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启蒙|笠翁对韵(八齐):车其磊(注释)

 小楼听雨诗刊 2023-05-25 发布于浙江

续:

笠翁对韵(六鱼)

笠翁对韵(七虞)

笠翁对韵

上 卷

八齐

鸾对凤,犬对鸡。塞北对关西。长生对益智,老幼对旄倪。颁竹策,剪桐圭。剥枣对蒸梨。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鹩权借一枝栖。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於陵仲子,辟纑织履赖贤妻
【注释】
①塞北对关西:塞北:边塞以北,一般指长城以北。关西:通常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
②长生对益智:长生:延长生命。《庄子·在宥》:“无劳女(同'汝’,你)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益智:增益智慧。南宋叶适《送赵几道邵武司户》:“书多前益智,文古后垂名。”
③旄倪:老人和小孩。旄,同“耄”,八十、九十岁的人,泛指年老。倪,小孩,幼儿。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大王赶快发布命令),反其旄倪(把俘虏的老人和孩子送回去)。”
④颁竹策:典出《北史·杨素传》:“及平齐之役,素请率麾下(部下)先驱,帝从之,赐以竹策曰:'朕方欲大相驱策(驾御鞭策,引申为驱使,役使),故用此物赐卿。’”意为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率军攻北齐,杨素请为先锋,武帝应允,并赐他一条竹鞭,说:“我正要驱使天下,所以把此物赐给你。”颁,赏赐。竹策,竹鞭。
⑤剪桐圭:指周成王剪桐叶为圭,封弟叔虞于晋之事。典出《吕氏春秋·审应览第六》:“成王与唐叔虞燕居(闲居),援梧叶以为圭(一种上尖下方的玉器,多用作礼器),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同'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意为周成王与弟弟叔虞闲居玩乐,把桐叶当作玉圭送给叔虞,说:“我把这个封给你。”叔虞大喜,告诉了周公。周公请示成王说:“您真要封赐叔虞吗?”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周公对成王说:“我听说,天子无戏言。天子只要说了,史官就会记录下来,乐工就会奏成乐章歌颂,士人就会到处传扬。”于是周成王把晋封给叔虞。今有成语“桐叶封弟”即源出于此。按:西周之时,晋属唐国,故晋叔虞又称“唐叔虞”。另,“枫叶封弟”之事《史记·晋世家》亦有所载:“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与《吕氏春秋》所载,略有不同。
⑥剥枣对蒸梨:剥枣:打枣。《诗经·豳(bīn)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蒸梨:当作“蒸藜”,煮野菜。典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曾参》:“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及其妻以藜烝(同'蒸’)不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称“七去”,中国封建社会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也。’参曰:'藜蒸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取妻。”意为孔子的弟子曾参十分有孝道。他的后母对他很不好,但他仍供养孝敬她。有次,他的妻子没把藜羹蒸熟,曾参为此要休她。有人说:“你妻子没有犯七出的条款啊!”曾参答:“蒸藜羹是小事,我让她蒸熟,而她却不听我的话,何况是大事呢?”于是曾参休掉妻子,终身不再娶妻。后遂以“蒸藜”作为妇人有过失或出妻之典。按:“蒸藜”在古文献中常有用作“蒸梨”者,误。然用之者既多,相沿成俗,后世遂将“蒸梨”视为“蒸藜”之讹用,其意则同于“蒸藜”也。译文从“蒸藜”。
⑦绵腰如弱柳:绵腰:柔软的腰。弱柳:即柳枝,柳条。因柳条柔弱,故称。
⑧嫩手似柔荑:语出《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南宋朱熹集传:“茅之始生曰荑,言柔而白也。”柔荑:柔软而白嫩的茅草新芽。
⑨“狡兔”句:即“狡兔三窟”之意。典出《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对孟尝君)曰:'狡兔有三窟(洞穴),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遂以“狡兔三窟”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便于避祸。狡兔,狡猾的兔子。
⑩“鹪鹩(jiāo liáo)”句:典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即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俗称“巧妇鸟”,一种小鸟,羽毛赤褐色,尾短而翘,善鸣唱。
“甪()里先生”二句:指汉高祖刘邦欲废掉太子刘盈,吕后用张良计,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遂使高祖辍废太子之议之事。事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即商洛,今陕西商洛市,在汉代是上雒县和商县的地域合称)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使皇太子卑辞束帛致礼,安车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为重,遂用自安。”甪里先生:西汉初年著名隐士,“商山四皓”之一,河内轵(河内郡轵县,今河南济源市轵城镇)人,姓周名术,字元道,人称“霸上先生”或“甪里先生”。甪里,古地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或传周术曾在甪里隐居修道,故称“甪里先生”。策杖:拄杖。垂绅:大带下垂,比喻臣下恭敬地侍奉君上。《礼记·玉藻》:“凡侍于君,绅垂。”唐孔颖达疏:“绅,大带也。身直则带倚,盘折(折身,折腰)则带垂。”少主:年少的君主,此指太子刘盈。
“於()陵仲子”二句:指战国时齐国贤士陈仲子,见其兄食禄万钟,以为不义,遂避兄离母,携妻子迁居於陵,自己织屦,妻辟纑以换取食物之事。典出《孟子·滕文公下》:“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jù bò,大拇指,比喻杰出优秀的人物或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焉。虽然,仲子恶能廉?……’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易之也。’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於陵仲子:即陈仲子,本名陈定,字子终,战国时齐国隐士。因曾居于於陵,故人称“於陵仲子”。於陵,古地名,在今山东周村及邹平东南一带。辟纑():搓治麻线。纑,麻线。织履:编织草鞋。履,鞋子。按:“织履”有的版本作“织屦()”,亦可。屦,用麻、葛等制成的鞋,泛指鞋。从典故原文来看,“织屦”更为恰当。


