驾驶作为新兴技术产业,同样面临着此问题,因此“强链补链”已成为国内低速无人驾产业供应链统一的战略方向。
福龙马城服机器人总经理张梓栋表示,实现“强链补链”目标在于生态合作伙伴的建设。生态合作伙伴与传统的供应链关系,区别在于合作企业是否具备相同的理念认同,能否向着共同的产业目标去发展。生态合作伙伴的建立,可以满足合作企业从战略层到具体的产品零部件生产等都具有较高一致性,可以共同协调和运作资源,强力推动产业发展。

盟识科技CEO邱长伍表示,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解决方案供应商直接面向客户提供价值,对整个行业起到强大的拉动作用。因此,在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度进行强链补链,需要筛选供应链合作伙伴,实现企业强强联合。同时,对实际价值链和驱动产业链条发展的金融手段等其他“强链补链”影响因素也需要关注和培养,实现两条链协同发展。

中科天极副总经理邓羿表示,在企业发展和“强链补链”过程中,企业间的相互优势互补、彼此加持赋能至关重要。各领域企业间资源互补、强强联合,联盟内企业紧密抱团及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低速无人车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与进步,实现“强链补链”目标。

朗誉机器人CTO杨国安表示,在国内强大生产体系背景下,无人驾驶产业供应链具备着强大的供应能力,因此供应商企业也应和主机厂一样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供应链企业在选择客户企业时应以客户为中心,契合客户企业理念,并向着打造产品多样性,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的方向发展。

海神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刘宇泰表示,从主机厂企业角度来看,要做好供应链管理,产品及零件设计的标准化是”强链补链“的前提。各主机厂的零部件使用规格标准化后,可为供应链企业提供量产的良好条件,降低成本、大规模应用等期望也水到渠成,进而实现“强链补链”目标。

当前,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由技术研发期向探索商业化落地阶段转变。在此赛道深耕多年的企业已开始不断探索商业化模式,打造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转换。2023年将是“落地为王”、“现金为王”的一年,资本将更加务实,企业“去泡沫化”已是趋势,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发生蝶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