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审计》(第四版)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2023-05-24 | 阅:  转:  |  分享 
  
审 计(第四版) ? 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主要账户的实质性程序
《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3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主要账户、财务报表项目以及相应
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2.理解采购与付款循环重大错报风险因素;3.理解采购与付款循环具体审计目标;4.掌握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要点;5.掌握物资采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和实质性测试程序。《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
审计4第一节  概  述一、涉及的主要业务与账户二、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1)物资采购没有严格计划和审批程序,导致物资采购出
现盲目性,造成存货积压,并进而导致期末存货被错报;(2)物资采购业务决策权过分集中于采购部门和采购人员,导致价格过高;(3)没有严
格验收和入库制度,导致入库物资出现数量短缺或质量问题,并进而导致存货被错报;(4)物资采购成本核算不合规、不正确,如将采购人员差旅
费计入采购成本,或将运杂费计入期间费用,或将A物资的采购成本计入B物资的采购成本或相反等;《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
审计6二、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5)已验收入库但发票未到的物资未按暂估价入账,导致隐瞒应付账款;(6)已验收入库且发票已到的
物资故意推迟或提前入账,故意隐瞒或虚增应付账款;(7)长期未与供货单位就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核对,导致其账面记录不正确等。《审计学》
——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7三、具体审计目标《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8四、相关内部控制要点我们以采购与
付款循环相关内部控制调查表的方式列示了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相关内部控制。审计师应当测试和评价采购与付款循环相关内部控制之设计的健全性以
及执行的有效性,并评估控制风险。《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9四、相关内部控制要点《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
付款循环审计10四、相关内部控制要点《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1四、相关内部控制要点《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2四、相关内部控制要点《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3第二节 主要账户的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
序一、物资采购一、物资采购(二)主要审计程序1.取得或编制当期主要物资采购明细表,进行必要的复核,了解主要物资采购的总体情况当期主
要物资采购明细表见表10-3。首先,复核表中的计算是否正确;其次,抽取一些主要物资的数据,与其相关明细账核对是否相符;再次,核对明
细表中的合计数与物资采购总账的数据是否相符。16表10-3 主要物资采购明细表单位;元
一、物资采购(二)主要审计程序2.对本期主要物资采购情况执行分析程序,验证其总体合理性在一般情况下,除非产量有较大变动或发生
产品转向,当期主要物资实际采购数量与本期计划采购数量、上期实际采购数量应当接近。因此,审计师可以将表10-3各主要物资本期实际采购
数量与本期计划采购数量、上期实际采购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对主要物资的异常波动都要询问原因并作进一步的追查;进一步分析波动情况是否与本
期实际产量、本期计划产量、上期实际产量的变动情况一致。在此基础上确定所需抽查的重点物资采购情况。一、物资采购(二)主要审计程序3.
审阅重点物资采购明细账,初步验证当期物资采购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应当审阅的重点物资采购明细账包括:当期采购金额较大的物资;当期实际采购
数量与上期实际、本期计划采购数量相比,有较大波动的物资;采购价格有较大波动的物资。在审阅明细账过程中,注意在当期各月的采购数量是否
均衡,是否与采购计划一致;采购价格是否接近,有无其他异常情况等,以便初步验证当期物资采购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一、物资采购(二)主要审
计程序4.抽查物资采购的会计凭证,验证物资采购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在审阅物资采购明细账的基础上,必要时抽查物资采购的会计凭证。应当抽查
的会计凭证应当是:一次采购金额较大,或存在异常情况的业务。一、物资采购(二)主要审计程序5.审查购货调整业务,验证其合理性和正确性
购货调整业务包括购货退回、购货折扣与折让、损坏赔偿等。对于其审查:一要注意其发生的真实性和处理的适当性;二是要注意其相关账务处理的
正确性。一、物资采购(二)主要审计程序6.进行物资采购截止测试,验证期末物资采购截止的正确性正确确定物资采购截止日期,是正确、完整
记录期末物资采购的前提。物资采购期末截止测试就是要检查已记为企业所有,并包括在期末盘点范围内的物资是否含有截至该日尚未购入的物资。
二、应付账款二、应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序1.取得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进行必要的复核,并把握应付账款的总体情况应付账款明细表见表
10-4。首先,复核表中的计算是否正确;其次,抽取一些应付账款的数据,与其相关明细账核对是否相符;再次,核对明细表中的合计数与应付
账款总账、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数据是否相符。表10-4 应付账款明细表二、应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
序2.对本期应付账款情况执行分析程序,验证其总体合理性对应付账款执行分析程序,可选择以下方法:(1)对本期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
较(2)分析本期增减变动情况(3)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4)计算应付账款对存货、流动负债的比率(5)利用存货、营业成本的增减变动
幅度,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二、应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序3.审阅重点应付账款明细账,并抽查相关会计凭证,验证当期应付账款增
减变动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应当审阅的重点应付账款明细账包括:当期增加金额较大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相比,有较大波动的;长期挂账的;可能
存在其他疑问的。在审阅明细账过程中,初步验证当期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并确定应当抽查的会计凭证。通过抽查相关会计凭证,
验证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二、应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序4.审核债权人的对账单,验证双方记录的一致性被审计单位债权人可
能会定期向其寄送对账单,以核对双方记录是否一致。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可以询问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是否在最近收到过债权人的对账单,并
对双方记录不符进行了调节。如果得到的答复的肯定的,审计师就应当审核最近收到的债权人对账单及调节表,并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会计记录核对,
查明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二、应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序5.函证应付账款,验证其记录的完整性应付账款的函证不
