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贾珍:低配版的贾宝玉

 漫话红楼 2023-05-24 发布于北京

红楼读者中,对贾珍有好感的人应该少之又少,他留给读者的形象,是恶劣的,尤其是与秦可卿、尤氏姐妹之间的混乱关系,已到不堪的地步。

但是,细读红楼,会发现,贾珍除了在男女关系上给人诟病,也无其它可指摘的地方。

作者曹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透过世俗的喜好,却挖掘深层次的根源。通过反复精读原著,我发现,在人物的塑造上,贾珍和贾宝玉是同类,他们都是追求淫逸的人,只不过贾珍追求的是身体上的淫逸,宝玉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淫逸,即警幻所说的意淫。

所以说,贾珍是低配版的宝玉,他们在追求淫逸这件事上,是高度重合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他们都在宠溺下成长,上进心缺失

宝玉所受的宠溺,已无需强调。贾珍出场已是父亲辈的人物,也很少有人去追溯他的成长。但我们可以从文本中分析出来。

首先,宁荣两府宁为长,贾珍既是宁府的嫡子又是独子,一出生就倍受关注和宠爱也是必然的。

贾府从文字辈贾敬那一代起,就寄希望于从科举转型,贾珍作为男丁,应该也像贾政对宝玉一样,寄予了厚望。

但是,从贾珍的行为来看,他所受的教育是缺失的,书中明写主要责任在贾敬,这个贾府难得的学霸,有读书上进的潜质,却追求个人享受,箕裘颓堕”,对贾珍放任自流,没有严加管束,致使贾珍成了名符其实的纨绔子弟。

宝玉的情况与贾珍略有不同,父亲贾政要求严格,但因为贾母的权力高于贾政,对宝玉保护过度,致使贾政的教育方针执行不到位。比如宝玉想尽办法逃避学业时,贾母总是毫无原则地予以支持。贾政对宝玉也只能气急了痛打一顿,偶尔带出去会会客,平时在功课上也不敢过于督促。

锦衣玉食的生活,滋生了贾珍和宝玉的享乐思想,生活如此美好,无须任何努力就能应有尽有,哪还有动力去上进呢?

因此,贾珍和宝玉一样,都沦为了追求极致享受的纨绔,标准的败家子。

二、他们都对美好的女子有博爱之心

贾珍爱美女,宝玉也爱美女,只是他们爱的内容不一样。警幻已经对他们进行了总结:

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贾珍即世之好淫者”,“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这是世俗之绝大多数男人的梦想:天下美女都供我享用。

有人说红楼脱胎于《金瓶梅》,贾珍身上,确实太多西门庆的影子。西门庆的思想境界和贾珍差不多,不同的是西门庆有上进心,他的家财基本上都是自己谋取来的,不是继承的先祖财产。在对待女人上,西门庆同样也是博爱的,家里养着六个妻妾,外面还有长期包养的,就连奴仆的妻子也不放过。

在贾珍心里,没有伦理这一说,他可以爬灰”儿媳妇,也可以和儿子一起“聚麀”,还可以和堂弟贾琏“二马同槽”,更不避讳当着丈母娘的面,与小姨子淫乱。作者把世人能想到的“皮肤淫滥”都加诸在贾珍身上,让他在这方面的追求达到了极致。

在他的观念里,没有伦理,更没有道德。

宝玉的淫,是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是纯精神上的。有人把宝玉与黛玉的关系定位为灵魂之爱,其实对宝玉来说,他对谁都是灵魂之爱。他爱所有美好的女孩,并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灵魂。

是不是说宝玉就比贾珍高级?并不是!

身体之爱与灵魂之爱,针对的是不同的人群,所造成的后果却是一样的,相较而言,灵魂之爱对人的伤害更严重,因为追求灵魂之爱的人,往往追求专一,比如黛玉就总为宝玉的博爱吃醋,可曾见贾珍的女人为贾珍吃醋?

这正是我们常常进入的误区,以为灵魂之爱就必定高于肉体之爱。其实,爱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对所爱之人是否有所呵护,是否让所爱之人活得更好,即起到滋养的作用。

三、他们对女人的爱,都没有主观伤害和掠夺

贾珍身为宁府当家人,除了有钱,还拥有权势,但他从不干仗势欺人的事,而且待人宽厚仁慈。比如乌庄头来送年货,不但日期晚了,而且货品也打了折扣,贾珍只是皱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作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 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并无过多责怪。

当尤三姐撒泼骂了贾珍、贾琏、贾蓉三个,贾珍回去之后,以后亦不敢轻易再来,有时尤三姐自己高了兴悄命小厮来请,方敢去一会,到了这里,也只好随他的便。”对于女人,他追求的是你情我愿,并无强迫之意。

对妻子尤氏,他她给足了面子和尊重,并无妻妾争宠的现象,那些姬妾们,也都乐意侍奉着尤氏,这当然与贾珍对尤氏的尊重有关。侍妾凌驾于正妻之上,通常是因为男人宠妾灭妻。

最典型的,是操办秦可卿的葬礼。

对于贾珍来说,能为所爱之人付出的,无非是钱,因为他拥有最多的也是钱。在为女人花钱上,他从不吝啬,并愿意倾尽所有。这个奢侈的葬礼,被很多人所指责,也有好事者因此来推断可卿的身世不凡。其实,哪有那么复杂,这不过是贾珍对爱的表达。他的爱是真的,他的付出是真的,他的伤痛更是真的。当他受宝玉推荐去找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贾珍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则过于悲痛了,因拄个拐踱了进来. 

过于悲痛”,即可表明他对可卿动了真情。

相比之下,宝玉做得不如贾珍。

宝玉的博爱比贾珍体现得更明显,他甚至会博爱到画上的美人。但他又是如何对待这些所爱之人的呢?

简单地说,他是只撩却不管后果,比如撩金钏惹怒了母亲王夫人,金钏挨了一巴掌,他却溜走了。比如晴雯被撵出去,他没做任何的努力。在晴雯死后,他最关心的是晴雯临死前喊的是不是他。给晴雯写诔文,他更关注形式,并无多少悲伤之意。

尤其是对黛玉,黛玉明里暗里有过多次表示对未来的期许,宝玉不知是装傻还是看不懂,反正从来没为黛玉的未来做过什么,逼得黛玉骂他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从第五回神游太虚警幻关于”的解读,再到情节发展中贾珍和宝玉的表现,作者只想说明一件事:贾家之败,前有贾珍,后有宝玉;宁有贾珍,荣有宝玉。两府中各有一个败家子,而且都是身负家族希望之人。

如果我们被宝玉的表象迷惑,看不清他如贾珍般的本质,我们就无法读懂作者的痛悔,也就看不明白全书的主旨:宿孽总因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