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

 为什么73 2023-05-24 发布于北京

老板来碗独参汤 2023-05-24 12:00 发表于天津
图片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

图片

你有过感到恐惧的时候吗?

恐惧对于我们来说,

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

当潜意识中发现有未知的,

不可预知的情况出现时,

就会产生恐惧的情感。

举个例子,当你即将上台进行表演,或者上台演讲时,看似紧张的很情绪里,其实隐藏着恐惧。因为不确定,一会舞台上的演出是否会顺利,即使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却还是担心会不会有意外发生。这时,恐惧的情感就在心底悄然滋生。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恐惧是如何产生的,对我们的人体有什么影响?若是有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如何规避。

图片

恐惧的产生

首先恐惧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专业名词——恐惧反应。恐惧反应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面对危险环境时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所形成的恐惧记忆在个体再次面对危险情景时起警示作用,对人类和动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但异常的恐惧记忆所引起的过度恐惧反应可导致精神疾病发生。例如临床上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便与高水平的恐惧状态密切相关。

由此我们可知,恐惧不是简简单单地只出现一次,从而永远消失。还是开头讲的那个例子,如果某一次上台发言的时候出现了意外,那么下一次上台的时候,在恐惧反应的作用下,心底的恐惧会加强。

图片

这看似是一个不好的机制,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恐惧反应的诞生具有伟大的进步意义。当下一次面对危险环境时,在恐惧反应的作用下,人们心底滋生恐惧的情感,会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度过危险环境,人类才得以延续。

脑部机制

图片

杏仁核是参与恐惧记忆调控的核心脑区,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大脑的恐惧中心。由于个人体质差异以及受遗传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杏仁核敏感度不同。杏仁核的敏感程度较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胆子很大。

了解了杏仁核是如何工作的,让我们来看看恐惧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以听觉信息导致恐惧的产生为例。听觉信息经听觉皮层及丘脑的内侧膝状体核等核团传入杏仁核外侧区的兴奋性神经元,随后杏仁核外侧区神经元直接投射至中央杏仁核或间接经基底杏仁核区投射至中央杏仁核,最后中央杏仁核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下行,投射至脑干和下丘脑相应区域,进而产生恐惧情感。

简单来讲,一条由丘脑经过皮层投射到杏仁核的“高通道”,这条通道能够对信息进行全面的精细加工。另一条是由丘脑直接投射到杏仁核的“低通道”,“低路”绕过了皮层,没有对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因此加工速度更快,可以保证生物体在有意识的皮层表征出现之前对恐惧等威胁性刺激迅速产生反应。

以上就是恐惧产生的原因,下篇的系列文章,我们会从中医的角度讨论恐惧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克服恐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