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嗯,为了避免不告而别,做了中产先生mini,主打精悍短文。 ![]() 1312个字 阅读时长:4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 ![]() 酒肉情侣。 周末两天,520、521,都过去了。 媒体曝出一个数据: 520婚姻登记数据大幅降低。 看媒体汇总: 江苏:今年11156去年15003;降25.6% 广东:今年12450去年20892;降40.4% 四川:今年1.6万去年2.5万;降36% 福建:今年6270去年10159;降38.8% 贵州:今年6873去年14876;降53.8% 湖北:今年9455去年17717;降46.6% 湖南:今年4576去年17595;降74%。 国家部门,社会各方,为了520能便利结婚,不可谓不努力: 各地都在推进结婚登记“跨省通办”,方便外地人凭居住证就可以在当地领取结婚证。 甚至有高校也给在读大学生领取结婚证亮绿灯,之前我记得还有高校规定不准校园里手拉手。 但是,即便如此,结婚登记数据还是下滑严重。 恐怕原因不只是男女比例、房价彩礼这么简单。 ![]() 中产计划,有见识的人在一起 -2 - 传统的分析框架里,年轻人结婚数减少无非就那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1、男女比例 2、房价彩礼 3、性别对立 但是: 经过长时间外部条件的影响,年轻人婚恋观念也有所改变。 这两年,我越来越多的看到一个词: 酒肉情侣。 什么叫酒肉情侣呢? 按照字面理解,类似酒肉朋友,是当代青年恋爱关系的新模式,就是两人交往的主要内容就是吃喝玩乐风花雪月,吃饭、看电影、旅游、开房……在一起很开心,但是不会主动涉及买房、结婚和生子的话题。 这种恋爱模式完全是消费模式的,而不是传统的婚恋模式。 传统的婚恋模式,基本是互助生产的模式,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但是恋爱就要买房,买完房就要组成家庭,成为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不管是生产人、还是生产钱、还是生产劳动力或者其他资源。 年轻人不再愿意这么做了。 背后的原因也容易理解: 1、代价太高付不起 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代价太高,当代年轻人付不起,就算掏空六个钱包结婚付得起,结婚之后,30年房贷,孩子的教育、未来的养老,在不确定性的当下,过于沉重和遥远。 不如主打一个快乐。 2、个体不再依赖婚姻 以前结婚是为了穿衣吃饭,搭伙过日子,一起抵御风险,但是现在社会生产力提高,个人温饱不在话下,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反而是结婚会拖累自己的生活质量。 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悖论: 男生不愿意为结婚去背房贷,女生不愿意为结婚降低生活品质。 520这种消费主义节日,营销了这么多年,终于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实现了。 - 3 - 结语 年轻人的婚恋观念的转变,有点像压力之下的应激反应: 想明白了。 心疼年轻人一秒钟。 这种观念有普适性,反映在今年经济的很多方面: 不买房之后,各种服务性消费都起来了,特别是餐饮和旅游,毕竟和房贷相比,这些花费都是小打小闹,但是特别能取悦自己。 经济学上好像叫口红效应。 居民的压力真的太大了,应该减一点负了,多消费一点,多快乐一点。 另外,最近大家都在谈海参崴,说什么的都有,在地缘上想得复杂了,在经济上又想的简单了,今天中产计划聊一聊,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就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