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觉和知觉如何产生

 Budiye 2023-05-24 发布于山东

      《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密度太大,为了能更好地巩固书中的知识,我会以文章的形式进行复盘,这篇文章是对第四章“感觉和知觉”的知识点进行复盘。

      感觉是身体接收信息后产生神经冲动以反映身体内外经验的过程,知觉是理解环境中客体与事件的所有过程,由感觉、知觉组织、辨认和识别三个阶段组成。

      身体的感觉系统对环境中的变化非常敏感,大多数人偏好新的环境输入,这是我们的感觉适应机制在起作用,感觉适应是感觉系统对持续的刺激输入反应逐渐减少的现象,感觉适应能使我们对环境中各种各样的感觉刺激产生注意并做出反应。

      这对于学习有很大的意义,通过持续反复的学习刺激,有一个感觉适应的过程,当我们长期只会看畅销书,那就无法适应看教材,而当我们长期看教材,我们就会启动感觉适应机制,只要持续就会逐渐适应教材的难度。

      所有的对身体的刺激都会以换能的形式转换成身体的反应,即从一种能量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外界的物理刺激转换成一定形式的神经冲动,到达大脑的对应皮层区域,大脑区分出不同的感觉。

      人的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肤觉、前庭觉和动觉、痛觉,这些部分组成人的感觉库,它们就像一张网络互相关联,大脑负责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这就是知觉组织过程,每个部分接受的信息到达大脑进行加工,这时进入注意过程,你将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要获得信息的客体或事件,人们普遍遵循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闭合律、共同命运律的知觉组织原则。

      接近律,我们通常会将接近的元素组织在一起,比如在统计投票数时,我会把投票相同的票放在一起,转而统计投票不同的票,再进行求和得到最终票数。

      相似律,我们会将最相近的元素组织在一起,比如我在记一个单词时,我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当我处于该场景下,就能触发我想起这个单词。

      连续律,知觉被认为是连续的,这里需要一个想象的部分,比如当我熟背了一首唐诗,当只看到上半句时,我能自然而然地想到下半句。

      闭合律,知觉被认为是一个整体,即使有很小的空隙,也会倾向于将它填补。在我们认知事情的过程中,当我们能将一件事看成一个整体,就不会出现混乱不堪的现象,闭合率有利于让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

      共同命运律,人们倾向于将看起来朝相同方向运动的客体组织起来。当网络上出现一个舆论,当舆论朝一个方向酝酿发酵,人们常常会迷失方向,比如滴滴顺风车,因为出现了舆论压力,不得不朝着这个舆论的方向发展下去,结果就是停车整顿。

      我们无时无刻在发生许多感觉,许多不同的知觉过程需要大脑以某一种方式进行整合,通常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相对恒定的,包括知觉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当然我们也常常会以错误的方式体验一个客体或事件,以致于我们产生错觉。

      辨认与识别过程是知觉的最后一个阶段,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加工过程。自下而上的过程是一个数据驱动的过程,以事实为基础,将来自外界的刺激加工转换成抽象表征,这种加工始于外界的感觉信息,比如我们在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时,就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自上而下的过程是一个概念驱动的过程,牵涉到过去知觉环境的经验、知识、文化背景等,记忆中存储的知识量影响了我们对输入信息的解释,我们的期望影响了加工过程,比如当我们对一个环境很熟悉,当我们还未到达特定的地点,我们就能想到那个地点的物理特征了。

      总结一下,知觉就是身体受到环境刺激,输入信息转换为身体的反应,即感觉,经过知觉组织过程,这就产生了自下而上的辨认与识别过程;而自上而下的辨认与识别过程是一个逆向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