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耶稣

 若悟369 2023-05-23 发布于安徽
【编辑推荐】 ☆解读海外珍藏原始资料,廓清中国近现代史上隐而不显的历史迷雾 这部著作,是一本好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奇书。 作者杨天石,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学家。他不但博闻强记,而且目光敏锐,有淘沙拣金的本领。别人没注意的,他注意了;别人看不出所以然的,他看出了。他能宏观,也能微观。经他的整理和解释,许多史事和人物,都跳出纸面了。 杨先生的这本书,有力地说明,到海外收集中国近代史料,会有收获,而且在某些专题的研究上,是必要的。杨先生在自序里说:“近代中国和古代中国的不同点之一就是中国真正成了世界的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空前地增加了、复杂化了。可以说,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无不与世界声息相关,互为因果。因此,要研究中国近代史,就必须认真收集、研究海外的各种有关中国的史料,包括中国人散落、存放于海外的档案。前些年,史学界曾经讨论过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从何处突破,我以为,认真收集、研究海内外的各种有关史料,应是造成突破的条件之一。”这是有识者的高见。 收集史料,是种本领;分析史料,是另一种本领。有的学者擅于前者,有的擅于后者。杨先生兼而有之,所以他笔下快速,叙述有条,分析精辟。他的著述很多,本书是他治史历程中的又一重大收获,真正做到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它使读者惊讶而又欢喜,感触而又兴奋。 【内容简介】 辛亥革命后康、梁师徒二人在思想上为何分道扬镳? 日本人支持清末的革命党人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多次拉拢孙中山为何被拒? 陈立夫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蒋介石对孔祥熙阴晴不定的态度暗藏了哪些玄机? 宋子文为何“庇护”张学良,二人之间有怎样的深情厚谊? 傅斯年为何执意要推倒“皇亲国戚”财政部长孔祥熙? 《塘沽协定》签订后中日为何又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善后谈判? ……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空前加强,也更加复杂化了。可以说,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无不与世界声息相关,互为因果。因此,要研究中国近代史,就必须认真收集、研究海外的各种有关中国的史料,包括中国人散落、存放于海外的档案。 杨天石先生十余年间数次往返于海峡两岸、美国、日本等地,遍寻散落在诸如哥伦比亚大学东方图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外交史料馆等海外知地图书馆、档案馆中的原始资料,对所获材料进行整理、考证、解释,见前人所未见,言前人所未言,以大量第一手材料互相参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