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坚和独孤伽罗:深情且长情的爱情故事│1066

 青禾田讲古 2023-05-24 发布于加拿大

宇文赟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时候,杨坚一直在冷眼旁观。此时的杨坚,因为北周朝堂激烈的人事变化,已经升任大前疑,位居四位辅政大臣之首,越来越位高权重。
不过,随着杨坚地位及威望的不断提高,宇文赟对其也越来越猜忌,疯狂性子上来的时候,直接动了杀心。
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性格柔顺、贤淑,很受宇文赟其他妃子的尊重。不过对于宇文赟的胡作非为,也只能一直默默承受。即使如此,随着宇文赟越来越昏庸暴虐,喜怒无常,杨丽华在皇宫中的境遇,依然越来越艰难。
一次,毫无缘由的,宇文赟大发雷霆,斥责杨丽华,要治罪于她。杨丽华神态安详,不卑不亢,但面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却毫不屈服。宇文赟更加愤怒,于是下诏赐死杨丽华,逼迫她自杀。
要知道,这可不仅仅是杨丽华一人的生死。以宇文赟的疯狂程度,杀掉杨丽华之后,杨坚全家甚至整个杨氏家族都有可能遭到灭门之祸。危急时刻,杨丽华的母亲,也就是杨坚的妻子,独孤氏夫人,“诣阁陈谢,叩头流血,”也就是闯入皇宫,给宇文赟叩头到头破血流,替女儿请罪。最终,在独孤氏夫人的坚持下,宇文赟勉强放过了杨丽华。杨氏家族也暂时逃过一劫。

独孤氏夫人名独孤伽罗,是当初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第七女。独孤伽罗“雅好读书、识达今古”,且为人聪慧,有胆有识。十四岁时嫁给大将军杨忠的世子杨坚。不过,婚后不久,独孤信就被权臣宇文护逼死,独孤氏一族也受到牵连,家道中落。杨忠因为不愿依附宇文护,虽然屡立大功,但也受到打压。
恶劣的政治环境并没有影响夫妻二人的感情,结婚之后,杨坚和独孤伽罗非常恩爱,情到浓时,杨坚更是和独孤夫人发出誓言,“誓无异生之子”,也就是杨坚承诺,一生只爱独孤夫人一人,只愿和她生儿育女。关键的是,杨坚还真的基本实现了这一誓言。
称帝之前,杨坚身边一直只有独孤伽罗一个夫人,没有纳妾。即使称帝建国后,按照礼制规定,皇帝必须有多少多少后宫妃嫔,可杨坚依然只有一个独孤皇后,其余位置空置。
杨坚一生共有五个儿子、五个女儿,都是独孤伽罗所生。
作为开国皇帝的隋文帝杨坚,一生只有五个后妃,除了皇后独孤伽罗外,其余四个妃子(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弘政夫人陈氏、宫人尉迟氏),都是称帝多年,直到灭亡南陈,统一中国之后,甚至是在独孤伽罗死后,才先后纳娶的。虽然杨坚最终并没有完全达到一生一世只爱一人的标准,但在那个大环境下,以杨坚的身份地位,能够做到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只有独孤伽罗一个妻子并独宠其一生,在爱情这方面,已经超越整个历史上九成九以上的贵族豪门之人,称得上绝世罕见了。

杨坚能与独孤伽罗相守一生,表明杨坚长情的同时,也同样证明独孤伽罗的不凡。独孤伽罗可谓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奇女子,既是杨坚的妻子,又是他的知己、智囊、坚定的支持者和唯一一个杨坚能完全信任的人,在杨坚犹豫、迷茫的关键时刻,独孤伽罗还曾经提醒杨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争斗中,在处处危机的险恶环境里,独孤伽罗和杨坚夫妻同心,相濡以沫,共渡一个个难关,携手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这段佳话,在皇帝这个基本不属于人类的群体里,属于非常难得的深情且长情的浪漫爱情故事了。
对于爱情这个东西,宇文赟当然是毫无感觉。因而,虽然他暂时饶过了杨丽华的性命,但依然耿耿于怀,依然对杨坚充满杀意。
一次,宇文赟杀心又起,威胁杨丽华:“我早晚必诛灭你杨氏满门。”然后,命人传召杨坚进宫。同时,宇文赟吩咐身边的侍从:“只要你们发现杨坚变了脸色,就立刻将他斩杀当场。”
好在杨坚久经风雨,虽然能感觉到天元帝满满的恶意,但沉稳应对,神色自若。宇文赟没发现任何问题,也就又一次暂时放过了杨坚。

杨坚之所以能逃过一劫又一劫,能在猜忌多疑的天元帝面前保住自己及家族人等的性命,和宇文赟身边最宠信的臣子,内史上大夫郑译的帮助,也是分不开的。
郑译和杨坚曾经是同学,关系莫逆。
郑译颇有学问,精通音律,善于骑射,很有点文武双全的意思,不过,其为人诡诈奸狡,经常蛊惑宇文赟胡作非为,很得宇文赟宠信,是个十足的佞幸之臣。
郑译知道杨坚胸藏锦绣,在朝中威望很高,久后必不是池中之物,因而刻意交好杨坚。杨坚呢?身处危机四伏的朝堂,天元帝又对其猜忌不已,更是需要郑译在天元帝面前替自己说好话,至少通风报信一番,因而,也是极力拉拢郑译。二人一拍即合,互为表里,结成同盟。
见宇文赟一直在找机会对自己痛下杀手,无奈之余,杨坚准备外出避祸。于是,杨坚悄悄找到郑译,希望他能在天元帝面前替自己说说情,让自己出外镇守一方。郑译当即拍着胸膛应允。
时隔不久,宇文赟准备派郑译率军攻伐南陈。郑译则顺理成章的请求朝廷派遣一位主帅,并推荐杨坚。
宇文赟对郑译非常信任,痛快的答应了。
五月初五,天元帝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率军镇守寿阳,同时命令郑译调动军队出征,与杨坚在寿阳汇合。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