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读书和写作结缘

 聚焦陕西 2023-05-24 发布于陕西

         说到读书,谈起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我深有感触。这一生,我与读书和写作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出生在渭北平原的我,孩童时代,每天看到村里的大姐姐、大哥哥背着书包去上学很是羡慕,总是仰着小脸问妈妈:“我啥时也能去上学读书呀?”妈妈笑着回答我:“快了,等到明年秋天你就可以去上学了。”妈妈的回答让我很开心。

到了第二年开学的日子,一大早,我背着妈妈用手工针细心缝制的粗布格子书包,高高兴兴的和对门的翠娃去上学了,翠娃和我一般大。那时正值生产队时期,村里的大人每天天刚亮就去地里挣工分忙去了,一个家庭能供一个娃读书上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翠娃她姐大了能帮大人挣工分,上学的自然就是翠娃。翠娃也喜欢读书,每次有好的小人书(俗称娃娃书)都会和我分享,我们经常一起看书。

好景不长,翠娃的父亲患了严重的哮喘,喘的厉害的时候气都上不来,她家里人不想继续供翠娃上学了,二年级时翠娃就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羊割猪草去了。每次放学回家,我都会跑去找她,她总是忧郁的对我说:“你一定要多读书,要好好上学啊!”说着话,翠娃的眼眶里有泪珠在滚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翠娃对读书、上学的渴望。翠娃的话,我记在了心里。

小学三年级时,为了借阅图书我常常跑到邻村的姨妈家去。姨妈家的女子腊腊姐收藏了很多小人书和故事书,那时没有书柜,那些书就放在她家火炕上一侧的木头箱子里。

一个周末,放学后,我匆匆跑去了姨妈家找书,腊腊姐不在,为了翻到我未看完、惦记着的《西游记》时,我自己鼓着狠劲硬是把那么重的木头箱子掀了起来,头伸进去找书,因为自己太小,箱子盖太重,结果箱子盖压下来把我夹住了,被夹住的我急的胡乱大喊,幸好姨妈的儿子回家来取东西,听到大喊声,他赶紧跑了进来才把我“解救”了,如果当天家里没人发现我被夹住,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从那以后,每每再去姨妈家,姨妈就让腊腊姐啥都不干,看着我、陪着我看书,总害怕我为了看书乱翻箱子、出乱子。而腊腊姐也喜欢我去她家,因为我去了,姨妈就不让她干地里活了,她也可以跟着我一起看书了。听妈妈说腊腊姐小学时书读的很好,因为家里劳力少,所以就早早的在家帮着姨妈务农了。腊腊姐曾对我说:“一定要多读书识字,有文化了将来才会有出息。”腊腊姐的话,我有所触动。

小学五年级时,学校调来了一位40多岁的女老师——张会英,张老师最为特别的一点就是,不管是期中还是期末考试,她给考试成绩优秀学生的奖励就是图书,而奖励给学生的图书都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买的。张老师给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要为实现理想而认真读书、努力学习。张老师的话,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张老师奖励给我的图书里有一本《作文辅导300例》,这本书通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写作的思路豁然而开,我学会了在作文中熟练运用“排比句”,我学会了在散文写作中描述到“形散神不散”的良好效果,在写作说明文时,我还学会了恰到好处的运用“拟人”手法描述,这本书给我在写作文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翻看来翻看去爱不释手,书的封面都快被我翻烂了,我就用胶带把封面粘贴起来,把它藏在了家里后院的一个放衣服的箱子里。

一天放学回家,妈妈告诉我,要过年了,她就把后院的不用东西整理起来卖了。刚走进门的我听说了一愣,赶紧问:“妈,你有没有动后院的那个箱子?”,妈妈:“说动了呀,里边还有几本烂书,一起都卖了。”

我一听就急了,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后院,翻开箱子一看我的书没了,着急的我又赶紧跑到门外,幸好那个收破烂的叔叔在村里还没走远,他正在地上分类整理收到的物品。我跑到跟前拉住他就问:“叔叔,你刚才收拾物品时看到一本书了吗,就是一本绿色的、封面用胶带粘贴着的?”叔叔楞了一下说:“有有有!”叔叔找出那本书,看到我很着急的样子,可能觉得这本书肯定对我很重要,就把书还给了我。我激动的对他说:“谢谢叔叔!”找回书的那一刻,我比捡回来金子都要高兴。

小姨高中毕业后到镇上的拖拉机站来上班了,她知道我打小喜欢看书,就骑上自行车带我去很远的固市镇。那里的街道上有一个刚开的书店,有好多图书,可以边看边选。每次去了我都会选上两三本,小姨也就毫不犹豫的给我买了;同时,小姨也会去选她自己喜欢看的新小说,一起买了。买到书后,小姨就带上我骑上自行车,我俩一路高歌的跑回家。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我看我的书,她看她的小说。小姨给我说:“一定要坚持读书学习,将来要考个好大学。”小姨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鞭策和鼓励。

因为读书,我认识了好多生字;因为读书,我特别喜欢上了写日记和写文章。最初参加工作,是在临渭区基层的一个乡村小学支教,课余时间我就不停翻阅各类书籍,撰写教学论文,每每投稿后都会收到编辑部的回复,稿件被收录,并且会邮寄来获奖证书。仔细翻阅,曾经荣获有全国百年树人杯大赛组委会的证书颁发,有湖南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的证书颁发……那时的我,虽然工资很低,学校很远,来回都不方便,但是读书和写作与我为伴、让我痴迷,感觉自己每天过的都很充实。

2017年参加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我写的散文《东头妈》荣获了全国总工会“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征文类一等奖,在人民网、中国妇女报被推荐,我应邀赴北京现代文学馆参加了颁奖典礼。

岁月告诉我们,生命中的遇见,都是一种注定。有些人对你来说可能是来陪伴成长的,有些人对你来说可能是用来遗忘的,还有些人对你来说也许是刻骨铭心的。翠娃、张老师、腊腊姐、小姨都是我人生路上难忘的伙伴、恩师、亲人,她们给了我鼓励和鞭策,让我爱上了读书与写作;她们给了我勇气和机遇,让我坚持读书和写作。

从古到今,翻阅历史,那些真正在行业里崭露头角的人,哪个不是在曾经看不到光的过程里缓缓爬行呢?只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我们才会有所沉淀,才会拥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与思考,而不断变换的岁月,亦会打磨出我们的能力和做事的恒心。既是考验,也是磨练。

网上有句话:“真正的难事是始终对一件事情认真。”有了不畏艰难的过程,才有了苦尽甘来的结果。读书和写作对我的影响,我在读书和写作中的收获,让我感言,读书育人、读书励志——你方能收获出彩的人生!

原创作者:郝英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