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企孙是上海人。他13岁考入清华大学,25岁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3岁时由他主导测定的普朗克常数,在物理学界被沿用了16年。年轻的叶企孙因此一举登上了世界物理学巅峰,凭借超高的物理造诣享誉世界。 ![]() 叶企孙 但他放弃优厚待遇回清华大学任教。在清华期间,他凭一己之力创建了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和地学6个学系,为清华成为世界名校立下汗马功劳。为了给学生们找到好老师,他竭尽全力,三顾茅庐才请来了吴有训等教授,给出了比他这个系主任还要高的工资。他还力排众议,邀请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到清华任教;钱伟长高考物理成绩只有5分,但以语文和历史满分的成绩入读清华历史系,却在9.18事变后立志学习物理。也是在叶企孙的帮助下得以解决,并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钱伟长评价叶企孙说:叶先生一辈子大公无私,从不为个人考虑。。他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了大批科学工作者。 ![]() 叶企孙与学生在一起 他一生未婚,没有自己的孩子,对学生们如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他是严师,在生活中,他是平易近人的兄长。学生们营养不良,他就自掏腰包,给学生们买食品;冬日寒冷他又给学生们购置棉衣棉袜。他的学生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9位两弹一星获得者,王淦昌、王大珩、钱三强、赵九章、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黄昆、朱光亚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是他的学生。正因如此,有人称他是大师的大师。 在西南联大期间,叶企孙曾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此时正值抗战,他和他的学生兼助手熊大缜研制出烈性炸药和地雷无线电设备;他破格给李政道一个留学美国的名额,并用自己的工资对其进行资助。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后曾说:“叶企孙老师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 叶企孙 叶企孙是中国当代物理学的先驱和奠基人是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的创始人、清华大学长期的校领导核心人物之一,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但叶企孙后半生却很不幸运。那是因为他的学生熊大缜在1939年被以特务罪处死。文革时期,红卫兵为了批判吕正操将军,又旧案重提,抓捕、关押了包括叶企孙等在内的当年的所有涉案人员,叶先生以古稀之年而蒙受牢狱之灾。但是面对严刑拷打,他从未屈服过:“我是科学家,我不讲假话”。 1969年,叶企孙被“刑满释放”,身心遭到极大伤害,但也并不象有些文章中说的沦为乞丐。1977年,因病倒在大街上的叶企孙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逝世,享年79岁。1986年熊大镇的冤屈被洗清,叶企孙才终于得以沉冤得雪。 1995年叶企孙铜像落成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2001年,叶企孙的传记《中国科技的基石》问世,至此这位中国当代科技的奠基人,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荣光。李政道在回忆他的这位老师时说:“叶先生对我的教导,是一辈子忘不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