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友主页丨庄玉玲:岁月悠长,以歌暖心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3-05-23 发布于山东


童年时期,我最爱听母亲唱歌。

那时我们生活在乡下,母亲虽然要忙家务、忙农活,忙到一刻不得闲,可她的口中却一直有着动人的旋律。

母亲一唱歌,顽皮的我就会安静下来。

我那时还小,听不懂母亲唱的是什么,只是觉得母亲的歌声跟自然之声相得益彰,配合完美。

比如夏秋季节的晚上,昆虫们聚集在草丛中调试各自的乐器。我知道,它们都在等着为母亲伴奏呢。

等我躺下了,母亲就会为我唱歌,哄我入睡。那轻柔的歌声像一只大手,在我身上轻轻打着拍子,和着唧唧虫鸣,成为我儿时最钟爱的助眠曲。

有时,我坐在院子里看小人书,母亲就会在旁边一边洗衣服,一边哼唱:“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我聆听着母亲歌唱,随着节奏摇晃着小脑袋。

彼时天朗气清,云卷云舒。屋前槐花浮香,绿荫遮蔽。院子里种的韭菜刚被割过一茬,在明媚的阳光下齐刷刷伸长脑袋,盼着再次长高。母亲梳着又黑又亮的辫子,在蓝天下劳动,在春风里歌唱,美成了一幅画。

我不知道母亲歌中的小城有多好,但此刻我坐在院子中,徜徉在母亲的歌声里,就已经拥有了世间最美的风景。

我快速眨着眼睛,按下了脑中的快门,将眼前的美景收藏进了心中的相册。

儿时我总以为,母亲唱歌,是因为她快乐。直到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其实过得并不顺心。

那些年,母亲经历过在没有父亲陪伴的情况下,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经历过一边哄着年幼的孩子,一边照顾病重的奶奶;

经历过因没有学历和技能,只能去最脏的地方收拾卫生,却得到少得可怜的报酬;

经历过家中贫困,连买一包盐,都要向邻居借钱……

我还记得,奶奶生病的那段时间,我经常看到母亲皱着眉,或愤怒或落寞地从奶奶的房子里出来,然后回到自己屋里打开收音机,边听边流泪。

可听完两首歌,母亲抹了一把脸,又恢复了笑容,跟着收音机一起唱起来。

我当时并不理解母亲为什么又哭又笑,懂事后才得知,那时的奶奶因得病戾气很重。她身边照料的只有母亲,便把气都撒在母亲身上。

母亲虽然又气又委屈,可她从未抱怨,只是在听完歌曲之后,选择放下愁苦与埋怨,带着笑容继续照顾奶奶,带着温柔继续生活下去。

如今,母亲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她再也不用为生活奔波,再也无须为生计发愁,心情舒畅的她更是曲不离口。

而我也总是在休息日回家陪母亲,坐在沙发上认真听她歌唱,宛如小时候一般。

只是,小时候听她唱歌,听的是曲调,现在听她唱歌,听的是心境。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母亲不是诗人,她不会说文绉绉的诗句,但她的生活智慧与精神世界,一定跟诗人一样丰富多彩,才让她在经历了痛苦后,依然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

与其说是那些歌曲安慰了母亲,倒不如说是母亲用她的乐观向上作曲,用她的坚强不屈填词,用她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未来的希望,谱写了一曲岁月之歌、生命之歌。

母亲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烦心事,我自然是鼓励她一直唱下去,让她的歌声时时萦绕在我的耳旁,让她不屈的精神与良好的心态时时鼓舞着我。

也让我能够从母亲的歌声中感受温暖,从母亲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将日子过得像母亲唱的歌曲一般,越来越甜蜜,越来越美好。

(已载5月24日《德州晚报》)



■作者:庄玉玲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