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瑞欣:一眼望去,海晏河清

 河畔文苑漫步 2023-05-23 发布于陕西

一眼望去,海晏河清

◎文/实验中学高三(28)班  孙瑞欣


文题展示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望”在汉语中是个常用字,本义是向远处或高处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望”的涵义越发丰富:“希望”“期望”“盼望”......且带有了思考的意味;“望”的对象或时空大为拓展,古今中外,大到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小到个人成长,无所不包;而“望”的形式有了发展,如“放眼望去”,是随意的看,目的性似乎并不明确,“极目远眺”是努力向远方看,则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望”带着我们拓展眼界、丰富阅历、思考人生、回眸来路,展望未来。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一眼望去”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学子考场作文

回望先古,纵有千古,拓展阅历、丰富经验;守望现在,生逢其时,拓展眼界,时不我待;远眺中外,横有八荒,千帆竞发,枯木逢春;展望未来,可能无限人生美满、家国无恙、四海升平。总而言之,一眼望去,岁月不减来时路,海晏河清非妄梦!

放眼望去,古今圣贤,皆有所成,启我来路,思考人生。

回望过去,有左思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启发个人皓首穷经、勤勉刻苦;有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启发青年鞠躬尽疼,忧国忧民;有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启迪社会珍惜粮食,公众惜福;有钱七虎“为国铸盾”一甲子,启迪人民国防安全,时不我待。丰厚的历史带领我们拓展阅历丰富眼界、思考自己的人生。

守望现在,铭我前记,兴我今朝,千帆竞发,时不我待。

算而今,杨宁仍致力于全村共同富裕,淄博仍致力于经济飞速飞展;中亚五国峰会仍为“一带一路”贡献方案,中国致力于世界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浩荡江流进,奋楫笃行弄潮儿,激流勇进不停留。激荡的时代正沿着轨道冲刺,指导我们审时度势,展现自己的人生。

展望未来,其道大光,青年有梦,社会有福,海晏河清,天下大同。

若把过去比作负重,现在比作杠杆,那么展望就是恰如其分的支点,足以撬起整个未来。青年之梦不外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能自信人生二百年,则末来可期。国家之梦是四海升平, 富强民主,若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治安良好、外交和平等多个领域持续稳中有进,则平芜尽处是春山。全球之梦莫过于无阶级对立、无性别歧视、无侵略争战,即使乌俄局势严峻,部分地区民不聊生,封锁闭关之地极其落后,逆全球化势力层出不穷,但中国坚信,站在世界地图前铺就的美好蓝图依然是大势所趋。正因展望未来,即使如今于黑暗中踽踽独行,也能把握一簇不灭的微光,是展望,更是希望。

回眸往史,甘苦皆味;稽之而今,奋楫争先;展望未来,定能海晏河清。愿我青年,借此一望,扣好人生的扣子,穿好赶路的鞋子,推动时代的车子,绣好时代的华裳!

【点 评】这是一篇应试佳作。审题立意高远,紧扣”望“字,回望过去,启迪思考,守望现在,振兴国家,展望未来,宏图绘就。历史现实未来紧密相连,青年担当,家国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路开阔,境界高远。谋篇布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引材料明观点,回望过去,守望现在,展望未来,结尾铿锵有力,提出对青年的希望。语言优美凝练,四字语,排比句,比喻句,富有文采,表现力强。书写美观,卷面整洁清爽,展现出汉字方正均衡的美韵。

(点评教师:董樱桃)

作者简介孙瑞欣,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三(28)班学生。喜欢画画,喜欢写作。人生信条是: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旧热爱生活。

河畔文苑漫步 

◎主 编:赵航标   ◎文学顾问:李  伟  林长宇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