【译文】
鸾与凤相对,狗与鸡相对。长城以北与潼关以西相对。延长生命与增益智慧相对,长幼与老少相对。北周武帝把一条竹鞭赐给杨素与西周成王以桐叶为圭分封叔虞相对。打枣与蒸藜相对。绵软的腰肢像柔软的柳条,白嫩的细手像柔嫩的茅芽。狡猾的兔子可以备下三个洞穴藏身,弱小的鹪鹩不过占据一根树枝栖息。甪里先生拄着拐杖、躬身垂带地辅佐年少的太子,於陵仲子偕同妻子用编织草鞋、纺麻织布的方法隐居过活。


鸣对吠,泛对栖。燕语对莺啼。珊瑚对玛瑙,琥珀对玻璃。绛县老,伯州犁。测蠡对燃犀。榆槐堪作荫,桃李自成蹊。投巫救女西门豹,赁浣逢妻百里奚。阙里门墙,陋巷规模原不陋;隋堤基址,迷楼踪迹亦全迷

【注释】
①泛对栖:泛:漂浮,漂流。栖:止息,居息。
②珊瑚对玛瑙(mǎ nǎo):珊瑚:一种由海底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长期凝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而形成的东西,形态多呈树枝状,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玛瑙:一种玉髓类矿物,颜色光美,上有各种颜色的环带条纹,可做成饰物或器皿。按:“珊瑚”有的版本作“砗磲(chē )”,亦可。砗磲:一种海洋生物,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可制器皿及装饰品。古诗文中的“砗磲”多指其甲壳,古称七宝之一。
③琥珀对玻璃:琥珀: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晶莹透明有光泽,色淡黄、褐或红褐,可制成装饰品。玻璃:古代所谓的“玻璃”通常指水晶玻璃,又称“琉璃”。与今天所谓的“玻璃”相比,它只是玻璃的一个种类,其范畴远较玻璃小得多。
④绛县老:代指老人或高寿之人。典出《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役卒,工人)之城杞(修筑杞城。城,动词,修建,建筑。杞,杞城,春秋时晋国的城池)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弟弟)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人名,晋国大臣)曰:'……七十三年矣。’”意为二月二十二日,晋悼公的夫人请修筑杞城的役卒吃饭,绛县人中有一个年长之人,没有儿子而自己去服役,也参与了这次宴会。有人问他的年龄,他说:“不知道年龄,只知道生在正月甲子朔,至今已有四百四十五甲子了。”有官吏询问朝中的博学之人。师旷计算了一下说:“他已经七十三岁了。”
⑤伯州犁:子姓,伯氏,名州犁,春秋时晋国人。晋厉公时,其父因遭受谗言而被杀。于是伯州犁逃至楚国,任太宰。鄢陵(今河南鄢陵县)之战中曾为楚王讲解晋军的布阵情况,但楚国仍旧战败。后楚公子围谋反,恐伯州犁不服,乃杀之。
⑥测蠡对燃犀:测蠡:“以蠡测海”的略语,指用瓢测量海水,比喻以浅陋的见识去测度事物。蠡,瓢。语出《汉书·东方朔传》:“以筦(同'管’)窥天,以蠡测海。”燃犀:点燃犀角以照物,比喻能明察事物,洞察奸邪。事见《晋书·温峤列传》:“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huǐ,烧,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⑦榆槐堪作荫(yìn ):语出东晋陶潜《归园田居·其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⑧桃李自成蹊: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路)。”意为桃李不主动招呼人,采摘果实的人自然会在它下面走出一条小路。比喻道德高尚,自然会影响人,受到人们的敬仰。
