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懂的上古文明/大年夜为什么叫除夕?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5-23 发布于江苏

今天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文章图片1

除,今人谓之去除,只讲了一半。除是一个很重要的天文现象,是指地轴的进动,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但由于日月引力的作用,地轴并非静止不动,而是象陀螺一样摆动,地轴每摆动一周,为25800年,周而复始。

文章图片2

即地球巡天,以25800年为一周期,由于宇宙在膨胀,地球巡天万载下来,其所处的时空位置是不同的,其周期性轨迹,在宇宙中苑若一道道天梯,拾级而上,永无止境。

文章图片3

地球这样以万载为单位,在宇宙中拾级而上,永不回头的运动现象,上古之人称之为除,阜余,余为自旋,阜乃登阶,因此除的古意,是指殿前阶级,拾阶而上,每步都离旧登新,所以“除”又引申出“去旧更新”的意思来,由于步步向上,升官便也称之为除,由于除之的现象,离不开宇宙膨胀,十二地支之中,卯为除,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意思。

文章图片4

末法时代,文明消退,现代的除,不取除的上而迎新,只取除的下而辞旧,表示去除,过去的不再来。因而,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永不再来,另换新岁。

文章图片5

而夕,现在指太阳下山,黄昏,所谓夕阳西下,又指月亮,夜晚,太阳下山,月儿上天,日月交替,昼夜轮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就是地球自转,并绕太阳公转,而月亮作为地球卫星,与地球同步转动,日月地这种周期性的运动关系,给地球上的生物,源源不断带来光明,地球生命由此得以生生不息,《說文》云:夕,莫也,从月半見。又只讲了一半,夕不仅是月之半,也是日之半,日月交替,新陈代谢,对于植物而言,就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循环往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活化炭,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构成一个完美的生物活化循环。

文章图片6

可见,除是地球自转,在宇宙中的运行大周期,以万年为单位,苑若地球登天梯,而夕是地球自转,在太阳系运行的小周期,以日为单位,为地球生物的繁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大年之夜,叫除夕,体现了中国人深邃古老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正如《诗·唐风》所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世界每天都是新的,活在当下,面向未来,及时行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