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享共建联合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3-05-24 | 阅:  转:  |  分享 
  
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
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 2.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
流长。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元谋人和北京人R.河姆渡聚落和山顶洞人 C.北京人和蓝田人D.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姜太公 B.炎帝、黄帝C.蚩尤D.尧、舜 4 如图是干栏式房
屋,它是下列哪一支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5.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6春秋时
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第一个建立霸业的是A.晋文公B.齐桓公C.秦穆公D.楚庄王 7.“光武中兴”出现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A.
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 8.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只要人民读一种书。其共同目的是 A减轻人民负担B.以德化民 C.摧残文
化,实行暴政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B.牧野之战C陈胜吴广起义D.刘邦、项羽起
义 11.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后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 是A.大兴土木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
.平抑物价 12.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
元盛世 13.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一书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其中,甲骨文具备的构字方法是①象形②指事③会意
④形声⑤假借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14.周杰伦的歌曲《乱舞春秋》中有一句“曹魏枭雄在,蜀汉多人才”
,这一句歌词中的“曹魏”建立者是A.曹操B.曹不C.曹植D.司马懿 16.“…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
帛之饶,覆衣天下。” 反映的是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何处经济开发情况? A.江南地区B.江北地区C.黄河流域D.长城以北 17. 42
0年-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四个朝代,史称“南朝”,这四个政权 依次更替的顺序是A齐、宋、陈、梁B.梁、宋、齐、
陈 C.宋、齐、梁、陈D.陈、齐、宋、梁 18如图所示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料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
成就。其中领先世界近千年的一项成果是 A.圆周率的计算 B.《大明历》的创制 C.指南车的制造 D.千里船的制造 19.时空观念是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时代是 A.商朝、东周、三国 B.商朝、秦朝、三国 C.商、西汉、北魏 D.商、东汉
、西晋 20.它是我国现存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它是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对农业生产经
验的总结,这部农书是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农政全书》D《兰亭集序》 二、识图题(共10分) 21.中国古代曾创
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阅读右边图片,回答问题。(10分)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2分) (2
)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2分) (4)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2分) (5
)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三、归纳列举(第21题5分,第22题6分,第23题2分,共13分)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战
役名称。(5分) (1)炎黄联合打败了蚩尤的战役 。 (2)项羽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的战役: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
础的战役: 。 (4)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 。 (5)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战役: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6分) (1)把西汉推向鼎盛时期的是: 。 (2)改进造纸术的是: 。 (3)中国古代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 。 (4)东晋的建立者: 。(5)东晋最著名的画家,《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作者: 。
(6)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古代工程。(2分) (1)能起到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
并造福千秋的古代综合性水利工程: 。 (2)为保卫国家,抵御匈奴侵犯的古代工程是: 。 四、材料分析题(第25题8分,第26题
14分,共22分) 25.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
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
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 ——摘编
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
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
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 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式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
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
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
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1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分) (2)据材料二,“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不得抄原文)(2分) 26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
上的多次改革,也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推动了 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
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 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 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
、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2分)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家给人足
”?(2 分)改革中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2分)这次改革对该国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
(1分)诏令体现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 1分)结合所学指 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2分) (3)请结合以上改革,并联系现实,谈谈
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五、综合探究题(15分) 27.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二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
的重 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民族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2)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何时大规模内迁?(2分)内迁后,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步骤二:体验历史上
的民族关系】 (3)上图再现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4)西汉建国之初年曾对匈奴实行“和亲”,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大举反击匈奴,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为什么前后不同?(2分) 【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由古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2分)
献花(0)
+1
(本文系教育启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