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封家书

 yyqf3rkg8ehw7k 2023-05-24 发布于河南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为了温饱,它还包含着比赚钱更重要的意义。比如精神的满足感和充实感。

 吾儿,你好!

还记得吗,这是我第三次写信给你。

回想第一次写信给你是你正值青春期,有一次很想跟你聊一下,观察好像你没有要聊的意愿,就写了封信放在了你的床头。

第二次写信是你大学一年级时候,那天你生日,也是你第一个不在家过的生日。猛一下感到儿子长大了,坐在家里想着每年你生日的时候都会订个小蛋糕,做几个你爱吃的菜,虽然简单,但都是爸妈的爱。而那个时候对你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转折。

从而想起陪伴你一起的成长历程,有焦虑、难过,也有开心、幸福,和知足的时候。无论怎样,在妈妈心里你们兄妹俩都是我最骄傲的宝贝,一直都是。

于是,拿起笔给你写了几页的信通过邮局寄给你作为那一次的生日礼物。

今日,你到了真正独立、工作的年纪,又再次拿起笔,写下这第三封信。

那天你抽空回来咱们一家四口吃了半年来的第一顿团圆饭,而后,看得出你还有自己的事,但没有着急走,而是陪着我和你爸喝茶、畅聊了几个小时。

而今你已经是一个青年人了,对于你们兄妹的做人处事方面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同时在某个时刻我再次想起了你这些年来磕磕绊绊走过的路。我在想,不是你智商不够,更不是情商不高,而是你的努力不够,这里我所说的努力是指认真程度和态度。

我们常说“要努力”,可我们还要明白努力的深层含义。

比如我们都知道,努力,本身是一件很苦的事,无论努力学习还是工作。为了每天都能够坚持着的“苦行”,我想我们需要先努力让自己喜欢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哪怕是必须要做的,也先让自己去喜欢上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主动的、更有动力的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而“乐在其中”。

我自己有过这种体会,当自己一开始觉得是应该、必须、不得不做的,随后使自己喜欢上它,当真正喜欢上它的时候,即便旁人看我好像很辛苦,但自己却感到是种享受,即“乐在其中”。

所以,我觉得,想做好什么,就需要先让自己喜欢上它、爱上它。就像“有情人相会,千里不过一里”。一旦与它产生了“喜欢”的感情,不管多辛苦,都能做到不以为苦了。

所以,要努力培养自己对工作的感情不亚于努力的其他行为

多年前,我遇到一件棘手的事,不知道你们清楚不,我几乎在那两三年里的每一天都处于“每时每刻都在与它的纠缠中”的状态,这种“纠缠”也是一种情感的连接,然后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走路做饭都思考着如何拨云见日,这些成了我整个人的一部分,没有几乎。后来,也就是这种“极度认真”的态度帮助我和我们一步一步走出“雾霾”。

而今,我也很想把我的感想感悟分享给你们兄妹。其实很多事情看似不一样,道理却都一样。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知道但做不到”,这时候也许我们就需要“慢下来”,看看自己目前的状态和态度。当然,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我们在某条路上走得非常艰难的时候,也需要“慢下来”回观一下,看看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或换一种思维,是否需要调整路线了?

做人做事向来没有近路,只要对一个事有热情,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的态度为基础,再有了好的心态,把挫折看作是磨练自己成长的机会,把出错的方面经常拿出来反复的反省、修正,发现自身的智之不足,从而总结教训、不断改进,相信终点就在眼前。

另外,不知道你对工作是怎样的理解,为什么人都要工作?

我觉得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为了温饱,它还包含着比赚钱更重要的意义。比如精神的满足感和充实感,我们可以通过工作寻找到人生新的意义和体验,以及价值。

孩子,如你奶奶所说,“你们长多大也都是我的孩子”,无论何时,我和你们的父亲都在你们身边,只希望你们遇事勇于面对,健康愉快的生活!  

            爱你们的妈妈

                                 


我能做的不多,你需要的时候,我总在!



向上滑动阅览

游戏规则变了,你变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夸赞不如鼓励

孩子的反叛可以避免吗(2)——榜样的力量

孩子的反叛可以避免吗(1)——看见

怎样才是真正爱自己

放过孩子也是放过自己

语言的力量

美好的“第一次”

做好60分“妈妈”

《走出剧情》您看了吗?

青春期“早恋”

“开心果”就真的没烦恼吗

唠叨的背后是焦虑

总是指责他人的人

伪陪伴不如不陪伴

关系中的阉割

如何与孩子相处

喂养不是喂奶

他不是父亲,他是大boss

潜意识的力量

通过亲密关系中的“缠绕”找到自我

“我”承接了奶奶心中的“魔鬼”

所有压抑的情绪都不会无故的消失

改掉写作业磨蹭的三个实操法

足够好的妈妈

为何总与人亲近不起

仪式感有必要吗

当我是一只装满爱的瓶子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阅读分享之七

对孩子的“禁止”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

茉莉花茶

意境醉人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可以陪陪我吗?就一分钟”有感

孩子为何要说谎

关于情绪——愤怒

每一块砖头都是为了建造自己心中的房子

今天我值班——家长做好家长,孩子自然就好!

感恩那些“逼”过我的人

如何走进孩子心灵

老小孩儿

嗝嗝老师: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差家长)


关爱生活, 关爱心灵,  关注心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