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大展,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幕!

 荣纳堂 2023-05-25 发布于天津
至元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京城而迁都焉。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 奠朔方。城方六十里,十一门……九年改大都。——《元史·地理志》

北京有 3000 多年建城史、870 年建都史,是世界著名的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一张金名片。元大都的规划建设,是北京城市发展史的重要篇章,为首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平地而起的元大都,改变了旧的封闭式坊市制城市规划与景观,吸取了自北宋以来开放式街巷制城市规划优点,以极强的生命力沿用至今天,影响着首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元大都宫城大明殿复原图

傅熹年作,采自《元大都大内宫殿的复原研究》

元大都的规划建设与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国的物资经由大运河等经济命脉荟萃于此,不仅带来大都城内的繁华富庶,也为大都文化攀上新的高峰奠定了基础。

始建于元代的万宁桥和通惠河水道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更好地诠释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格,策划推出了“运河城市”系列展览。首展“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观众喜爱。

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乘着“运河”的风帆,于 2023 年 5 月 18 日-8月31日举办“运河城市”系列第二个展览:“大都:元代北京城”。

本次展览汇集22家收藏单位、近260件(组)元代文物精品,由文物见历史,由历史见文化,带您感受城阙殿宇之壮阔宏伟、千里清波之熠熠生辉、大都文化之独领风骚.. ...这里有来自元大都遗址的建筑构件、内府收藏,也有存世稀少的元青花、元代织物、文人气息洋溢的元代书画,形象反映元代生活的陶俑和壁画,华贵玲珑的元代金银器、漆器、玉器……穿过大都城门,让我们一起进入元代北京城的时空中,感受它的壮阔与风华。

第一部分 大汗之城

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马可波罗行纪》

元大都平面复原图

徐苹芳作,采自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正月丁未,元大都城破土动工。至元十一年(1274),大都宫城建成,忽必烈御正殿,在此接受皇太子和诸王百官的朝贺。两年之后的公元 1276 年,大都城建成,元代帝王在此建立了大一统的元帝国。

壮阔的大都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烟云中,我们通过展示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复原场景力求再现大都气象,并深入挖掘元大都建设者背后的故事。这一部分在设计中通过“入城”的概念,营造开阔舒朗的都城空间,意象化呈现中轴线的视觉效果,场景复原与文物展示完美结合。











 展厅实拍图

展出


刺绣“香花供养”云龙纹包袱     首都博物馆藏

张弘略墓志

保定市满城区文旅局藏   

 范文虎墓志

安徽博物院藏

八思巴文铜印 南京博物院藏

仪仗俑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第二部分 河润大都

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元史·食志》

为了将江南的财赋和货物顺利、高效地运往北方,元廷在发展海运的同时,积极开辟和修整南北大运河工程,裁弯取直,改变了运河的航路。一条北起大都、南抵杭州、全长三千里的运河贯通了。

大都的规划、建设,以及城市内从皇帝百官到寻常百姓所需的物资供给,也都与运河这条交通经济命脉紧密相连。充满活力的运河,不仅给元大都带来便利的交通和山水交映的景观,更使全国的物资汇聚大都。

这一部分以“水上行舟”为主要设计理念,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和实体大船复原打造水运氛围,让观众沉浸式观展,感受运河的清波千里和大都的繁忙贸易。在复原的实体大船上,展示了包括存世稀少的元青花在内的各类元代瓷器,仿佛一艘满载运河两岸物产的货船奔赴大都。船的四周,有数字投影的水波浪花,下船后搭建了一处码头场景和几处商铺,让观众有一种沿运河到大都感受大都集市贸易的切身体验。






 展厅实拍图

展出


菏泽沉船出土文物 菏泽市博物馆藏

陶仓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金铤 南京博物院藏

元代各窑口瓷器组团展出

第三部分 大都风华

万岁仙山耸碧空,广寒宫殿最当中。云移锦石通三岛,路绕银河接两宫。——赵孟頫《万岁山》

元朝的大一统与便利的交通,带来了盛况空前的海内外交流,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大都城内汇聚文人雅士,萃集历代书画珍宝,赵孟頫、鲜于枢、任仁发……这些书画与珍宝也萃集在展厅之中。

这一部分通过书画、文房用品复原一处元代文人书房场景,走出书房便是庭院空间,更远处是辽阔的野外,我们以此来打造“闲庭信步”的观展体验。场景中以精致的格栅门做隔断,镂空的花窗、假山、青竹增添风雅的展示效果。在元代戏曲的展示中,通过几处壁画反映元代戏曲的繁荣,壁画的展示搭建了一处独立空间,顶部是非常出片的蓝色星空顶,走出这一空间便是《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南壁》的二维动画叠加音乐的元代戏曲数字展项。元代精巧的百工、各种文化现象、社会生活的折射,则通过漆器、金银器、纺织品等组团化展示。






 展厅实拍图

展出


赵孟頫《自写小像》页 故宫博物院藏

鲜于枢行草书《自书五绝诗》页 故宫博物院藏

“鲜于枢伯几父”白文铜印 杭州博物馆藏

(以上3件展品展期仅开展后1个月,欲观展者从速!!!)

阳泉市东村元墓壁画 山西博物院藏

莲鹭纹玉炉顶 上海博物馆藏

银镜架 苏州博物馆藏

纺织品

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夹袄 

隆化民族博物馆藏

戏曲文物

金银器

漆器


尾  声

公元 1368 年,朱元璋麾下的徐达率领明军攻克元大都,由此揭开了北京城发展史上一个新的篇章。经由明清的改扩建至今,北京城已经成为世所公认的重要文化遗产。北京,不仅是古代都城的杰作,也是举足轻重的运河城市,我们通过“运河城市”系列特展,再现元代北京城的辉煌壮阔与灿烂文化。今天的北京,正在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着包括元大都、大运河在内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这里,城市留住了记忆,人们记住了乡愁,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传统古都与现代北京相互辉映,迈向更好的明天。







大都,朔土高厚、民生劲强,

千官笏列、彤墀仙簇,

梯航入贡、玉帛来庭。

于此,我们借往昔之映像,拨记忆之心弦;

历史娓娓道来,城的厚重与瑰丽也得以再现。

5月18日起,让我们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元代北京城来一次穿越时空的相遇。

部分资料来源:《元大都大内宫殿的复原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