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联大人物之朱自清

 兰州家长 2023-05-24 发布于甘肃

在头条写作的人,大概没有人没读过《背影》、《荷塘月色》和《春》吧?这些文章或深情,或唯美,或蓬勃,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都影响过我们的思想或文字表达。这些散文的作者就是朱自清。

朱自清的籍贯是浙江绍兴,但他出生于海州,在扬州接受启蒙,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8岁时,考入北大预科,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多所中学及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21岁开始发表诗歌、散文作品。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之后,凭借着特有的清新俊丽的优美文笔,获得了众多读者的认可,由此成为了公认的成就杰出的优秀散文家。

文章图片1

朱自清和家人在一起

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靠的是他常年不断的努力。为学好古诗,朱自清下苦功夫,大量背诵古诗词,就连每天上厕所时,都会背两首诗。为提高自己的外国文学素养,他规定自己每天看一本外文书,坚持用中、日、英三种文字写日记。

朱自清的教学也特别认真。他的“文辞研究”课堂上,只有2个学生听课,他依旧教得一丝不苟‬。因为没有教材,就搜集资料写在卡片上,上课时再抄到黑板上。作为教授,朱自清有助教,但学生的作文都是他自己亲笔修改,不要助教帮忙。

抗战期间,生活动荡不安,物质极其贫乏。在最难熬的日子里,妻子甚至还曾偷偷去卖血。作为西南联大堂堂的大学教授、系主任,在冬天却买不起一件大衣。于是人们常常看到朱自清穿着一领云南赶马人的“马锅头毛毡(像蓑衣、像斗蓬),然后再戴个大耳的帽子,以此保暖御寒。奇怪的样子引得路人行注目礼,后来大家习惯了,反而传为美谈。

文章图片2

朱自清手迹

不过,外表儒雅的朱自清,在民族大义面前却是铁骨铮铮。国民党几次三番邀请他到重庆政府做官,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宁可靠写文章补贴家用,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身患胃病的他,宁愿被折磨致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粮。朱自清病逝时只有50岁,清华大学第一次降半旗致哀。毛泽东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我们会在《荷塘月色》、《背影》中,一直铭记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