⑨“投巫救女”句:据《史记·滑稽列传》载,战国魏文侯时,邺地(今河北临漳县一带)官员与巫祝勾结,常以河伯娶妻之名榨取钱财。后西门豹为邺令,在河伯娶妻时,托言所选女子不美,先后将巫祝及其弟子投入河中,自此,邺地再无敢说为河伯娶妻之人。《史记·滑稽列传》:“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同'趋’,前往)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魏国人。任邺令时,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随后颁布律令,禁止巫风,兴修水利,寓兵于农,很快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⑩“赁浣(huàn)逢妻”句:典出《乐府解题》引东汉应劭《风俗通》:“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乐作,所赁浣妇(洗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其歌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母鸡)。舂黄齑(黄色的腌菜。齑,读,腌菜),炊扊扅(yǎn yí,门闩),今日富贵忘我为。’问之,乃其故妻,还为夫妇也,亦谓之扊扅(也把这首歌称为《扊扅歌》)。”意为百里奚成为秦相后,有次在堂上听人奏乐。他家雇用的一个洗衣妇人自称也懂音乐,百里奚便让她抚弦而歌。妇人歌唱的内容都是百里奚贫时居家的情况,于是百里奚认出,这个洗衣妇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妻子,遂与她“还为夫妇”。赁浣:雇用洗衣服的人。赁,租赁,雇用。浣,洗,此指洗衣服的人。百里奚:春秋时虞国人。虞国灭亡后成为奴隶,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将其从市井中换回,封为大夫,故人称“五羖(,黑色的公羊)大夫”。后任秦国宰相,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按:明汪芝《西麓堂琴统》亦载“百里奚相堂听琴”之事:“秦穆公举以为相,因燕情乐,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呼之上堂,援琴而歌,词意凄烈,问之,乃其妻也,还为夫妇,后人遂有此作(指《扊扅歌》)。”
“阙(què)里门墙”二句:阙里:相传是孔子最初的讲学之所,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由,颜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少孔子六岁。”陋巷:简陋的小巷,此指颜回的居所。《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原不陋:语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泛指偏远之地)。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隋堤基址”二句:隋堤:隋炀帝为到扬州游览,在汴渠(今河南商丘市至永城市之间的汴河故道,已淤没)两岸筑堤载柳,后人谓之“隋堤”。迷楼:隋炀帝所建宫殿,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郊。相传此楼富丽工巧,千门万户,一入便终日不得出,故称“迷楼” 唐冯贽《南部烟花记·迷楼》:“迷楼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帝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故云。”明陶宗仪《说郛》卷三十二引《迷楼记》曰:“即日诏有司,供其木材,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户,上下金碧。……工巧云极,自古无有也。……人误入者,虽终日不能出。帝幸之,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按:“亦全迷”有的版本作“已全迷”,从前文文义来看,作者意在构成反对,故作“已全迷”更为恰当。译文从“已全迷”。


