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联大之汤用彤

 兰州家长 2023-05-24 发布于甘肃

和同时代的大师相比,汤用彤真是既幸运又幸福的人呀!

首先他出身好,父亲是进士,所以能“幼受庭训”;自己是著名的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而且家庭生活幸福,夫妻恩爱;儿子汤一介也学有所成婚姻幸福,真是让人羡慕!

汤用彤是湖北人,但生于甘肃省渭源县。三岁时的某一天,他突然一字不差地背诵出了其父平常吟诵的《桃花扇》中的《哀江南》。父亲惊喜万分,汤用彤因此很早进入父亲的教馆,自幼就接受了严格系统的传统教育,从小便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很早就喜欢研读佛学、玄学等学理比较深奥的学问,为其后来的佛学、玄学等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图片1

汤用彤

汤用彤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留学时,与陈寅恪、吴宓并称为“哈佛三杰”。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

汤用彤是个奇才,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 之一。通晓梵语、巴利语等多种外国语文,熟悉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毕生致力于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和印度哲学的研究。

在大学里,他开设有西洋哲学史、现今哲学、实用主义、实用主义与教育、康德哲学、逻辑学、社会学纲要、伦理学、印度学说史、印度哲学、宗教哲学、佛学史等。既能开中国哲学史的课程,又能开西方哲学史的课程,还能讲授印度哲学史。一位教授能兼开这样三种不同的哲学史课,除汤用彤外别无他人。

文章图片2

中为儿子汤一介

他上课时从不带讲稿,很少板书,也不看学生,而是直接走到讲台边一站,滔滔不绝地讲下去,没有任何重复。他十分重视哲学家的原著,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最好读原著,并启发他们自己到某章某节中去寻求答案,以此培养学生学会读书思考。

在和吴宓讨论一旦国破,该如何应对时,汤用彤说:“国亡之后不必死,而有二事可为:其小者,则以武力图恢复;其大者,则肆力学问,以绝大之魄力,用我国五千年之精神文明,创出一种极有势力之新宗教或新学说,使中国之形式虽亡,而中国之精神、之灵魂永久长存宇宙,则中国不幸后之大幸也。”充分体现出了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高度自信。

汤用彤为人谦和有礼,温润正直。在北大教书时,傅斯年曾请他兼一个办事处的主任,每月送一份薪金。可当发薪时,他却如数将薪金退回,说:“我已在北大拿钱,不能再另拿一份。

他的传世名作包括《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魏晋玄学论稿》、《印度哲学史略》这几部著作都达到了时代学术的高峰,即使在出版几十年后仍然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性经典著作,这使他在国内外均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

为了《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的出版,他花了大约十多年的时间,是在他反复修改的讲义基础上形成的。讲义从20年代初就开始撰写,20年代末完成初稿,30年代又全部修改和补充了一次,后来又花了近四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部著作开辟了中国佛教史研究的新纪元。

文章图片3

和妻子在一起

汤用彤婚姻幸福,家庭和睦,妻子是是个温文尔雅的人,美丽而聪慧。抗美援朝的时候,她把自己保存的金子和首饰全捐献出来。夫妻二人一辈子从来没红过脸。有一次早餐时,妻子将他平时夹馒头吃的黑芝麻粉错拿成茶叶末,汤用彤竟也毫不怀疑地吃了下去,只说了一句“今天的芝麻粉有些涩!”

另一种幸福是有家人传承了其学术。 汤一介是汤用彤的长子,妻子是乐黛云,二人也是琴瑟和鸣,在学术上各有所成。

1963年5月1日晚,汤用彤上天安门城楼观赏焰火,由周恩来总理导见毛泽东主席。毛主席“言其阅读过公所撰全部文章。”

1964年汤用彤病逝,葬于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