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忘却

 错的多美丽 2023-05-24 发布于河北
“忘却,也是神的关照”,是韩剧《鬼怪》里,地狱使者帅呆的李栋旭的台词,最近,总是想起这句台词,也是鬼使神差。
人生短暂又漫长,若只顾一路撷采,纳入囊中,终有难负其重的一日,所以如今人们豁达,流行“断舍离”;若过往全都斩钉截铁,刻骨铭心,到不了终点怕也会心神如焚,因为你全记得啊,大概也就都有些在意。权宜也罢,糊涂也好,该丢下的丢下,能忘却的忘却,未尝不是继续活下去的庆幸。
《漫长的季节》结尾,王响得偿夙愿,解开心结,才恍然觉得“这个秋天怎么这么长,长得像一辈子”,他累了,穿过奇幻的庄稼地,遇见中年的自己还在悠哉地开火车,他忍不住追赶着喊:“往前走,别回头,别回头啊”,而那个中年的自己仿佛听见了,仿佛没听见,拧开保温杯的盖子,喝了口水,鸣笛以应。此时画外背景音乐响起,是《再回首》……这是让人忘记呢,还是不忘?
谁的命运都有不同,却又殊途同归。乐天安命吧,可能心有不甘;心存慷慨,一万个不服呢,大概能壮志得酬,意满踌躇的,也是少数。人人懂得这道理,却还是没法轻易认命,哪怕总有防不胜防的变数,让自己哑口闷声。人们还是喜欢锣鼓喧天长袖善舞的热闹,无论是斗争硁硁然还是画地自嗨,至少望过去不寂寞,有响儿,何况其中真有惨淡经营。然而,每个沸腾的时代里,一旦众人趋之若鹜处,必有人自甘平庸退居人后,以保证自己不会在追赶中骨质渐渐疏松,虽然或许从此一败涂地,从此默默无闻,却也有隔叶黄鹂自好音,映阶碧草妙春色。
王响为了不下岗,为了儿子能进厂安置工作,舍得了宝贝多年的好酒,低下来一直骄傲的劳模的头颅,却到底在关键时刻的主席台上,大骂那个龌龊的宋厂长:
你tm真是个杂碎!
是他忘了对方手里有对自己的命运生杀予夺的权力吗,还是忘了儿子的前程未卜?他没忘,他只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一道坎,那道坎关系一个平民最后的尊严。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吴湖帆与潘静淑的画,出自“山河小岁月”插图)
曾国藩爱写日记,以此作为儒家克己复礼的修养功课,我们现在看他在日记里无论琐屑,凡有日常皆有记录,特别对自己一时放纵,偶尔怠惰奸滑自私种种,全都毫不留情,照笔直书,后人由此赞他刻苦自砺。也有人会忍不住恶性私揣:曾国藩位极人臣,朝野双赢,既立得辉煌功业,又能全身而退,既做得实事,又务得虚名,他的不忘经过是真诚呢,还是虚伪?
大人物的人生与功名成就攸关,是人群里的凤毛,身后评价确实容易众说纷纭,因为焦点唯一,发散演绎却可多元,所以盖棺定论者,也难得客观保真。倒是平凡人生,夥夥矣众,归宿大同小异。活着总是苟且多,远方长久地可望不可即,佳人倾国,明眸善睐的也不是咱们这些卑鄙,这样的人生若真能重启呢?你会不会努力换一种活法?有人定会努力翻越阶层,实现人生再世的辉煌,可是也会有人乐意一遍一遍单曲循环。不是小人物的烟火气值得贪恋,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习惯。由此看来,长此一生或几世,难得的还是个自我选择。尤其当我们还揣着前世的记忆,一心想着最好趁这一世能查漏补缺,或者再续前缘。
看得最认真的一本名著是《百年孤独》,起初看不下去,后来爱不释手,或许因为活着活着,就有些什么悄然改变,甚至不自觉。那个百年老故事,也仿佛潮来潮去,一世到七世,有的连名字都延续下来,无论是风俗使然,还是其他,后世的子孙总是对曾经的家族历史充满好奇,可是又如何?一场飓风袭来,终于一切重归空无。大概,人生而自由,也始终孤独,这是所有人感同身受的命运轨迹。
忘与不忘,一个人该怎么活还是怎么活,已往不谏,来者难追,倒是陶渊明虚室有余闲,享得别人不解的快乐,颜回坐忘,习得修养身心的真谛。
吴湖帆画青菜,潘静淑画萝卜,琴瑟和鸣,不过如此,可惜背后也有后世纷纷扬的鸡毛和狗血。沈从文写过那么深情的情诗,也难免落入过出轨的俗套,然而惟如此,才是真实人间烟火,是瑕瑜互见的饮食男女。
说到底,还是学会忘却更好,忘却荣光,让人安适,忘却羞耻,让人平静,忘却亦步亦趋的跋涉,或许还能活成新鲜的样子,这样看来,那忘却,确实是神的关照。

(好吃的海盐卷,“木头人”面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