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收支双顺差

 金专中南 2023-05-23 发布于湖北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金融项目顺差。

成因分析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2005 年,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8. 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5%- 6%。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不是完全自由浮动的,所以市场无法真实体现人民币的价值,被低估的人民币促进了出口,带来了经常项目的顺差。

国际利率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的利率大幅降低,而中国因本身经济模式的独特性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大量资本出逃到中国,造成了中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

贸易与进出口的顺差。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我国鼓励加工贸易业的发展,拉开了“中国制造”的大幕。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制造更加走向国际,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主要形式。中国的加工贸易业很好地利用了早期中国劳动力康价的优势,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找到了一个迅速有效的道路。随着中国人力资源成本的逐渐提高,中国加工贸易业的优势也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而消失。

对于外资的引进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的对外开放格局, 开始了引进外资的道路。为了吸引外资,我国为外资提供了超国民待遇,对内外资企业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给子外资企业优惠的税收待遇。

储蓄投资失衡。中国的传统让我国居民生活一直保持着高储蓄、 高投资、低消费的状态。首先,高储蓄带来的问题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问题。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占主体,银行对于资金的用度一方面要求回报, 但更大一方面要求资金的安全性,因而银行信贷主要流向个人住房贷款、大型企业贷款等,对于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则过于严苛,导致了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低效,市场从而要求更多的外资引进,导致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其次,高投资率带来的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低消费则导致了产能无法在国内被消化,需求与供给产生矛盾,产能过剩,只能不断向国际出口,导致了经常项目的顺差。

积极影响

改善经济和就业状况。根据国民收人等式Y=C+1+G+NX,一国的GDP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组成的,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使得NX扩大,拉动了我国的GDP。另外,对外资FDI的引进促进了本国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改善了就业状况。

增加外汇储备,增强偿付应对能力。双顺差导致了储备资产的增加,使得我国的外汇偿付能力和汇率调控能力提高,政府能够更好地维持本国货币的币值并维持外汇市场稳定。

有利于出口的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改善。经常项目的顺差主要是由贸易的顺差导致的,而贸易的顺差主要是由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出口导致的。随着中国制造大量的出口,我国商品的质量也在不断受到各国标准的限制与检验,国际市场给我国的加工制造业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消极影响

资本对外依赖程度高,经济存在运行风险。对外商投资的引进与鼓励导致外商投资的大规模增加,导致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扩大,但是外商投资的引进不断增大很可能会引发对外资的依赖性和自我发展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外资相比较国内资本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不可控性,而资本的逐利性也必将导致我国产业利润的外流。

外汇储备成本高。截至2020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3.2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要应对汇率的变动,维持国际收支的稳定并不需要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带来的将是资源的浪费,放弃了资金投人生产创造价值的机会成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