【译文】
鸟鸣与狗吠相对,漂游与止息相对。燕语与莺啼相对。珊瑚与玛瑙相对,琥珀与玻璃相对。绛县老人与伯氏州犁相对。以瓢测海与燃犀照水相对。榆槐茂盛可以遮挡日光,桃李无言下面自然出现小路。西门豹把巫祝投入河中救下众多少女,百里奚雇佣洗衣妇却遇到自己从前的妻子。孔子讲学的阙里,颜回居住的陋巷,因为有君子在就并不显得狭小简陋;隋炀帝建造了隋堤,又建造了迷楼,如今它们的基址和踪迹都已迷失于荒野了。


对赵,楚对齐。柳岸对桃蹊。纱窗对绣户,画阁对香闺。修月斧,上天梯。螮蝀对虹霓。行乐游春圃,工谀病夏畦。李广不封空射虎,魏明得立为存麑。按辔徐行,细柳功成劳王敬;闻声稍卧,临泾名震止儿啼

【注释】
①燕(yān)对赵:燕: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赵: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一带。按:此句有的版本作“越对赵”,误。“越”“赵”皆仄声,故不取。
②楚对齐:楚:春秋战国时古国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带。齐:春秋战国时古国名,今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当时的“齐国”。
③桃蹊():桃树众多的地方。蹊,小路。唐韩愈《闻梨花发赠刘师命》:“桃蹊惆悵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有的版本作“桃溪”,亦可。
④绣户:雕饰华美的门户。南北朝陈叔宝《东飞伯劳歌》:“雕轩绣户花恒发,珠帘玉砌移明月。”
⑤画阁对香闺:画阁:饰有彩绘的楼阁。唐王维《洛阳女儿行》:“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香闺:充满芳香的闺房,多代指青年女子的居室。唐温庭筠《菩萨蛮》:“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⑥修月斧:典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大和(唐文宗的年号)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尝与一王秀才游嵩山……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包裹,包袱)物,方眠熟。……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于是靠近)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我即修月人之一)。’因开幞,有斤凿(斧头与凿子)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与二人,指一支径(小路,岔路):'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⑦上天梯:语出东汉王逸《九思·伤时》:“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天梯,登天的阶梯。
⑧螮蝀(dì dōng)对虹霓:螮蝀:虹的别称。《诗经·鄘风·蝃蝀》:“蝃蝀(同'螮蝀’)在东,莫之敢指。”毛传:“蝃蝀,虹也。”虹霓:又作“虹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出现的七彩圆弧,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外环称霓(或蜺)。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燿虹蜺。”按:“螮蝀”有的版本作“蝃蝀”,二者同音同义,亦可。
⑨春圃:春日的园圃。圃,种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园子。
⑩工谀()病夏畦():工谀:善于奉承。谀,谄媚,奉承。夏畦:在炎夏中耕田,比喻勤苦劳作。畦,田园中分成的小块的田区,一说五十亩为畦。东汉许慎《说文》:“畦,田五十亩曰畦。”此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諂笑(耸起双肩,装出奉承的笑容),病于夏畦。”意为耸着双肩装出谄媚的笑容,比在炎热的夏天里耕田还要辛苦。
“李广不封”句: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破关)及格猛兽(击杀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又:“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跳跃)伤广,广亦竟射杀之。”李广:西汉名将。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畏惧,不敢侵扰,称其为“飞将军”。按: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多建功勋,然到死终未封侯,故唐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叹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魏明得立”句:典出《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末传》曰:“帝(指魏明帝曹睿)常从文帝(指魏文帝曹丕)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魏明:指魏明帝曹睿,字元仲,魏文帝曹丕长子,公元226239年在位。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麑():幼鹿。
“按辔徐行”二句:西汉大将周亚夫驻兵细柳营,军纪甚严。文帝去慰劳军队,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文帝遣使者持节诏周亚夫:“吾欲入劳军。”经周亚夫传令,营门方开,文帝得入,“按辔徐行”。犒劳完军队后,文帝出,“称善者久之”。典出《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古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祝兹侯(封号)徐厉为将军,军棘门(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以河内守(河内太守。河内,郡名,在今河南北部地区)亚夫为将军,军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以备胡。上(指汉文帝)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穿着铠甲。被,通'披’,穿),锐兵刃,彀(gòu,张满弓)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营门)。……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按住马缰,使马缓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手持兵器作揖)曰:'介冑之士不拜(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介,铁甲。胄,头盔),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俯身扶在车前横木上,表示尊敬。式,通'轼’,车前的横木)。使人称谢(告知):'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nǎng,从前,过去)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后遂以“细柳营”“亚夫营”形容治军有方、军容整肃。
“闻声稍卧”二句:指唐德宗时名将郝玼镇守原州(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虏不敢过临泾(古地名,在今甘肃镇原县南),一道其名可以吓住啼哭的小儿使不再啼哭之事。典出《新唐书·郝玼(cǐ )传》:“郝玭,不记其乡里。贞元中为临泾镇将,……卒诏城临泾(皇帝最终下诏允许在临泾建筑城池),为行原州,以玭为刺史,戍之。自是虏不敢过临泾。玭在边积三十年,每讨贼,不持糗粮(干粮。糗,读qiǔ,炒熟的米或面等,泛指干粮),取之于敌。获虏必刳剔( ,剖杀,割剥)而归其尸,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吓唬)啼儿。”按:郝玼之事,《旧唐书》亦有所载:“郝玼者,泾原之戍将也。贞元中,为临泾镇将,勇敢无敌,声振虏庭。……元和三年,佐请筑临泾城,朝廷从之。仍以为行凉州,诏玼为刺史以戍之。自此西蕃入寇,不过临泾。玼出自行间,前无坚敌。在边三十年,每战得蕃俘,必刳剔而归其尸,蕃人畏之如神。赞普下令国人曰:'有生得郝玼者,赏之以等身金。’蕃中儿啼者,呼玼名以怖之。”文字与《新唐书》不同,故一并录于此,以供读者参考。

