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大林讲故事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5-24 发布于北京

      《赫鲁晓夫回忆录》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高层政治生活图景,那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一个超级大国的管理运作,倒很像电影里座山雕控制下的威虎山。基本上没有制度性的正式会议,有的只是一个“饭圈”。斯大林会经常请一些人加入饭局,在餐桌上会谈一些事,会安排一些重大事项。有时设饭局也可能完全与工作无关,只是斯大林上来兴致要热闹消遣一下。但对于当时那些苏共的高官们来说,不管是为工作还是为消遣都是同样重要的。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还在那个圈子里。所以那些高官整日提心吊胆于此,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接到斯大林的邀请,就凶多吉少了,轻则受到冷落排挤,重则跟着杀身之祸。

      赫鲁晓夫讲述了一个典型的圈子活动的过程。通常是某一天的下午斯大林从他常住的近郊别墅来到莫斯科,然后通知一些官员一起吃晚餐,晚饭后在克里姆林宫看电影。看完电影斯大林会说,我有些饿,我们一起到别墅吃点东西吧!

      其实大家都不饿,而且第二天还得上班工作,打心眼里不愿去。但每个人还都得说:是呀,我也饿了。因为大家都深知,这顿饭不只是一顿饭,它是个圈子,离开了可就不好办了。

      去近郊别墅其实沿着一条大路很快就能到,但车队要在旁边的小路上左穿右绕上一阵子。这是斯大林亲自选的路,而且每次都不一样,事先没人知道,连贴身警卫也不知道今天要走哪条路。那个近郊别墅一道道的门锁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安全措施也总是花样翻新,今天放一条狗,明天装一个电子报警系统。

      共餐时,每道菜斯大林都不会去先碰的,每当他想要吃某个菜时都会暗示别人先尝一下。

      这样的夜餐往往要持续到凌晨,斯大林开始睡觉,别人则要打着哈欠去上班。

      斯大林不止怕死,赫鲁晓夫在书中说他还特别惧怕孤独,这可能是他请这些人吃饭的一个原因。他的生活习惯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或做其它的事。当无事可做或不想做事的时候,就用这种方式找人陪着。一整晚当然不只是吃饭,会聊天,会说事,会讲故事。

      斯大林有时会讲他爸爸的故事,也会讲他自己遇到的事。他不止一次讲的故事中有一个是他从前打猎的故事,大意是说他走了12俄里看见有一棵树上有24只鹧鸪,可他只带了12颗子弹。他打死12只后回家拿子弹,回来后把剩下的12只也打死了,用绳子捆在一起绑在腰间拖着回家了。

      这故事显然太不着边际,赫鲁晓夫在席间上厕所时会忍不住和别人议论,说一个人怎么能在一天内赶48俄里的山路?他在撒谎。

      48俄里的山路到底是什么概念我不清楚,斯大林到底有没有百发百中的枪法我也不知道,我所好奇的是这种被称作鹧鸪的鸟怎么会那么老实?一半的伙伴被枪杀,剩下的一半竟然还在树上等着猎人回去拿子弹。大概是它们太留恋那棵树了,那大概也属于它们离不开的圈子。

      赫鲁晓夫在书中说他不明白斯大林为什么要对他们讲这个明显是谎言的故事。我读完这段之后也陷入沉思。我不知道斯大林是否在含沙射影地暗示他的那帮喽啰,你们就是那一树的鹧鸪,明知会死也不肯离开这圈子。但我却想起了中国的一个四字成语:指鹿为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