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周顺义小传(03)

 湘西美文 2023-05-24 发布于浙江


周顺义小传

/黄继瑜


第三集 高考失利

上世纪的1965年,周顺义和洪家春同在公社初中读初三,家春喜欢上了品学兼优的顺义;顺义也喜欢上身材高大、温顺善良、乐于助人的家春。顺义考上了县高级中学;家春成绩稍逊一筹,没考上高中,回家当社员。

周顺义只读一年高中,遇上“文革”,成了″老三届"大家庭中的一员,当上了回乡″知青”,其实就是生产队长指挥棒下的社员。顺义和家春结婚后,家春说:″顺义啊,'文革’帮了我大忙。要不然,你考上大学,还能要我吗?”

″说傻话!我俩立过山盟海誓,永不分离。我家穷,母子相依为命,你能看上我,就算烧高香喽!"

1977年恢复高考,周顺义自暴自弃,以″只读一年高中”为由,放弃高考。1978年,国家继续允许″老三届”人参加高考,家春极力促成顺义参加高考,从娘家两个嫂子手里借来三十块钱,作报名费和资料费。

麦收以后,周顺义向生产队长请假一个月,在家复习功课。白天背政治、语文、历史、地理,晚上专攻数学。蚊虫叮咬,不住拍打,发出叭叭响声。洪家春等两个女儿睡了,起来拿扇子为顺义扇风,既驱蚊子又凉爽。唯一不足的是,会把豆大的煤油灯扇灭。第二天,家春找出结婚时娘家陪嫁来的罩灯座子,又去街上买了个玻璃灯罩子,罩灯又放出了青春的光芒。家春每晚都给顺义扇风打蚊子,直到深更半夜。周三奶一觉睡醒后,就催儿子早点休息。

7月19日,周顺义一切准备就绪,整装待发,家春送顺义上路去县城参加高考,祝他一路顺风,连中三元。

7月20日7点,顺义和他二大爷的二孙子周兵一起,精神饱满,高高兴兴地从住地出发,奔赴考场。第一场政治考完,叔侄俩开心地回住所休息。第二场考语文,周顺义大略浏览一下试卷,觉得试卷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特别是那材料作文,做起来得心应手。考试时间到了,顺义乐滋滋地走出考场,和侄儿周兵走出考点大门,交流一下考试情况,两人喜洋洋者矣。忽听有人大声喊″周兵",顺义见是周兵的爸爸周顺其,说:″哥,你怎么来啦?”

″顺义啊,三大娘病了,凌晨三点来的。走吧,去医院,到那里你一切都明白了。”周顺其说。

顺义听了这个消息,如同五雷轰顶,冷水浇头,原先为自己语文考得好而庆幸的高兴劲一扫而光,如泄了气的皮球,感极劝悲者矣!顺义和周顺其来到县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见到母亲中风不语,半身不遂,两行热泪滴湿了汗衫的前襟。家春见丈夫在哭,自己的泪水也不由自主落下。

20号晚上,顺义要家春回家带孩子。自己陪老妈,一夜无眠。21号,家春早上七点赶到医院,接替顺义照看老妈。顺义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踱进了考场,一天的数学、历史两场考试全不理想。晚上,家春又回家,由顺义看护老妈。22日上午考地理,下午考外语。顺义情绪跌落到低谷,发挥极不正常。当时,顺义已觉得大学梦已灰飞烟灭,荡然无存,只好认命。

周三奶在顺义和家春的精心照顾下,住院二十天,保住了生命。周三奶出院后,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行动不便,语言不清,失去了一切劳动能力,就连一口开水也烧不了。洪家春每天去生产队劳动,中途都要和回家喂奶的妇女一样,回家倒水给婆婆喝,让她吃点什么。家中如果烙有纯粮饼,家春都要收点起来,不让两个女儿看见,留给婆婆吃。

顺义收工回家,都要给妈妈按摩腿和膀子,搀扶妈妈学走路。为了让妈妈学走路,顺义在院里搭上一个长方形木架,让妈妈扶栏杆学走路锻炼。寒来暑往,除了遇上恶劣天气,周三奶都要沿木架转几圈。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以后,周三奶终于自己拄着拐棍,又能扭动小金莲了,也会说简单的话。家春高兴地对顺义说:″孩子她爸,幸好你没考上大学,要不然,我也不知要遭多少罪,妈也不可能康复得那么快,那么好,全亏了你!”

″孩子她妈,妈的病能康复得这么快,这么好,还是妈摊上了一个贤惠的好儿媳妇,妈也不知哪辈子积的德。好儿子不如好媳妇啊!”

周顺义虽然贫穷,生活艰苦,由于母慈子孝,却也平安幸福。到1982年春天,他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自称是赢家老母,来带亲生儿子周顺义回家认祖归宗的。

一石激起千重浪,赢老太婆的到来,给周家引起轩然大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疯子不认生母》。

(待续)

资料来源:湘西美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