【译文】
燕国与赵国相对,楚国与齐国相对。栽有柳树的堤岸与种有桃树的小路相对。罩有轻纱的窗与雕饰华美的门相对,饰有彩绘的楼阁与年轻女子的居室相对。修月的斧头与登天的阶梯相对。螮蝀与虹霓相对。为了及时行乐人们去春日的园圃中游玩,对人阿谀谄媚比在炎夏里劳作还要辛苦。李广空有射虎之能却终生未曾封侯,魏明帝因为不忍射杀幼鹿才得以被立为皇帝。汉文帝拉住缰绳骑马缓行,周亚夫的细柳营军纪严明令文帝心生敬意;一闻其声敌人就不敢出击,临泾守将郝玼的名声大得足能吓得小儿不敢啼哭。


【译者简介】

车其磊 作家、学者、特约撰稿人。已出版原创作品《请问,这里是江湖吗?》《未老白发诗》和译注作品《王国维词评注》《父子宰相家训译注》《文心雕龙译注》《声律启蒙译注》《笠翁对韵译注》。

 编辑/章雪芳  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343):2023年第二十一期

每周试玉(337)|嘉宾【褚宝增 周向东 刘鲁宁 杨强】

周文彰等联名推荐|《小楼听雨(2016-2020)》开售了

【小楼听雨诗刊】2023年(1-3)月目录

第六届【人间要好诗】征稿启事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投稿视为授权本平台刊发,出版等权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