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回伦敦国美,藏在记忆深处的那些画。

 新用户8522pijw 2023-05-24 发布于北京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尔加广场,是伦敦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每当节日或盛典,成千上万的市民们自发地来到这里庆祝狂欢。广场南端的纳尔逊纪念柱,高耸入云。柱基的四周,趴着四只巨大的铜狮,桀骜而雄伟,二百多年来,它们的双眼见证着英国的各个历史瞬间。

与纪念柱正对的广场北面,是一栋精美绝伦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英国国家美术馆。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迈上台阶,走到巨大的罗马柱廊下,耀眼的阳光透过廊柱洒在身上,整个广场映入眼帘。回转身,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正门就在眼前。推开侧边的旋转门进入馆内,所有的喧嚣和热闹瞬间停在身后。仅一门之隔,空寂而清冷、悠长而醇厚,大隐隐于市,大约就是如此了。




1、《镜前的维纳斯(LA Venus del espejo)》

创作:1647-1651

作者:迭戈·委拉斯凯兹 Diego Velazquez

2 、《使节 (The Ambassadors)》

创作:1533

作者:小汉斯·荷尔拜因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3、《岩间圣母(The Virgin of the Rocks)》

创作:1483-1508(第二幅)

作者:列雷奥纳多 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4、《阿诺菲尼的婚礼

(Giovanni Arnolfini and His Wife)》

创作:1434

作者: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

5、《向日葵 (Sunflowers)》

 创作:1888

作者: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6、《椅子(Van Gogh's Chair)》

创作:1888年

作者: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7、《麦田与丝柏树

       (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

 创作:1889年

作者: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8、《鸢尾花 (lrises)》

创作:1914-1917

作者: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9、《参孙和达利拉(Samson and Delilah)》

创作:1609-1610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10、《站在琴前的年轻女人》

       A Young Woman Standing at a Virginal

创作:1670-72

作者:扬·维米尔 Johannes Vermeer


11、《戴草帽的自画像》

       (Self - Portrait in a Straw Hat)》

创作:1782 年

 作者: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 

                   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

12、《被蜥蜴咬伤的男孩

(Boy Bitten by a Lizard)》

创作:1594-1595

作者: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3、《维纳斯和战神(Venus and Mars)》

创作:1485年

作者:桑得罗·玻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14、《男人肖像(Portrait of a Man)》

创作:1433

作者:扬·范鲁克 Jan Van Eyck



15、《阿克特翁之死

(The Death of Actaeon)》

创作:1559-1575年

作者:提香·韦切利奥 Tiziano Vecelli

16、《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

(The Fighting Temeraire)》

 创作:1839

作者:约瑟夫·马洛德·威廉 ·特纳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17、《干草车(The Hay Wain)》

创作:1821年

 作者:约翰·康斯太勃尔 John Constable



18、《米德尔哈尼斯的大道,又名林荫道

(The Avenue at Middelharnis)》

创作:1689年

 作者:梅因德尔特·霍贝玛 Meindert Hobbema

在达芬奇的作品里观察数学与神学的融合;
在卡拉瓦乔的画里寻找光线和透视的技巧;
在梵高的笔下体会生命的活力与张力;
在鲁本斯的画中感受柔美与刚毅两种力量的冲击;
让特纳教我们用色彩来描绘光;
让康斯太勃尔带我们看云卷云舒……

 一画一世界!我想,当大师们在创作的时候,必是坚信在未来,会有许多人站在他们的作品前,读懂他们的世界,并跨越时空与他们对话。



文字|陈华英
编辑|菊子



 THE END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如何在长大后还能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巴勃罗·毕加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