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学习没有动力?系列(一)

 yyqf3rkg8ehw7k 2023-05-24 发布于河南

正文共:1500 字 7 图

预计阅读时间: 4 分钟

经常听朋友们这样说:我们孩子一放学就先抱起手机、打开电视或书包一放就跑出去踢球,玩够了才到晚上熬夜做作业,写作业磨蹭、吃饭也磨蹭……,现在放暑假了,每天都不知道主动学习的孩子,真真地让人头疼。

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买了很多往年重点试卷等等,花了不少钱呢,但孩子就是不珍惜啊,很无奈。

可是,孩子是怎样想的呢?

我们来听听孩子的心声:我在学校里上了一天的课,回到家里想赶紧完成各科的家庭作业后跟同学玩把游戏什么的,可是完成了家庭作业后,还有“妈妈作业”,等都完成了,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又到了睡觉的时间了,我就没有玩的时间了,就没有自己踢球的时间了,就没有自己看课外书的时间了,总之,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了;

暑假了,每天安排的有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还有暑假作业,还想跟同学一起出去游泳、一起玩游戏,一起去图书馆等;

有时候,其实妈妈不管我,我也会把安排好、计划好的事情做好,但妈妈不这么认为,她会觉得我每天只知道玩,特别是有时候妈妈着急、催我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很烦,有时想起要完成作业或练会儿琴的时候,好像没听到妈妈的催促声,就感觉还没到该学习的时间……   

所以,我们看到孩子这样说的时候会不会觉得,我们对孩子有些“命令”多,尊重少;监督多,信任少;指责多、鼓励少;要求多,倾听少。

我们指给孩子了一个很大的“馅饼”,告诉孩子,这个“饼”如何如何的好,这其实更多的是家长自己给孩子设计的宏伟蓝图,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指给他的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抽象的,我们可否“蹲下来”站在孩子的高度,跟着孩子的视线看看他们的视野中是什么样的世界,孩子真正想要的是“饼”还是“蔬菜”,或者“水果”?

有这样一则故事:

第一天,小白兔去钓鱼,一无所获。第二天,它又去钓鱼,还是如此。第三天它刚到,一条大鱼就从河里跳出来,愤怒的大叫:你要是再敢用胡萝卜当鱼饵,我就…………。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看到:在我们的亲子教育中,我们给的都是我们自己认为最好的,是我们“想”给的,而并不是对方想要的。

再来看看在亲子互动中,我们的孩子是否每天生活在家长的要求中,监督中,没有自我,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不能被尊重中,孩子的内心是否就会与我们心的距离愈来愈远了;没有自己的目标,或者说只有家长给自己预设的目标,自己的目标被家长强烈的目标给淹没了,时间久了,孩子就好像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学习动力自然就会减弱或没有动力?就会出现写作业磨蹭、拖延的习惯——“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

所以,使孩子们重新找回自己的积极主动性

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认真倾听ta的想法,ta要的是什么?而不是给他们"我们认为好的东西";

其次,因材施教,多观察,和孩子多探讨ta的兴趣爱好,

三、根据儿童理想发展的基本特点,提供他们向目标理想接近的时间机会,保持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想象,使他们充满自信;

四、经常与孩子有好的沟通,强化他们的积极性和目标理想。

我们都明白,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目标太大,会很容易使孩子因压力过大而失去信心因对实现目标无望而陷入失望的境地,因看不到未来而茫然。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发展孩子的特长,与之探讨,从而树立适合他自己的正确目标,健康快乐地成长!

杨红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河南洛阳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会员

擅长领域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亲子教育、 网瘾、抑郁、 焦虑、 创伤疗愈、个人成长、婚姻家庭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