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占比近9成,越南腰果垄断中国市场,20万亩国产腰果缘何所剩无几

 昵称散步收藏 2023-05-24 发布于上海

#夏日生活打卡季#

腰果,漆树科腰果属多年生热带植物,原产于巴西东北部地区,约在16世纪开始在南美洲栽培并传入亚洲和非洲,当前腰果大多分布在北纬27°和南纬28°之间,规模化的种植园主要集中在北纬15°和南纬15°之间。

作为世界四大坚果之一的腰果,因口感优良、营养丰富,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当然其价格也相当“哇塞”,且是几十年来一直很“哇塞”。

广泛的消费群体,持久、较高的价格,让腰果不论从贸易量还是贸易金额上,在全球坚果贸易中均排在前列。

我国也是腰果消费大国(指总量,人均消费较低),并且近几年消费增速明显,业内人士预测未来消费潜力将更大。

我国腰果产量极少,严重依赖进口,国内腰果市场几乎被越南垄断。

不过,越南非但不是全球最大的腰果生产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腰果进口国,同时越南是也不是全球最大腰果出口国。

我国虽然当下腰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极少,但上世纪70年代末期,种植面积却高达20万亩,所产腰果能自给的同时还是出口创汇重要的农产品。

越南腰果的“是与不是”;价格一直“哇塞”的前提下我国消失的20万亩腰果林;看起来有些矛盾,其中缘由挺有意思,今天和大家详细的聊一聊。

不带壳的坚果

事实上,腰果本身就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存在。

惯性思维下,坚果就该有壳。

市场上坚果的种类有很多,不带壳的坚果并不稀奇,核桃仁、杏仁到处有卖,稀奇的是消费者在市场上就没见过带壳的腰果。

其实,树上的腰果也有十分坚硬的外壳,另外与其它坚果相比,树上的腰果顶端还长着一个由花托发育而来形状与莲雾相似、颜色鲜艳的假果,通常被称为腰果梨。

腰果梨的存在尽显了植物的聪明之处,颜色鲜艳水分充足的腰果梨可以引诱动物采食,动物采食腰果梨后会把带有坚硬外壳、具有繁殖能力的腰果丢弃,这样腰果种群便得以繁衍和扩张。

当然腰果壳虽然坚硬,但也有被破坏的可能,因此在进化过程中腰果给自己加了“双保险”,其果壳不仅坚硬还有毒。

腰果壳中含有的卡多酚和阿纳卡酸,不仅有毒还有较强的腐蚀性,一旦果壳被动物破坏,壳液就会流出,接触皮肤就会被腐蚀,食用就可能中毒。

但显然,腰果还是不够聪明,没算到这世界上还有会使用工具的人类,没有毒且口味俱佳的腰果仁还是成了人类的盘中餐。

不过要是换个思路看问题,如果腰果仁不被人类喜欢,腰果也不会被大范围种植了,说不定现在种群还局限在南美洲呢。

腰果壳有毒加工后才能上市,就是为什么消费者购买到的腰果都不带壳的原因,另外也是越南腰果存在“是与不是”矛盾的原因。

越南是也不是全球最大腰果出口国

现阶段世界上腰果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科特迪瓦、柬埔寨、印度、越南、巴西、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哥伦比亚等。

目前越南带壳腰果年产量还不到40万吨,并且带壳腰果的出口量极少,而科特迪瓦和柬埔寨带壳腰果年产量均在100万吨以上,其中科特迪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带壳腰果出口国,所以若按带壳腰果算,越南显然不是全球最大的腰果生产和出口国。

越南腰果产业化发展较晚,虽腰果树早在19世纪就已传入越南,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被作为经济树种栽培。

不过对于种植、加工均属劳动密集型的腰果产业,越南腰果产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并且在客观因素限制和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更加重视腰果加工业,腰果贸易上以出口消费者可直接食用的去壳腰果为主。

发展至今,越南去壳腰果的年出口量已经超过50万吨,出口约占全球去壳腰果出口量的80%,所以按去壳腰果算的话,越南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腰果出口国。

去壳腰果的重量仅占腰果的3成不到,所以为满足去壳腰果出口,越南每年要从柬埔寨、科特迪瓦等国进口约150万吨左右的带壳腰果,所以再按带壳腰果算的话,越南又是全球最大的腰果进口国。

“消失”的20万亩国产腰果林

事实上,我国腰果产业化发展时间比越南要早,腰果在上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50年代末期其经济性就已被重视,并在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南方省份试种,云南和海南最早试种成功。

随后海南乐东逐渐成为我国腰果产业的发展中心,种植面积不断扩张,到1978年腰果种植面积达到约20万亩左右。

我国腰果产业的发展同样重视加工,彼时国产腰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从事腰果种植业的果农和加工业的企业均获益颇丰。

不过再随后我国腰果的种植面积并没有继续扩张,20万亩成了“顶峰”。

上世纪80年代后,去壳腰果的价格一直上涨,但加工厂收购果农的腰果价格却不见明显上涨,同时期于农民而言香蕉等经济作物的收益提高,不少原本种植腰果的果农要么直接弃种腰果,要么开始换种植香蕉等效益更好的其它经济作物,到1985年我国腰果的种植面积已缩减至16万亩。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海南腰果产区又因地产、贸易、农业企业的进入,大面积的腰果树遭到了砍伐,到2000年时我国腰果仅剩5万亩左右。

再10年到2010年仅剩2000余亩,随后更是降至百余亩,到2018年30年的时间,20万亩国产腰果林消失了。

被越南腰果“垄断”的中国市场

我国腰果种植面积的减少的同时,市场需求却一直在增长,21世纪后越南腰果开始进入并逐渐垄断我国市场。

2018年我国进口去壳腰果约1.077万吨,其中有约1.059万吨来自越南,占比高达98%。

2022年我国共进口去壳腰果约4.23万吨,其中有约3.75万吨来自越南,占比仍然近9成。

从2018年到2022年,5年时间,我国进口腰果量翻了近4倍,并且大概率的以后还会继续增长。

或许将来越南腰果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会有所改变(这是另一个话题,腰果去壳加工没啥技术含量,柬埔寨、科特迪瓦都准备转型,我国腰果来源国较多,竞争之下越南腰果市场占有率下降是迟早的事情,这里就不详聊了),但想要摆脱进口依赖,显然还是得自己种植才行。

再种20万亩?

腰果的市场需求在涨、价格稳定在高位,确实有再发展种植的前提,从2019年开始国内就已喊出再塑国产腰果辉煌的口号,不少新植腰果树已在海南落地,现阶段部分园区已经挂果。

那是不是要再种20万亩夺回国内市场甚至种更多抢占国际市场?

想的有点多了,国产腰果是要有,但重塑辉煌不至于再种20万亩。

一方面,以前导致国产腰果由盛转衰的问题当下仍在且腰果的种植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如今已不占优势,靠优质作为核心竞争力又多少有些空洞。

另一方面,重塑辉煌完全可以凭借其它措施达到,种腰果永远不如买腰果赚钱,全球腰果种植面积那么大,完全可以去投资、合作,帮助出口带壳腰果的国家转型。

当然,还可以再“狠”一点,培育优质腰果品种,全球推广种植,通过知识产权控制腰果贸易,成就另一种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