如应收账款函证的作用大。这是因为负债审计的重点在于查找未入账的负债。而未入账的负债,可能在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中就没有记录,因而无法
找到函证的对象。即使对于已经入账的负债,函证也难以发现其有无漏计。但对于供货总额较大的供货商、积欠过多的供货商、长期挂账的供货商、
未收到对账单的供货商,仍然有发函询证的必要。应付账款函证过程的控制与应收账款函证相同。二、应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序6.审查应付账
款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与披露,验证其恰当性和充分性应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项目单独列报。但要注意,它是根据“应付账款”和“
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款项”项目填列。对于主要供货
商和关联方应付账款,还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专门披露。审计师应当审查与应付账款相关的列报与披露是否充分、适当。三、应付票据三、应付票据
(二)主要审计程序1.取得或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进行必要的复核,了解应付票据的总体情况应付票据明细表见表10-5。首先,复核表中的
计算是否正确;其次,抽取一些应付票据的数据,与其相关明细账核对是否相符;再次,核对明细表中的合计数与应付票据总账、资产负债表中的相
关数据是否相符。表10-5 应付票据明细表三、应付票据(二)主要审计程序2.审查应付票据备查簿
,验证应付票据的真实性和相关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审计师可从应付票据备查簿中抽取若干笔,进行以下审查:(1)检查该笔债务的相关债务合同、
发票、物资验收单等资料,核实交易事项的真实性;(2)抽查相关会计凭证,验证其账务处理的正确性;(3)抽查决算日后应付票据明细账及银
行存款日记账,核实其是否付款并转销;(4)对在期末之前已偿付的应付票据,审查其入账日期的正确性。三、应付票据(二)主要审计程序3.
审查期末未支付的票据,验证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对于期末未支付的应付票据,如果是附息票据,应检查其利息费用是否足额计提,相关账务会计处
理是否正确;对于逾期未兑现的应付票据,应检查其原因,是否存在抵押,并提请被审计单位作出必要的披露。三、应付票据(二)主要审计程序4
.审查应付票据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与披露,验证其恰当性和充分性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应付票据”项目单独列报。对于重要应付票
据和应付关联方的票据,还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专门披露。审计师应当审查财务报表附注中与应付票据相关的列报与披露是否充分、适当。四、预付
账款四、预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序1.取得或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进行必要的复核,了解应付账款的总体情况预付账款明细表见表10-6。
首先,复核表中的计算是否正确;其次,抽取一些供货商的数据,与其相关明细账核对是否相符;再次,核对明细表中的合计数与预付账款总账、资
产负债表中的相关数据是否相符。表10-6 预付账款明细表四、预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序2.对预付
账款情况执行分析程序,验证其总体合理性对预付账款执行分析程序,可选择以下方法:(1)对本期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发现其异常波
动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长期挂账的预付账款,请被审计单位说明其原因,并评价其收回的可能性;(3)利用存货、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减变动
幅度,判断预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确定所需抽查的重点预付账款明细账。四、预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序3.审阅重点预付账款
明细账,并抽查相关会计凭证,验证当期预付账款增减变动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应当审阅的重点预付账款明细账包括:当期增加金额较大的;期末余额
与期初余额相比,有较大波动的;长期挂账的;可能存在其他疑问的。注意审查:对同一供货商,有无既在应付账款核算,又在预付账款核算的情况
。如果有,则应建议被审计单位合并为一个账户核算,防止同时高估资产和负债。四、预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序4.函证预付账款,验证期末余
额的可靠性根据前述审计程序的结果,可选择对大额或异常预付账款进行函证,以验证其余额的可靠性。其函证过程的控制与应收账款函证相同。四
、预付账款(二)主要审计程序5.审查预付账款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与披露,验证其恰当性和充分性预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预付款项”项目单
独列报。但要注意,它是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填列;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
债表中的“应付账款”项目填列。对于重要的和关联方的预付账款,还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专门披露。审计师应当审查其列报与披露是否充分、适当
。本章小结1.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与账户;2. 采购与付款循环常见的重大错报风险因素;3.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要点及相
关的内部控制测试;4.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具体目标;5. 物资采购的审计目标和主要的实质性程序6. 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和主要的实质
性程序7. 应付票据的审计目标和主要的实质性程序8. 预付账款的审计目标和主要的实质性程序《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
审计4344《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问题、讨论和解答问题?讨论!解答:45《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
循环审计延伸阅读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
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用指南3.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
部控制基本规范》4.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本章练习题1.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哪些主要业务?对这些业务进行核算,需要运用哪些会计科目?2.采购与付款循环中常见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有哪些?审计中应当如何关注?3.试述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的要点与测试方法。4.试述物资采购的审计目标与主要审计程序。5.试述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与主要审计程序。6.试述应付票据的审计目标与主要审计程序。7.试述预付账款的审计目标与主要审计程序。8.分析程序在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中有哪些应用?《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46《审计学》——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47复习与预习复习第10章所学内容,并将审计理论知识运用于采购与收款循环审计;预习第11章员工服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